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突遇拆迁和公交坠湖:事发当天司机老宅遭拆除

时间:2020-07-12 17:59:1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山海河川 - 小 + 大

删稿的背后,不是真相就是谣言。

昨天下午,财新网记者在一报道中称:事发当天上午,张包钢的老宅被拆除,涉事车辆驾驶员张包钢的同事称,张平时“待人接物可以”,“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其邻居向财新网记者透露,事发当天上午,张包钢的老宅被拆除,他闻讯赶去但未能进入现场。

财新推文还曝出,疫情之后,张包钢的工资从最高5000降到了现在的一两千等细节。

在7月8日,公号曾发《贵州公交车坠湖已致21人死亡!公安部副部长率队已赴贵开展调查》一文,结合重庆公交坠毁事件,笔者归纳了五种可能:

第一种,司机报复社会,故意拉人陪葬,最不希望的一种假设。

第二种,车辆突发故障,导致失控。

第三种,司机突然发急性病,导致车辆突然失控。

第四种,车上发生矛盾,有人抢方向盘。

第五种,司机不遵守驾驶规则,弯腰捡东西致车辆失控。

很快,这篇走在公安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的报道被404。是的,是被404,不是自己删除。尽管这篇文章早已广泛流传,尽管这篇文章并不是所谓的深度报道。

财新这篇并不长的报道,为什么会被404?到底是揭露了真相,还是觉得真相跑得太快?

你看,是公安部副部长亲自带队赴安顺调查,在最终调查没有出来之前,便广为传播所谓的“真相”,让调查处于被动,这可能是重要原因。(参考旧文《山东高考顶替事件调查的政治运作》)

作为一个记者,你跑到调查组前面去干嘛?

客观的说,记者只对事实负责,但调查组不然。调查组最终形成的报告,不仅要对事实负责,还要对可能会带来的次生灾难、社会影响、制度建设负责。

这种操作,前不久有司在对“山东苟晶事件”处理时,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从山东省政府角度而言,在调查“山东苟晶事件”时,他们首要关心的是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在这个基调上,才决定了这件事情要深挖到什么程度,对公众怎样交代,怎样消除不良社会影响,如何回应公众的恐惧。而至于事实的全部真相,其实已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山东省政府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必定会遵循这三个原则:

第一,稳信心。就事论事,坚决打成个案,决不能扩大化。

第二,稳形象。顶替事件曝光在大众视野下,必须有个交代。尽管“见光死”这个词也并不总是通行证,也看人下菜的。

第三,稳规则。将相关人员交由各个管理部门处理,避免了是权大还是法大的争论。

总体来讲,山东省政府在处理“苟晶事件”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快、准、稳的政治手法。社会一个交代,又避免了扩大化,关键是稳定了局面。尽管调查结果出来后,有一些媒体对调查结果持怀疑态度,但舆论还是迅速平息,这就是政治处理的原则。

如此以来,财新的报道被404就意外了。期待高级别的调查组能尽快给出结果,也更希望更多的底层矛盾能得到关切和体恤。

今年网上有句话很流行,有人说:2020年目标,是活着。

但在社会这辆车上,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

所以,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尽最大的善意去面对你身边每一个人,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伤害不是你我。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人和好人,只有变坏的好人和变好的坏人。

不要做那个递稻草的人,更不要做那棵稻草!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再谈“数字经济”及其他

下一篇:群众没有消费能力,怎么产生“消费热情”?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