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学习鲁迅,批判“中庸之道”

时间:2019-01-01 00:36: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学习鲁迅,批判“中庸之道”
 
古往今来,反动统治阶级都高唱”中庸之道”的麻醉曲, 无非是要人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只要人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社会也就是“和谐社会”了。
“中庸之道”的哲学基础是折衷主义,它同无产阶级的斗争哲学是根本对立的,是反动统治阶级经常使用的思想武器。鲁迅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不存在真正的“中庸”,“自命为爱‘中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颇不免于过激的”(注1)。他分析了”中庸”产生的背景,指出:”中庸”是反动统治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产物,“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其实乃是卑怯”(注2)。曾经一度的“韬光养晦”,据说是“国策”―,看来也不过是卑怯者的遮羞布而已。
鲁迅指出:中庸“实乃进步之大害”(注3).反动派对付人民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却要人民不反抗、不斗争、不革命,否则,便斥之为“过激”或叫做违反中庸之道,并不移余力地镇压人民。鲁迅说:“斗争呢,我倒以为是对的。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正人君子者之流深怕这一着,于是骂‘偏激’之可恶”(注4)。
“中庸”是保护旧事务的手段,只有利于反动派,而不利于人民。鲁迅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老先生们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来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折中之后,许开一个窗,但总在伺机想把它塞起来。”(注5)
凶恶、卑怯、狡猾的反动派,就是想用“中庸”这把锁链,捆住人民的手脚,防止人民造反。鲁迅告诫人们:“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注6)。因为“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决无被报复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这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注7)。
鲁迅从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出革命队伍中那些跟敌人讲“中庸”的人,实际上是人民的叛徒。他说:“如果在还有‘我们’和‘他们’的文坛上,一味以自责以显其正确或公平,那其实是在向‘他们’献媚或替‘他们’缴械”(注8)。
鲁迅用自己的斗争实践,为我们树立了坚持斗争哲学的榜样。前期他与“现代评论派”斗争时,买办文人徐志摩中途提出“带住”,鲁迅戳穿了“带住”的阴谋,继续战斗;后期,鲁迅和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战斗,叛徒陈伯达叫嚷要鲁迅“休战”,鲁迅严词驳斥了“休战”论,与这伙叛徒斗争到底。

(注1):《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注2):《华盖集.通讯》。
(注3):《致曹聚仁》(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一日),《鲁迅书简》。
(注4):《三闲集》:《文艺与革命》。
(注5):《致曹聚仁》(一九三五年四月十日),《鲁迅书简》。
(注6):《且介亭杂文末编》:《死》。
(注7):《且介亭杂文末编》:《女吊》。
(注8):《且介亭杂文二集》:《三月的租界》。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修正主义的权只能夺,而不是和平取得

下一篇:当今社会有没有“清官”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