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3 06:55:06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两种不同性质的扶贫帮困 毛主席扶贫帮困是从挖贫困的根子来彻底解决问题的。贫困的根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制产生了贫富两极分化,只要实行私有制,永远解决不了穷的穷、富的富问题。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对农业、城市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变个体经济为集体经济,同时对私营工商业通过公私合营形式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变资本主义私有经济为社会主义公有经济,从而挖掉了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的根子,结束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历史。 农村建立集体经济后,国家对贫困社队也进行扶贫帮困,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来共同提高社员生活水平,对“五保户”,用集体经济力量使他们生活无忧。毛泽东时代大力发展社会公共福利事业,普遍实行免费教育,大学毕业就安排工作,无毕业即失业之忧。城镇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看病连挂号费都免了。城镇职工国家提供廉租房,收费极低,个人无自己花钱购房之忧。农村除社队集体给国家交一定农业税外,不论农村社员还是城镇职工,个人一律免除税的负担。总之,毛泽东时代是通过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挖掉穷根,国家扶助贫困社队,以集体力量克服贫困,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后的邓小平时代,由于恢复私有制,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而且对毛时代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全部废除,实行产业化,使广大人民群众不堪重负。由此,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从江泽民到胡锦涛,都开展了扶助贫困户工作,可是解决了一批贫困户问题,又产生了新的一批贫困户,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搞私有化改革,使社会坠入贫富两极分化的陷阱,扶贫扶个人,治标不治本,没有从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的私有制根子上解决。 上述两种不同性质的扶贫,产生两种不同效果。毛时代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扶贫,消除了产生贫富两极分化的私有制根子,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邓时代是用发展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性质办法扶贫,治标不治本,贫困户如割韮菜,割了一茬又出一茬,永无止境。现在又继续用资本主义办法扶贫,同样会重蹈治标不治本的前辄。 2016/3/7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关于“站”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