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9 14:47:50 点击: 次 来源:自创 作者:燃烧的心 - 小 + 大
小康社会与扶贫攻坚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何以致贫?何以脱贫?需要实事求是地认真对待,更需要长期有效地审慎研究。否则只能是“狗熊搬苞米”,搬了一个,也扔了一个,往复循环而已。新中国成立以后,整体社会面对的是百年屈辱,百年浩劫,连年战乱,残垣断壁,一穷二白,人民疾苦,仅仅的一点黄金白银美钞,也几乎都被蒋介石运到了台湾。此时此刻的是中国,工业商品尽是“洋”开头,诸如洋火、洋钉、洋油、洋车、洋面、洋布等等,不胜累读,仅仅就剩下了土地在我们手里,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经济基础。这样的工业落后,这样的经济贫穷,面对这样的落后和贫穷,社会主义新中国怨天怨地了吗?整体中国人民失去奋斗精神了吗?不但都没有,而且还敢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狠狠教训了一番美帝国主义和走狗,这不是能用经济和物质衡量的东西,这是真真切切的中华民族向上追求,这是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民团结凝聚精神。这样的追求和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站立起来和伟大振兴新篇章,铸就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伟大辉煌。仅仅不到三十年啊,新中国发展农业,治河修渠,以粮为纲,既要安排人民生活,又要紧衣缩食,艰苦奋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靠着自力更生积累发展,硬生生把带“洋”的商品扫除不见,门类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兴工业迅猛发展,修铁路造火车,修公路造汽车,修机场造飞机,办学校育人才,办医院卫健康,兴科技追世界,强国防保和平,导弹原子弹氢弹纷纷拥有,卫星也要遨游太空,一一举例就是一本万卷长书。这样的中华民族时代是不是更古未有?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不是扶贫国家?这是火红的时代,这是中华民族创造历史新纪元的时代,统称起来就是毛泽东时代。 中华民族社会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浸泡禁锢,人们的正常正确是非观念,价值观念,公共观念,残缺不全,哀鸿一片。这就是中华民族社会面对世界进步最大的贫困,贫瘠不思,艰难不悟,上认天命,下行私心,酿积丑陋,倍遭屈辱。中华民族社会这样的思想贫瘠,这样的精神艰难,仅仅通过短短的三十年呼唤、启蒙、教育、奋发就能脱贫克难了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民族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进入而立之年,就又被两千多年的贫困拖住了手脚,又要一步步回到封建社会染缸之中,又要坠入追求低迷精神涣散深渊了。毛泽东一代人,管不了后代人的事,后代的人就这样甘心中华民族社会再度“返贫”吗?人欺人,人吃人,毕竟还是有人能存在下去的,欺人的人,吃人的人,他们会有人性良知吗?被欺的人,被吃的人,你们就没有醒悟抗争吗?人性良知无从问,醒悟抗争无处寻,这样的中华民族社会能适应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吗?有人喜欢把呼唤人民觉悟觉醒说成是“革命洗脑”,但绝不会对社会败落堕落的“浸泡禁锢”说上枝言片语。这样的中华民族社会思维方式可取吗?绝对不可取!然而两千多年以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强制强暴民众只能认同他们统治下的社会,早先是连坐联保灭九族,方今是“天眼”目下强“维稳”,世界在进步,统治者维护自己确立的社会办法水准也在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名存实亡了,中国共产党的独家执政地位焉能要铁壁铜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被走资派颠覆殆尽,国家总纲确立的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焉能保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根基已经被走资派和“权贵集团”挖基刨根,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焉能安然无恙?这就是今天的“特色”政治,只能说好,只能拥戴。反之就是“制造中国社会动乱”,必遭“严打严惩”,反之就是“国家社会不安定因素”,就要“严厉维稳”。名为国家安定团结局面高于一切,实是走资派翻案复辟和“权贵集团”特色统治高于一切。 四十年来,走资派挂着羊头卖狗肉大兴翻案复辟,“权贵集团”打着红旗反红旗造就出中国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西瓜的皮,内部的瓤都是翻案复辟和封建资本主义了,这一系列的实质连贯和粉饰呈现就是“特色”,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更不会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可谓名副其实特别之处,更谓货真价实特别社会色彩。 于是乎,这边要声嘶力竭彪喊小康社会,扶贫攻坚,那边又要地域经济,发达城市一处房产,就能拉开中国社会资本地覆天翻,这是扩大城乡差别,还是加剧地域资本悬念?自相矛盾的事情屡见不鲜,昧着良心的“只做不说”世人见惯,处心积虑的“不得妄议”党人心寒,死不改悔的“不讨论不否定”祸国殃民,“一言堂”舆论宣传不代表就是真实,中国人民在反思和觉悟中更加想念毛泽东谁也压制不住,美帝国主义“不怕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就怕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化”正在面临检验。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阴谋诡计,欺骗愚弄,假冒伪劣,伤天害理,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已经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国度,我们要敢于团结起来,要敢于彻颈呼唤,要有我在中国共产党就不亡的赤胆忠诚,要有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不亡的赤子敢当,我们手挽着手,向着拨乱反正征程进发。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资本主义复辟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大洪灾对防疫提出了新课题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