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大洪灾对防疫提出了新课题

时间:2020-07-10 11:38:2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吴钩 - 小 + 大

回顾刚刚过去的6月份,南方地区共出现5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从6月2日至7月2日,中央气象台已连续31天发布暴雨预警。

至今,洪涝灾害涉及到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重庆、湖北、安徽等26省(区、市)。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长江流域遭遇大范围强降雨,江河湖库水位迅速上涨,部分河流出现超警洪水,有的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局部地区洪涝地质灾害严重,防汛抗洪进入关键阶段。

7月(6日-12日)暴雨依然是不眠不休,甚是凶猛。在有的专家看来,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有余的暴雨预警,还在持续之中;一直到本周后期,南方致命的强降雨还会有。由于持续时间长、致灾风险高,需要像年初防疫一样来重视防汛。

专家表示,根据最新的气象资料分析,从目前的形势预报来看,未来主雨带在长江南北两侧摆动,9日-10日主要在江南,11日回到长江中下游沿线,12日降雨核心区北上到淮河流域,13日略有南落,但主要还在长江以北,14日-17日雨带可能还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8日可能再度北抬。

中国南方大部除个别地区,整个6月份一半时间泡在雨中。中央气象台认为,预计7月上旬,我国主雨带仍位于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至黄淮等地部分地区。现在又有多少地区,多少人全泡在洪水中?

目前,长江上游的重庆、四川等地的天空连续不断地倒水,直逼三峡枢纽不得不从6月29日,以3.5万立方米/秒开始开闸泄洪至今,长江中下游连续暴雨,以后又有多少万平方公里变成泽国?

常识告诉我们,每次洪涝灾害发生后,应重点关注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乙型脑炎(乙脑)、血吸虫病、流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等传染病的防控。

最让人头疼的是,今年的新冠病毒疫情还没有结束,“七上八下”的汛期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当汛期结束之际,正是气候转冷、疫情再次扑来之刻!历史上洪涝灾害后,极易造成疫病流行。而且,大洪水有可能成为滋生疫病的“源泉”和传染瘟疫的移动“载体”!

另外,2020年洪灾时间长,范围广,灾情猛,也许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疫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大洪水的缘故,也极有可能发生。

据报道,7月5日内蒙古再现鼠疫疫情。鼠疫传染性强,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位列中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

何况今年中国又恰逢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目前虽然没有新的疫情发生,但大洪灾已经发生了,这意味着对中国防疫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课题。

如何在防洪之中,在洪灾之后,加强防疫?吴钩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是担心,希望老吴多虑了。

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防患于未然没有什么坏处。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小康社会与扶贫攻坚

下一篇:从全民摆摊到全民炒股,这次你可能伤不起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