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2 10:12:2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沿袭旧的国家机器模式是产生官僚资产阶级的内在原因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都遭到帝国主义想把新生的工农政权掐死在摇篮里的阴谋,但都没有得逞。可是,苏共内部出了赫鲁晓夫,中共内部出了邓小平,推行的都是修正主义路线。他们的继承者最终使苏共解散、苏联解体,中国也复辟资本主义了。就是说,外敌没有搞垮苏共、中共,没能消灭苏、中无产阶级政权,却让内部的修正主义走资派给实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内部高层为什么会出现走资派? 苏联斯大林时代的说法是,外部帝国主义或派间谍或收买不坚定分子搞颠覆活动。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帝国主义国家敌视社会主义国家,是其反动本性决定的。但是,苏联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的几任最高领导者,到现在还没有哪一位是帝国主义的间谍或被收买者,中国也是如此。可见,修正主义走资派是从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产生出来的。用“外因论”是解释不通的。 中国很早就否定“外因论”,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就是讲修正主义走资派是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从共产党内部产生出来的。这是“内因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样的内因产生了走资派呢? 大体有这样几种说法: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同路人——民主革命派;二是混进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三是受资产阶级生活影响的贪图享受的腐败分子;四是产生于商品生产等价交换的资产阶级法权,等等。 这些因素确实都有产生党内走资派的可能性。但有一个现象不好解释:解放前,由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很少有官僚主义者,延安党内整风整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解放后,同样是共产党领导,为什么官僚主义开始广泛冒头? “三反”运动、1957年党内整风都有反官僚主义内容。后来,按毛主席说法,官僚主义严重到形成“官僚主义者阶级”。其实,官僚主义者阶级就是官僚资产阶级,就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那么,官僚主义者阶级怎么形成的?我思考了很久,没有找到答案。最近重读列宁《国家与革命》时,才似乎找到答案。 这本书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列宁所引用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哲学的贫困》《1848年至1852年法兰西阶级斗争》《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住宅问题》等,其中引用《法兰西内战》有关巴黎公社的内容最多。我感到中国和苏联产生走资派即官僚主义者阶级的原因,是与中苏没有“打碎旧的官僚军事国家机噐”有内在联系的。下面就主要谈谈马克思主义的“打碎”资产阶级旧国家机器,以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取代的论述。 什么是国家?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看法有四个基本论点: 一是从国家的来源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列宁著《国家与革命》单行本第6页) 二是从国家组成的结构说,“常备军、警察、官僚、僧侣和法官”(同上书37页)主要是官僚军事机构。 三是从国家的性质和起的作用说,“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同上书12页) 四是从消灭国家的手段和途径说,要用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使国家自行消亡。 马克思的“旧国家机器打碎论”,是他在总结1871年巴黎公社经验的基础上,对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发展。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即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为什么也要国家政权?列宁讲有两个原因: 一是为“镇压剥削者的反抗”; 二是为“领导广大民众即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来‘调整’社会主义经济”。(见前书第24页) 可见无产阶级专政是与资产阶级专政根本不同性质的政权,应该有自己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具体政治形式。最能表现旧的国家机器的特征的是两种机构,即官吏和常备军,而官吏和常备军却是“资产阶级社会躯体上的‘寄生虫’”。(同上书27页) 无产阶级革命要破坏和消灭资产阶级这种旧国家机器,而不是改善旧的国家机器。马克思、恩格斯说:“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同上书23页)在1971年4月巴黎公社还存在时,马克思在给库格曼的信中说:“我认为法国革命的下一次尝试再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官僚军事机器从一些人手里转到另一些人手里,而应把它摧毁。” 可是具体用什么东西去代替旧的国家机器,在巴黎公社产生前还没有找到。巴黎公社提供了无产阶级的新的国家模式: 一是“废除常备军而用武装的人民来代替它”,警察“变为公社的随时可以撤换的负责机关”(同上书37-38页); 二是废除官吏,由居民选出的代表行使国家政权的职能。“公社是由巴黎各区普选选出的城市代表组成的。这些代表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从公社委员起,自上至下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国家高级官吏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支付给他们的办公费,都随着这些官吏的消失而消失了。”公社立法与行政统一,人民代表一身二任。这在“事实上意味着一次大更替,即用一些根本不同的机构代替另一种机构。”(同上书38页) 马克思对公社采取以上措施和规定时指出,这里恰巧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转变:“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转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从压迫者的民主转变为被压迫阶级的民主,从国家这个对一定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转变为由人民的多数——工人和农民用共同的力量来镇压压迫者。”(同上书39页) 我们常说的“巴黎公社原则”主要是指以人民的武装取代常备军的职能,以居民有选举权和撤换权选出的、只拿工人工资水平的薪金、不享有任何特权的代表组成国家政权,取代官吏组成的旧政权,以无产阶级民主取代资产阶级民主。 苏联在列宁主政时,还是注意贯彻巴黎公社原则的,如一切权力归由工农兵代表组成的苏维埃,国家公职人员薪金与工人工资水平差别不大,其中包括担任党和国家最高职务的列宁在内。在斯大林时代,巴黎公社原则基本抛弃,高级公职人员享有多种特权,薪金与工人工资水平差距拉大,实际上形成了脱离工农群众的特权阶层,这个阶层逐渐演变为走资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一类人物在斯大林在世时已成走资派,不过因为畏惧斯大林,不敢公开其修正主义政治主张而已。 新中国的建立,虽然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国民党旧政权,但基本上沿袭了官吏和常备军旧的国家机器模式,换人没有换组成旧国家机器的官吏和常备军机构,只是把官吏和常备军机构的名称改变而已。 新中国成立之初,公职人员实行供给制,还基本保持着原解放区干部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后来仿照苏联改成多等级的薪金制,厅局级以上干部不仅与工人工资水平拉大差距,而且与下级一般工作人员也拉大了差距。除薪金拉大差距外,在工作和生活待遇上还有多种优惠照顾。 毛主席批评的高官厚禄,生活比资产阶级还厉害,就是说的这种情况。这种对高层公职人员的薪金和工作生活特殊优惠照顾(实际成了特权),已和旧政权官吏没有太大差别了。在军队同样搞军衔等级制,把原有的老红军的优良传统也丢了不少。正是解放后,把老解放区的优良传统丢了不少,又仿效旧国家机器组成的官吏与常备军机构,这成了滋生官僚主义者阶级,即走资派的土壤、温床。 所以,在毛泽东时代,走资派就产生了,只是由于毛主席对其作坚决斗争,使其没能篡夺最高领导权。正因党内产生了走资派,并且掌握了一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权,毛主席才发动夺回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并按照巴黎公社原则改造政权机构,已初见成效。但是,毛主席逝世之后,走资派上台,将文革用巴黎公社原则改造政权机构的成果全部推翻,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资产阶级专政。 上述看法,是最近重读列宁〈囯家与革命〉一书,联系中国和苏联实际,作为经验教训,经过几天思考,放大胆量,不知天高地厚,冒昧写成本文,请网友指教!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系列】俺想不明白-1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