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矛盾中去找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

时间:2019-03-18 09:30:11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铁木尔哈达 - 小 + 大

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矛盾中去找阶级斗争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写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著作。“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是专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学问。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体现的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社会主义时期的各种矛盾都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矛盾有密切联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在矛盾是生产资料公有化与劳动力个人占有的矛盾,生产资料公有化体现的是共产主义原则,它意味着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而劳动力个人占有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原则,它意味着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按劳分配”制度,就是承认劳动力是个人的“天然特权”(马克思语),劳动产品的分配仍按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交换的商品交换原则进行的,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不劳者不得食的原则进行的。于是又相应的实行生活资料私有制度。于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产生了生产资料公有和劳动力私有的矛盾,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共产主义要素与劳动力个人占有的资本主义要素的矛盾。劳动力私有,生活资料私有,也必然反映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上,无产阶级政权还是保护劳动力私有和生活资料私有的政权,但不把劳动力私有和生活资料私有绝对化。“包产到户”、计件工资就是把劳动力私有绝对化的产物。
实际,社会主义的劳动力和生活资料私有不是绝对的,社会主义不计报酬的义务劳动,自愿无偿加班加点,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低租房费,它体现的不是劳动力和生活资料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而是无私奉献和“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实际是消灭了剥削的半共产主义半资本主义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制度。整个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新诞生的但有发展前途的共产主义经济要素,与残留但是很强的资本主义经济要素彼此斗争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要素,就是走资派产生和存在资本主义复辟危险性的社会经济根源。
公有和私有的矛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都产生于生产资料公有与劳动力、生活资料私有矛盾的经济基础。公社化时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是否定了劳动力私有的“按劳分配”原则,“包产到户”是否定生产资料公有并把劳动力私有绝对化造成的。
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还存在商品生产,也是因劳动力私有之故。劳动创造价值,不同的劳动力私有者相互交换产品,就要按照产品所含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价值)进行交换,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存在商品生产。
这种商品生产虽然也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在消灭了剥削制度条件下产生的,由此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区别开来。“按劳分配”,等价交换是体现资产阶级法权上的形式平等,而在事实上并不平等,社会成员之间还存在生活水平高低差别。高工资者和低工资者的矛盾,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的矛盾,就是由于存在资产阶级法权而产生的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如果对资产阶级法权不加以限制,贫富差距就会拉大,如此演变下去,就会产生反对共产主义势力的走资派,凭借手中特权对劳动者进行超经济的剥削,一旦掌握了执政党的领导权,资本主义复辟就是难免了。
总之,社会主义社会是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特殊的阶级社会,走资派这个执政的共产党内的资产阶级,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走资派和无产阶级革命派的矛盾,实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且是社会主要矛盾。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没有对立阶级矛盾和斗争的社会,或者虽承认存在阶级和阶级矛盾斗争,但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割裂开来,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唯心论形而上学。
上述看法,虽有多年思索的积累,但还不能说成熟,只能以个人一得之见,与网友交流,愿听批评指教!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跟随多年的秘书被枪杀,毛主席亲赴山东扫墓祭奠

下一篇:中美贸易战,是偶然还是必然?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