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倡导儒家治国,因此红极一时,销声匿迹也因此
于丹销声匿迹,并不是因为她没有礼貌,而根本原因是因她想用没落反动阶级的儒家学说治国,遭到批判。 于丹倡导的是儒家治国,红极一时因此,销声匿迹也因此。 用马克思主义治国,还是用儒家思想治国,或用资产阶级思想治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三种不同治国途径。这不是无稽之谈。 有些知识“精英”,很相信“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大讲孔孟之道;有些知识“精英”,响往西方资产阶级文化,言必称欧美。在这些人头脑中,马克思主义不见踪影了。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于丹现象”。于丹用心得的方式,结合现在社会道德滑坡情况的实际,试图以孔子的《论语》中讲的话,挽救道德滑坡。其颇得一部人赞许。人们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于丹现象”。 我在私塾也读过《论语》,到如今还私藏两套《四书》。离休后,又反复阅读《论语》,还有《礼记》中孔子讲的话。也看了毛泽东对孔子的评价,看了中国思想史书对孔子学说的看法。我这一生,也受孔子的很大影响,特别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治学态度、人伦的道德观念,在我的头脑中打有很深的烙印。 但是,对孔子的整个学说,我还是赞成毛泽东讲的“孔学名高实秕糠”的观点。因为孔学说到底,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学说,其政治观点,是反对改革,坚持和恢复夏商周三代奴隶制度的。他说的“克己复礼”,就是他提出的政治纲领。孔子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变为维护封建制度的精神工具。 从总体上讲,孔子学说是维护剥削阶级统治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对旧的统治阶级思想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 为我所用,不是简单地搬用,而是要赋予它新的意义。如果把孔子的某些现在还有参考价值的言论,给予新的解释,用以规劝人们孝敬父母,对他人讲诚信,兴办教育,治学严谨,等等,还是可取的。但是,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的国家是毛泽东思想的故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只有用这个思想理论体系治理社会,才能真正挽救道德滑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