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观察 > 文章

四千年的原产国,不到二十年,彻底失去了大豆主权

时间:2020-08-25 07:09: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四千年的原产国,不到二十年,彻底失去了大豆主权


2020年7月,美国大豆对华价格5连涨,中国向其进口大豆的订单依然不断;被美国四大粮商控制价格体系的巴西大豆,价格飙升,依旧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去年,中美贸易摩擦之后,阿根廷进口美国大豆,坐地起价出口中国,卖出了最贵大豆。
这场没有硝烟的大豆价格战,中国却毫无还价的底气。曾是大豆最大出口国的原产国,为何失去了大豆主权?
我们以牺牲农业交换外交,最终也没有挽回国际关系的恶化,传统农业却早已千疮百孔。

1
中国进口大豆现状
这场大豆进口价格风波的背后,是隐藏在粮食大国下的伤疤:中国85%的大豆都完全依赖进口。
大豆进口量从1996年的110万吨,到2019年的8551万吨,23年时间里翻了78倍,我们也遗憾地从大豆的最大出口国,成为了如今的最大进口国。
这23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曾经的大豆出口国彻底失去主权?
不得不提起2004年的那场大豆风波——
2001年,中国加入WTO,正式向世界开放粮食市场。美国资本家就开始下了一盘大棋,在全球炒作中国的大豆需求旺盛,一步步推高着大豆的价格。
价格飙升的大豆,让国内的豆农大量扩种,也让压榨企业纷纷投资增产。
持续3年之后,2004年美国先是传出“大豆普遍减产”,中国粮油企业听闻,便在期货市场高价买入,大豆的单价暴涨到2倍左右。
接着美国却公布,当年的大豆没有减产,反而大幅增产,全球大豆价格断崖式下跌,大豆还在运往中国的海上,价格就已经跌去大半。
国内的大豆价格也一路下滑,当初那些花大价钱囤货的豆农豆商,全都血本无归。由于巨额的亏损,国内榨油企业也纷纷陷入绝境,宁愿撕毁合同,也不愿生产交货。
这时ABCD四大粮商,熟练地又一次把他们的套路上演,趁机以超低价格对榨油企业进行收购或参股,很快成功控制了我国大豆85%的实际加工能力。到2006年下半年,大豆压榨市场基本已经被四大国际粮商吃干抹净。
大豆加工产业被瓜分后,四大粮商基本上控制着整条产业链,以高价出售大豆。同时借助对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股权控制,迫使中国企业高价进口美国大豆,享受中间暴利。
加深了中国大豆对于进口的依赖,也让大豆产业受国际粮价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这次风波中,中国大豆产业就此成为四大粮商的大豆全产业链,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2
曾经本土大豆产业的辉煌:大豆王国 
“五月参见初昏大火中,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时也。”在《夏小正》中大豆就已经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存在,至今有着超过4000年的历史。
菽,便是黄豆,位列五谷之一。在汉朝之前,黄豆还没有现在五花八门的吃法,大都是用来煮熟当豆饭吃。
直到公元前164年,淮南王刘安在炼丹时,把石膏点到了豆浆里,豆汁逐渐凝固成块,意外诞生了这道后来影响中国人饮食结构的一道神奇美食——豆腐。
豆腐,被称为美食界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肉食匮乏的古代,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在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地方,都少不了豆腐的身影,且依据一方水土,又诞生一方特色的特色豆腐。
如今驰骋大小美食街的长沙臭豆腐,把豆腐吃出了另一种境界;闻名全国的石屏豆皮,Q弹嫩滑成为很多人最爱的素菜;乐山豆腐脑,把豆腐吃成了满足感十足的早餐……
据中豆委的统计,靠着豆腐的众多花样,中国人一年得吃掉5000万吨豆腐,豆浆、豆芽、豆豉、酱油等更是把黄豆发挥了无限潜能。黄豆,成了日常饮食离不开的重要食材。
巨大的需求,也得有足够大的产量。
20世纪,我国大豆无论生产量和出口量长期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豆完全自给自足,大跃进前,前苏联的大豆一直依靠中国出口。
大豆产量从80年代的900万吨增长到1994年的1600万吨高峰。随后的几年里,产量亦稳步增长。直到90年代,中国仍然是大豆净出口国。
而在2001年后的大豆风波,我国大豆供给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自给能力同时也在逐步下降。
在进口大豆如火如荼之时,中国本土大豆的前路却越来越渺茫。

