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3 09:35:5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陈觞 - 小 + 大
关于“日子人”和“怪话人”的意见和建议 1998年8月22日,当时甲B联赛第十六轮,陕西国力客场2:3不敌云南红塔。赛后,国力队主教练贾秀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个别队员“表现奇怪,场外东西很多,防不胜防”,面对在场媒体的追问,最终贾秀全抛出一句:“3号隋波”。 这次点名意味着什么?猝不及防的指认(没有根据和理由)最终摧毁了隋波的足球生涯,他变成了一个假球的象征,这不就是一个被排斥的外部吗?当球队出了问题,教练无端地指责一个人“有问题”,那就彻底改变了这个人的位置和他与别人的人际关系。 这不就是“日子人”和“怪话人”的隐藏含义吗?xx人这一组词方式就是一种懒惰——扣帽子本身就是一种惰性,也导致了内外乃至敌我之分。起码在争论之中,对于问题的规范是必须的,这两个词汇实属空洞能指。 当然,这种规范不代表拒绝激进批评,激进批评是必需的,也是打破小圈子的一种方式,这里也肯定存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也肯定是有过度的,不过,这种过度变成了“日子人”和“怪话人”的对立,而我认为这是毫无必要的,以下则是对此解释及建议。 为了照顾某些人的需要,我接下来分点论述。 1.“日子人”和“怪话人”争端,首先来自一部分人(在这一纷争中被指责是“怪话司令部”的“发明”)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批判(包括我,详情请看日子政治大纲),所以不如直接看这一批判带来的轩然大波,我特地选了几种疑问进行解释。 ①批判完还是要继续生活,没用。 最起码这些批判是代表了不服从的原则:很多人不经审视,才能把生活过下去,这种批判的目的就是反思这一顺从:我们现在的生活背后有着何种权力关系及结构?而且这种生活在日益崩溃,幸福隐藏着的不幸福才是最为关键的: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逃离乃至取代“旧日子”。然而,还是有些人想象力过度匮乏,他们认为没了旧秩序还会有新秩序(混淆公共管理和官僚体制,把所有问题归于治理技术不足)。 ②你们是不是要破坏我们的生活?(紧接着维护秩序和打击恐怖分子) 同上,这里得区分需要和欲望。一般人的生理需求和他们的欲望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都要喝水,但是有些人喝白开水,有些人却要喝昂贵的名牌矿泉水,这一品牌不是需求,而是欲望,所以日子政治批判也是对欲望的批判,他们为什么会对品牌趋之若骛?(消费主义)从这一角度看,日子人这个词也无法代表什么,毕竟日子之外别无他物,所有人都可以是日子人。 哪怕不作出需要-欲望的区分,这种应激性反应不是恰好证明了他们的恋物(日子)癖吗?他们眼里只有生活,而且希望有一种完全逃离权力关系的生活,这就是一种经典的“知识分子阳痿”:逃离政治,政治就不会来找你,这是后革命时代的谵妄和去政治化社会的脆弱性。 ③不接地气 非要用“比烂学”来讲,编著《日常生活批判》那位的文字要难读得多。而且这一批判之目的就是对准中产幻觉:保卫生活却放弃斗争者(支持市场经济和努力神教,或者是喜欢谈论历史的恋尸癖,嘲讽工人显示自身地位优越的“高等华人”),这些人是享受着最安稳的生活,即使他们只和底层劳动者隔着一层膜,却时刻炫耀自身,也害怕这层膜破裂而导致阶级下滑。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要反对日常语言和生活方式,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哪里,这当然会显得“不接地气”。 除此之外,老实说,这确实不是做“工人工作”,因为工人(无产阶级)的想法和这些离地中产是不同的,针对性也不一样,除非这些中产发觉自己是在哪一边。 2.怪话人的外延同样十分模糊,除了一开始对于几个人(也是我认识的人)的“定性”,然后其范围开始扩张。依我了解,使用非日常语言(圈子黑话和玩梗),学术语言(而左翼、哲学话语为主)的人都被纳入了怪话人范畴,乃至后来变成了秩序和反秩序、日子和反日子的界限,以及某些人用来进行境外势力猎巫的理由,这有种扩大化的味道。 “怪话人”和“日子人”看起来是水火不容的,却又是相伴相生的,因为这种界限其实就是一种躲藏,尤其是对于一些封闭的“小部落”,他们一旦见到对于他们的批评则立刻感到威胁,甚至觉得这是“放弃生命”。正如我所说,这种反思批判当然不是弃绝生活乃至“送塔”(我本人就很反对“送塔”和各种形式的自杀),而是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眷恋日子的症候?还是那句老话,旁观者清,只有跳出来才能看到真相。 但是,这个时候可以反问一下,是不是“怪话”或者反对日子就是真相?这当然不是,不过,这种非日常状态告诉我们,日子本身就不是真相,就像每天晒朋友圈,每天想着赚大钱和单一功能的“恋爱脑”,他们本身就是逃避真实的,因为最真实的事情他们没法接受,例如底层的沉重负担和日益严重的社会/自然灾难。 换言之,没有什么真相(日子也当然不是),但是从日常生活的框架中跳出来,才会有真相。文化上,这是和统治意识形态的争斗,政治经济上,则是那四个大字,但是这四个字,如何能喊出来?如何在生活中显现出来?如果你知道这四个字的难度,你就应该知道日子政治是多么强势,在此面前,“日子人”和“怪话人”的敌我划分也不算什么,尤其是有些人对于外部批评感到恐惧,那就反向证明了牢不可破的日子如何不攻自破。 综上所述,我特此建议: 1.立刻停止使用“日子人”和“怪话人”这两个词,不管是何种立场,请从指认某人转化为对现象的批评 2.请在公共言论空间谨言慎行,这些地方没有隐私可言。 3.如无必要,请勿使用举报手段。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公有制下的官员与私有制下的官员
下一篇:拒不道歉的华为:让人害怕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