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杜甫,您写《长安日记》,是何居心?!(2-2)

时间:2020-04-18 09:04:3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叶楚桥 - 小 + 大

杜甫,您写《长安日记》,是何居心?!(2-2)
 
 
03
还是这一年,您在幽州,写有《后出塞五首》,借士兵之口,言"禄山将叛,滥赏士卒,人趋于利,上破国而下覆宗,不祥莫大焉。"
安禄山滥发财物,收买人心,您是亲眼见到,还是直接参与了?
一个与圣上情同手足、与贵妃亲若母子的地方大员,怎么可能会起反心?
您身为兵曹参军,也算是半个军人,怎么说出来的话,一点专业素养都没有?
再说了,就算安禄山要反,用得着您来告示天下吗?
大唐军队的战情速报系统,必然会在第一时间,逐级上呈,直达圣听。
您的这番言论,简直视"开元盛世"以来的发展成果于不顾,严重破坏了当前繁荣强盛的大局。
我现在真的有点怀疑,"安史之乱"初期,我军贻误战机,节节败退,就是因为您危言耸听,动摇了军心。
衙门当时没有训斥您,是给您改过自新的机会。
万万没想到,您到了长安之后,反而不思悔改,变本加厉,炮制出一系列的《长安日记》,误导了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
您居心何在?
客观而言,此番战乱,确实给长安城,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但灾难是可以结束,更是可以战胜的。
更何况,长安失守之后,举世关注。
肃宗在凤翔,调十万唐军,以李俶、郭子仪为帅,火速东进。
许元和张巡,苦守睢阳,以区区七千兵力,硬是牵制住了十八万敌军,着实可钦可敬。
更有回纥[ hé ]骑兵,跨越万水千山,为大唐助阵。
果然,不出一月,贼寇败走,长安收复。
身为京师子民,吾等感激不尽,发自肺腑地感激朝廷,感激唐军,感激外族友人。
而您作为诗人,既然不能投笔从戎,杀敌立功,就应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提振精气神,传播正能量。
您责无旁贷。
 
04
您常说:"诗是吾家事,吾祖诗冠古"。
令祖杜审言,文采风流,不输宋玉、屈原。
您始终以他为荣耀,视他为榜样。
但他笔下的长安城,却是"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他对朝廷的态度,却是"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与您相比,这情怀、这格局,高下立见。
再看看苏味道,他与令祖同列"文章四友",任职洛阳时,曾作《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繁花似锦,歌舞升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您品,您细品。
此外,还有宋之问"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上官仪"缔交开狎赏,丽席展芳辰",张说[yuè]"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苏颋[tǐng]"宸游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他们的诗句里,无一不是大唐盛世之景。
这才是大手笔,才是主旋律。
您怎么就学不来呢?
实在不行,您也可以降低维度,写点《感谢你,安禄山》之类的口水诗,那也是极好的:
我要感谢你,安禄山,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众志成城。
我要感谢你,安禄山,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勇往直前。
我要感谢你,安禄山,因为你让我看到了一种甘露叫——视死如归。
这很难吗?
我知道,您是一个骨灰级的老愤青,自负倔强,目中无人。
我说的这些话,您可能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但历史和时间会证明,令祖以及张说、苏颋,才是真正的诗人。
抛开仕途上的成就不提,他们的艺术水准和历史贡献,绝对会超出您几万里。
而您,只会活在阴暗之中,与狭隘、偏激为伍,和丑陋、卑劣相伴,长此以往,必将钉在耻辱柱上,被事实碾压,被时代抛弃,被人民鞭笞[chī]。
好在迷途知返,为时不晚。
刚刚,肃宗自凤翔还于旧都,长安百废待兴。
期待您识时务、讲大局,转观念、改文风,继承和弘扬老杜家"奉儒守官,未坠素业"的优良传统,和其他诗人一起,投身洪流,讴歌大唐,展现风貌,引领风气。
毕竟,成名不易,且写且珍惜。
万望善自珍重。顺颂冬祺。
晚生唐低鸿敬上
唐至德二年冬月 长安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袁绍“玩票式创业”害死人

下一篇:新肺疫情民告官,中国第一人!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