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4 11:19:3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山东如何纪念“省级媒体监督令”颁布两周年 两年前的七月,山东很是吸引了一些目光。 山东官方在2018年的七月发布消息:日前,山东省委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要求省级新闻单位要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省委要求不积极、不到位,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不闻不问,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曝光。 眼下,媒体搞舆论监督很难,但若有了这样强有力的支持与后盾,就如同手握尚方宝剑,在区域范围内会大有作为。所以,山东省委要求省级新闻单位加强舆论的消息传来,举国叫好,都觉得太难得了,都替山东的省级媒体高兴,也替山东的老百姓高兴。 当时山东的媒体兴奋地发布消息说:山东不怕自揭其丑,主动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本身就是给山东一次正面加分,随着舆论监督报道的不断推出,山东锐意进取的形象将会越来越鲜明。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就是两年过去了。重要的事情,重要的节点,国人都喜欢纪念,山东颁布的媒体监督令很快就要迎来两周年的纪念日了。 在山东颁布媒体监督令两周年之际,山东再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却不是因为媒体监督令有什么显著的效果,而是因为别的。 第一件事是让农民上楼,美其名曰“合村并居”。因为一些地方作风粗暴简单、拆迁补偿不合理、安置不及时,引起了舆论的广泛批评。 此前有些人也为山东的“合村并居”辩护:我们村搬迁就搞得很好,农民人人都高兴满意,搬迁就是好。 你们村搬迁人人满意,就等于别的村也满意?舆论对一件事、一个地方政策的批评监督,不能因为这个政策在某一个地方执行得很好就放弃对执行中走形变样的地方进行批评。 舆论监督有时候是为了维护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有时候也得为少数人的合法权益说话,不能因为少数人受到了侵害大多数人没有受到侵害就认为舆论监督搞错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农村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不得强制农民搬迁。 针对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表示,个别地方思想认识有偏差,征求群众意愿不充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工作推进存在冒进倾向。决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决不能逼迫农民同意,对正在实施但群众意见较大的、正在研究准备实施的、以及已经研究尚未实施的,先一律暂停。 省委书记都这么说了,看来确实是有问题。 农民自愿原则,是一个大的前提。农民不是傻子,如果山东的农民人人对“合村并举”都满意,外界舆论即便是喊破嗓子也没用。如果山东的农民有一个遭遇了非法强拆,根据国家的政策舆论都该进行监督。 可是,省委书记都站出来回应这个社会关注了,山东的省级媒体却没有按照山东省委两年前的要求进行舆论监督。 山东最近还因为高考冒名顶替的事情备受关注。这事,按理说也在山东省委颁布的媒体监督令范围之内,山东的省级媒体也应该进行舆论监督,但事实上山东的省级媒体也没有动静。 省级媒体,在一省之内享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又有省委颁布的媒体监督令作为尚方宝剑,是红衣大炮,不应该去打蚊子,就应该监督事关重大民生、社会底线的重大问题。合村并居和高考冒名顶替,正好都是涉及重大民生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问题,正该山东的省级媒体去监督,结果红衣大炮哑了。 省委明确有指令,山东的省级媒体居然不按照指令来。 这个问题,在监督令颁布两周年之际应该好好讨论一下:究竟是省委颁布的指令实际上只停留在会场、文件上呢,还是山东的省级媒体消极对待、不作为呢?究竟是两年前的媒体监督令是作秀呢,还是媒体不执行省委的指令呢? 这个问题不搞清楚,随意指责媒体不作为,对山东的媒体也不公平。如果真是山东的省级媒体不作为,那社长总编辑台长都该撤职换人。 当然,我们要考虑地方官场存在人走政息的问题。 我查了一下,山东最近两年一直没有换省委书记,省长倒是今年四月份有过更迭。常态下,地方官场省委书记是一把手,省委书记没换,代省长不可能强势过省委书记啊。所以,针对山东颁布的媒体监督令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人走政息的情况。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褚朝新 2020年7月2日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昨日自删一文,与威胁利诱无关
下一篇:邱印林,“十宗罪”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