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6 08:11:2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他是谁?(3-2) 三、昧心 欺 天 、堪 比 古 今 中 外 大 奸 大 恶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逝世后,以歪曲历史或攻击一点不及其余的卑劣手段,对斯大林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利用马林科夫的愚忠和无能,先后将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等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打下去,完成了右派宫廷政变。然而,赫鲁晓夫比起他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报复毛主席之急迫、手段之卑劣、打击面之广泛、对党、军和人民危害之惨烈,都是空前的,他是中外历史上大奸大恶的集大成者。他开创的我党我国有史以来最恶毒最危险的先例是: 1,撇开党的代表大会、中央全会或中央政治局全会,不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意,靠少数阴谋家同权力中心以外的野心家密谋策划来改变党和国家的命运。 2,自“改革开放”至1990年的十多年间,靠所谓“中共8老”(干部)而非通过国家与党的法定建制下,对国家、党和军队的所有政治问题行使最终决定权。这是非法的小组织行动,是对党的绑架,是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权力的肆意蔑视和践踏。 3,党和国家最高领袖逝世后,在大肆宣扬永远继承领袖遗志的同时,以反对领袖的罪名,将领袖的亲密战友和妻子逮捕判死缓,并逼死在狱中。祸及领袖的子女和侄子女等,诛连族亲。 4,把昨天还深受领袖信任器重的革命栋梁,以反对领袖的罪名尽数抓捕。 5,在全党全国大清查、大逮捕忠于领袖革命路线的干部群众,迫害范围之广、迫害人数之多堪称历史之最。 按:毛主席昨天还十分关爱、信任的妻子和忠诚战士们,一夜之间被他诬蔑为反毛派,他颠倒黑白、胆大妄为、厚颜无耻到无以附加的地步。他可谓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典范,不清楚啥叫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人,看反面教员他倒行逆施即可。 四、文 过 饰 非,诿 过 于 毛 主席 1,彭德怀被整的真相:1953年,高岗为反对刘少奇,先后拜访彭德怀、林彪、饶漱石和他,对高岗的主张,彭德怀和饶漱石表示赞成和拥护,林彪不置可否,他向刘少奇告发,刘邓从此关系日益密切。需要说明的是,毛主席自1952年后就已退居二线,国政党政开始由刘少奇主持。在毛主席休假未出席的情况下,刘少奇于1954年2月6日主持召开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会上将高岗定性为“反党集团”。从此开了先例:反对刘少奇即是反党。也为他日后主抓反右开了先例:反对某个党员个人即是反党。他由于告发彭德怀深得刘少奇赏识,于1954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进入政治局。1956年开始,毛主席退居二线,9月,他当上政治局常委,党的总书记,刘邓全面主政。刘少奇在7000人大会上说:“庐山会议之所以要展开反对彭德怀同志的反党集团的斗争,是由于长期以来彭德怀同志在党内有一个小集团。他参加了高岗、饶漱石反党集团”。(所谓反党集团,其实就是反对刘少奇罢了)“所有的人都可以平反,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在庐山会议上,除了彭德怀,挨整的还有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而周小舟几人的挨整,则是其在同杨尚昆等私下交心时说的话,被杨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逝世后,杨尚昆一次在谈到平反问题时说,对自己在庐山会议上大批彭德怀的行为辩解说“是违心的”,他和杨尚昆是批判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的始作俑者,说自己是“违心的”岂不是欲盖弥彰?反对“彭、黄、张、周”的“功劳”实在是非他和杨尚昆二人莫属。 2,1956年5月,毛主席根据国内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全国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欢迎社会各界对我党和人民政府建言献策,目的是在全国造成一种心情舒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政治局面,使各党各派各阶层同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大干社会主义。当时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他,不大赞成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反击右派开始时,他担任“中共中央反右领导小组”的组长,这就意味着他拥有什么是右派?在什么范围反右?怎样反右?抓多少右派?如何处置右派的决定权。毛主席当时估计全国的右派最多5000人左右,可反右运动结束时,他竟在全国搞出来55万个右派,是毛主席预计的100多倍。他每每提起“极左”总是咬牙切齿,殊不知,他才是搞“极左思潮”和“形左实右”的罪魁祸首。 3,1958年11月6日下午,他窜至贵州省,召集湄潭、余庆、绥阳、遵义、桐梓等县的县委书记开会,发布“五风”动员令。(指浮夸风、共产风、一平二调风、强迫命令风等)他指责绥阳县每亩产蔴180斤,连连摇头大叫说:“太少了,应该是1800斤”。这个县当年人均产值147元,计划一年内提高到超过200元,邓大为不满,训斥说:“你们心太小了,要大一些,第一步要达到300元,第二步到500元”。毛主席根据山区特点提出“广种薄收与少种多收相结合”方针,邓大不以为然,自行主张并宣扬“要集中力量搞高产地,决心丢掉一些(田地)”。“500万亩地砍掉400万亩,每亩(产量)达4000斤,后年真可以不种地了”。由此,浮夸风被邓作为先进经验,先在遵义地区,后在全国各个角落越刮越猛。 