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可悲的精神资本家

时间:2020-05-27 19:07:3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曾博同学 - 小 + 大

整个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过年回家之际,难免参与大小聚会,总有些从北上广深回来“神似”都市精英的群体,对还在老家或者收入不尽人意的同学朋友批判其“原罪”,大肆宣扬成功之道,普及自己作为“资本家”的生活方式。
吾虽愚钝,却读出来满满的都是“人吃人”。
这群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资本家,而是披着皇帝新衣的“精神资本家”。
精神资本家,简称“精资”,指一个无产阶级的人,实际上没有任何资本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微薄收入,却经常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说话。身为弱势群体却鼓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身为底层却鼓励底层群众相互倾轧。
也就是说,这个人做着打工者的活,脑袋里全是资本主义的压榨思维方式。从金融俗语上,也可以理解为“做了韭菜,还热爱镰刀”。
比如一个同属打工阶层的HR,为了维护资本集团的利益,用资本家给予的资源费尽心思屠宰自己的同事。常见劝退裁员不赔偿,案例如网易暴力裁员事件。
比如一个不拥有任何股份分红的职业经理人,对下属鼓吹996文化、狼性文化、末位淘汰文化。
又比如一些自媒体喜欢宣扬“穷人原罪论”,写一些挑逗大众焦虑的——《你穷你活该》。
精神资本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明知自己是精神资本家仍为之,对个人所处阶级有较清晰的认知,但是站在资本家立场行事有蝇头小利可图。比如稳定升职的职场人士,收钱办事进行营销的自媒体等等。
另一种是不知自己是精神资本家,而仍为之。这类人缺乏辩证的思考能力,全盘接受资本家鼓吹的价值观,奉为圭臬,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身为韭菜,却努力长成适合镰刀收割的模样,博得镰刀的欢心,等待着镰刀的毒手。
总而言之,精神资本家要么蠢,要么坏。不管是哪一类,知之还是不知,带来的统一后果就是,进一步巩固了大资本集团的利益,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精神资本家喜欢辅助资本家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放在当下就是“996”、“无偿加班”、“不定时工作制”、“狼性文化”,从巨头到小厂已经普遍存在。
个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中心问题,就是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增加劳动强度等办法,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剩余价值的量。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精神资本家做得最多的,就是为这种榨取剩余价值的行为洗白,站在资本家的角度宣扬“996是福报”、“不加班就不是我的兄弟”,鼓吹梦想和996挂钩,给那些不愿意被996压榨的人贴上【没梦想】、【咸鱼】的标签,并视之为异己。
部分公司甚至把“自愿996”当成面试的第一关,对不愿意996的人关上大门,让一部分人去拿命换钱,让一部分觉醒的人无路可走。
精神资本家自我感觉良好,处处为资本家考虑,动辄给穷人贴上各种“自私”、“懒惰”、“不努力”的标签,卖力地站在资本家的角度黑化穷人,像一把尖刀刺向穷人,也刺向了自己。
这帮精神资本家,终究只是奴才。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马克思的后浪,汹涌澎湃

下一篇:“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回归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