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4 17:26:18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思凝 - 小 + 大
深夜拆迁被撞身亡,卫健委干部咋干起拆迁的活儿? 7月3日凌晨,河南漯河市一棚改项目指挥部组织工作人员50余人,对被征收人王恩忠的房屋实施拆除,其间有村民报警且110出警人员赶到现场。2点50分左右,王恩忠的儿子王某驾车疯狂撞向指挥部工作人员所在方位。区卫健委干部胡华东躲闪不及被撞身亡,犯罪嫌疑人王某受伤被送往医院。 据当地最新回应,胡华东系该市某区卫健委副主任科员,2016年10月起被抽调到“两城同创”方面,做拆迁工作。而对于“王某在建设部门工作”的说法,当地未予回应。 首先要指出的是,无论如何,在警察在场的情况下,故意开车撞人并致人死亡,已然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更是对法制的藐视。剥夺他人生命的王某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在这样的共识下,回看这场血案,有几个“关键词”引起了公众的格外注意。 第一个,“卫健委干部”。一般而言,卫健委工作人员出现在拆迁现场并不稀奇,可能是为了预防突发伤情,保障拆迁人员的人身安全。但像漯河这样,将卫健委干部“借来”长期负责拆迁工作的,却很罕见。 一来,卫健委有本职工作,能否兼顾两头本就是一个问号;二来,由于专业所限,其对拆迁相关的法律知识掌握得又是否充分,能否做到所有行为都依照法律规范而行,也让人心生疑窦。“借调”卫健委的干部来做拆迁工作,给公众的观感或许是,这场拆迁是以权力来推动的,而非以法律为基准。 第二个,“深夜带队”。对此,当地回应:“城市管理抓得严,白天不允许大型机械进城”。我们姑且接受这个解释,但放到现实场景中,深更半夜,很多人早已入眠,50多人的大队伍再加上大型机械的进场,对被征收一家带来的压力以及产生的抵触情绪可想而知。而从村民报警的举动和开车撞人的过激行为看,“深夜拆迁”之前,很可能双方并未协商妥当。 拆迁意味着既有利益的再分配,意味着权利的让渡与补偿,这其中通常伴随着争议与纠纷,也正因如此,依法拆迁和阳光拆迁尤为重要——双方理应把问题摆在台面上,依法协商,在公共利益和个人诉求之间寻求平衡。从这个角度看,“深夜带队拆迁”在形象上就先败一城。 悲剧不能止于行凶者伏法。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卫生系统的干部奔赴拆迁一线,又是什么原因让王某不惜鱼死网破——唯有正视其中的问题,将引发悲剧的原因毫无保留地剥离出来,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