按:从这几件事实可以看出,打击迫害彭德怀,反右无限扩大化和大跃进中出现的浮夸风,始作俑者都是他本人,但他却把这些污水泼向毛主席,目的旨在贬低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生前虽对邓顽固坚持资本主义立场,走资本主义道路三番五次进行严厉批判,但同时亦实事求是的肯定邓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成绩和优点,总是尽量给他时间和空间,充分鼓励和激发他的长处,以期他在实践中将功补过,真正回到正确道路上来,否则也不会三翻五次的将他打倒后又将他扶起来,无非是期望他能够接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毛主席爱护老同志,爱惜人才的苦心,被邓的小人之心荼毒殆尽,居然丧心病狂得将自己的罪孽诿过于毛主席。邓大概认为毛主席再也不会严厉指责他了,自己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信口雌黄了。 五、贪 天 之 功,陷 害 忠 良 1,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知道,我军自创建红军以来,直到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粟裕大将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将才,他能征善战,攻必克,守必固,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巨大功勋。令人万分遗憾的是,这位将帅之星,临逝世也没有得到平反昭雪和正确评价。从中作梗的幕后黑手是他。他为什么对粟裕大将如此仇恨呢?原因如下:第一,粟裕从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一直追随毛主席,毛主席对他赞赏器重有加。他要反毛主席,自然也不会放过粟裕。第二,解放战争时的淮海战役,实际上自始至终都是粟裕按照毛主席和党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全面指挥的,他当时同刘伯承还在大别山,毛主席为了充分调动刘邓部队对周围蒋军的牵制作用,以减轻淮海战场粟裕大军的压力,就委任邓为淮海战役我军的前委书记。(据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讲:淮海战役时,粟裕、刘伯承都是尽心竭力,邓却把心操在打扑克上)他不自量力,把自己只是起到的牵制淮海战场外围蒋军的作用,说成是由他指挥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他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一遇机会就打压粟裕大将,目的完全是为了抬高自己。第三,由于他指挥无能,致使1979年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役损失惨重,他如何向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交代?指挥无能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呢?于是,他及其帮闲“理论精英”们灵机一动,转而将责任推给了毛主席,污蔑说毛主席的战争思想和理论已经过时,是按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指导反击战才遭到惨重损失。粟裕大将针锋相对的反驳说:“仅仅5年前对美都没有过时(指抗美援越);10年前对苏也没过时(指中苏珍宝岛之战)”。粟裕的这些言论犯了邓的大忌,直接点中了邓无能的要害,刚愎自用的他怎能轻易饶了粟裕大将呢?所以,粟裕一再要求恢复被彭德怀等打击迫害的名誉,给以平反昭雪,却被他牢牢压住。最后,粟裕大将含恨含冤逝世。 2,刘伯承和他的关系,应该说是密不可分,这在全党全军传为佳话。就是这种生死交情,如果触动了他的个人利益,照样一脚踢开,而且踢得比踢别人会更加沉重。1958年,当时彭德怀还没有被刘少奇他抛出来挨整。彭在军内开展“反对教条主义运动”,把主管军事院校的刘伯承当批判对象。(彭后来承认整刘伯承是错误的)他当时担任“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组长”,按道理,按交情,按事实,等都应该为刘伯承这位老战友说句公道话。事实是,他比别人更会落进下石。在刘伯承病情严重的时候,邓个人决定刘必须到怀仁堂作深刻检查,且几次三番不能过关。刘的夫人多次找中央、找有关领导反映,强烈要求洗清“反教条主义”时错加在刘身上的莫须有罪名,平反昭雪,但均被邓强硬压下。邓的夫人卓琳甚至亲自给刘伯承的女儿刘弥群打电话,要求刘伯承的夫人要听中央(他)的话,不要再提平反的事。1985年,军委领导张震和杨得志直接找他,请示并要求给刘伯承平反,邓当时沉默许久后说:“我就是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的组长”,意思已经很明白:就是不能平反。 3,众所周知,遵义会议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我党和红军实际确立领导地位的重要会议,能够参加并支持毛主席的人,是中国革命的大功臣。他根本没有参加这次会议,但在1958年11月3日,邓同杨尚昆、李井泉参观遵义会议纪念馆时,邓却以参加者自居,指指点点说自己当时坐在什么地方。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说在会上从来没有见过他,参加会议的共有18个人,包括当时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一、三军团的军团长和政委及五军团的政委、总政主任、总参谋长。后经纪念馆的同志向中央多方证实:他根本就没有参加遵义会议。 按:仅这几件事,就可看出他为往自己脸上贴金,竟胆大妄为的去篡改歪曲众所周知的重大历史,真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二字。他为一己之私,不惜屈死、整死挡在自己前面的任何人,哪怕你是功高盖世的大将军,哪怕你是枪林弹雨中的生死弟兄。真乃蛇蝎心肠,阴险恶毒无出其右者。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点思成珠】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