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27 06:01:4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褚朝新 - 小 + 大
茅台!茅台!!! 突然关注茅台,是因为7月7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官网又发布了茅台两名高管落马的消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家齐,茅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明灿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我算了算,最近13个月茅台落马了13名高管,平均一个月被抓一个。我很感叹:被抓这么多高管的茅台,股价居然一路上涨,不可思议。 不料,风云突变。 7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文《茅台窝案背后》,指出茅台以酒谋私利益链长期存在、家族式腐败凸显企业管理混乱等问题。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称:一段时期里,公款吃喝盛行喝茅台,干部之间流行送茅台,一瓶500毫升装53度飞天茅台酒的出厂价是969元,市场指导价是1499元。然而,由于供需关系紧张,想以指导价买到茅台酒很难,商超、专卖店的价格大多在2000元以上,能拿到酒就能挣到钱。于是,在权力染指下,茅台专卖店成了酒中“4S店”,严重污染了一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 该报做这样的判断,是有依据的。 2019年5月22日,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茅台原董事长袁仁国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时称,袁仁国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大搞权权、权钱交易,大肆为不法经销商违规从事茅台酒经营提供便利,严重破坏茅台酒营销环境。 茅台的此类问题由来已久,不然不会出现13名高管落马的塌方式腐败。 中国的白酒,五花八门,光香型就有若干种类,清香、浓香、酱香、兼香、馥郁香、凤香、米香、芝麻香、老白干香等,还有一些酒的香型比较特殊,无法纳入上述几类的任何一种,因此还有一种香型叫“其他香型”。 不仅香型多,全国各省市大大小小的白酒品牌加起来大概也有百种之多,白酒的品牌,更是数不胜数,湖北、山西、河南、四川、贵州等省份,随随便便都能数出七八上十种白酒品牌。 可是这么多白酒中,唯有贵州的茅台与众不同,从来没有哪一种白酒像茅台这样,“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拉拢关系、利益交换的工具,进行政治攀附,捞取政治资本”。 虽然贵州的行政官员曾否认茅台与政治有关,茅台酒的负责人也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茅台不愿做"奢侈品",也不愿与"政治"牵连。作为一个时政观察者,在大量的时政信息搜集和研判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贵州省对袁仁国这位原茅台掌门的通报基本上是首次以极其严肃的方式承认了茅台的政治标签。 茅台的政治化,再也不是民间的猜测与意会。过去,关于茅台政治化的议论确实多在民间,但民间能经常喝茅台的人真不多。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党政机关曾是茅台酒销售的主要关系渠道之一。”中国纪检监察报是中纪委国家纪委主管主办的报纸,他们的报道再次从更高层面确认了茅台的政治标签。 2011年2月,全国两会,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茅台打假,副总理支招》的报道。 这篇报道,是我当年在参加贵州代表团的会议后写的。时任茅台老总季克良在代表团会议上介绍,这几年查获的假茅台有350吨,而茅台的销售总量45000吨,假酒加起来不到茅台销售总量的1%。考虑到有部分假酒没抓到,假酒就算是抓到的3倍,那也只占销售总量的3%。 茅台的年产量如此之大,连假酒都差不多有1000吨,可是我那好酒一辈子、一天喝三顿酒的老父亲,一辈子都没喝过茅台包括假茅台。 “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假茅台的传言,比刚才那位代表说得还要邪乎,茅台酒厂要出来澄清;作为茅台的董事长,你应该跟记者们说,茅台要跟假冒伪劣做斗争,但假酒没有传闻的那么多。”副总理说,“如果连茅台这样一个鼎鼎有名的民族品牌都保不住,那工商、商务、版权局在干吗?”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在如何严肃的政治场合听到中国的高层发表对茅台的态度。 在被公开的官员受贿案件中,茅台出现的频率比黄金还高,落马官员家里能搜出大量茅台,落马官员亲笔写的忏悔书中会提到自己喝茅台的爱好,官员落马后的判决书中也提到一些人逢年过节就给领导送茅台,禁止喝茅台甚至写入了很多地方的官方文件中。 可以说,茅台在党政官员的职务犯罪行为中无处不在。新闻里,落马的将军家里堆成山的茅台,副省长被抓后夫人往马桶里倾倒数百瓶茅台,落马的书记只喝茅台年份酒,这些消息比比皆是。 地方保护的问题,在茅台也很突出。 茅台集团是贵州的财税大户。2018年,茅台集团实现税收380亿元,上缴税款约占贵州省税收总额的14%。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了解到,“以前由于担心影响财政收入,对于茅台暴露出的问题,应对性措施多、根本性措施少,不愿、不敢触及深层矛盾,未能动真碰硬。” 在贵州省纪委监委近期的通报中,仍不乏牵涉茅台酒的例子。其中,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政委刘建,在专项整治以来仍收受茅台酒18瓶,安顺市普定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华逢元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茅台酒20瓶,毕节市织金县白泥镇原党委书记陈波安排他人用公款采购120瓶茅台酒用于接待和个人享用。 大家说说,茅台距离官场贪腐有多远呢? 也正因为如此,在茅台试图申请国酒商标时遭到了广泛的反对与质疑。河南杜康在茅台申请国酒商标后发布公开信称,茅台的高价使绝大多数人喝不起,“一个绝大多数国民一辈子都不曾品尝过的白酒,如何能够称得上是‘国酒’?”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7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刊文《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质问:茅台酒凭什么成为官场腐败硬通货?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 7月16日,茅台大跌7.9%,市值蒸发1700亿元。茅台还能坚挺多久,茅台是否真能成为国人都喝得起的国酒,我们拭目以待。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婚变”启示录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