3
进口大豆:早已渗透中国的转基因
本土大豆的困境,让很多人开始担心: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太高,会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如果中国不进口大豆,光是日常食用,我们就需要1500万吨大豆,还有需求更大的豆油和豆粕。
2017年我国大豆消费量超过1.1亿吨,位居世界首位,这其中用作压榨用途的大豆占比达83%。
若国内种植7500万吨大豆用于压榨,则将占用4000万公顷土地,用中国耕地面积的33%来种大豆后,将不得不再进口至少2亿吨的粮食。
我们靠7%的耕地养活22%的人口,粮食大国光鲜的数字背后,却是牺牲了大豆的安全来实现。
当我们在坚决抵制转基因的时候,我们每天吃的油,却没有逃过转基因的魔爪。
2020年7月,国产大豆的平均收购价5200-5800元/吨,而进口的大豆尽管算上国际运费,到国内的价格也仅为3000元/吨,能实现近一半的差额,同是大豆,国外大豆是如何做到的呢?
据美国农业部 2014 年发布的《转基因在美国》报告:每增加10%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种植,可以带来1.7%的产量增加。
2017 年,我国大豆产量平均为1 865.38kg/ hm2,而美国的转基因大豆产量就可以平均高达 3 285.33 kg/ hm2。
在转基因没有被管控的国家,没有农场主能抵挡得住产量的吸引,大豆成为了全球转基因程度最高的农作物,占了全世界转基因种植面积的一半。目前,全世界78%的大豆已经成为转基因大豆。
在我们大豆的主要进口国,更是基本已被转基因大豆攻陷。
产量提高,再加上大农场主模式,国外大豆以碾压中国大豆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着国内的大豆市场。
转基因豆油也走进了上亿个家庭,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食用油种,平均每人每年要吃下12.7kg的转基因大豆油。
即使家里幸运地从不吃豆油,但也间接吃着转基因。榨油的副产品——豆粕,豆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被广泛用于动物饲料。
1985年至2015年,猪肉产量增加了3倍,家禽产量增加了18倍,牛肉产量增加了15倍,羊肉产量增加了7倍,依靠工业化饲料养殖的禽畜,豆粕就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
转基因早已避无可避。

4
狭缝中生存的本土小黄豆
夏季即将走向尾声,再等上两个月,在川东北的小山村里,我们的合作农人赵天勇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小黄豆收割。
他种的小黄豆并没有品种名,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老种子,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与改良之下,与这片土地一起生长延续。 
有人用这款老品种小黄豆来打豆浆,被评价为喝过豆香味最浓郁的豆浆。这也正是本土黄豆的特性:更好的口感跟更高的蛋白质含量。
与转基因大豆相比,中国本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平均要高2%-3%。得益于这一优势,才让本土大豆在狭缝中艰难的生存下来。
今年已经是赵天勇返乡的第8年,每年他都会种下10亩地的小黄豆,虽然每亩只有200斤的产量,但种黄豆仍然是他的必须,不仅仅是出售,还因为黄豆是生态种植中养地的重要农作物。
在我的家乡黔东南的偏远山区里,几十年前人多地少,分到的几亩地全部要用来种水稻跟玉米,田埂便成了大豆的专属地,不管土地多贫瘠,总能长出挂满豆杆的豆子,满足家里一年的需求。久而久之,田埂成了最肥沃的地方。
在其他农作物疯狂地从地里掠夺养分的时候,大豆这一作物,却靠着自己根瘤共生的固氮菌,自己把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自己的肥料,茁壮成长。
不仅如此,发达的根系,还能分泌大量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比较难溶的磷、钾等养分,给下茬作物提供肥料。
但与化肥相比,种黄豆实在来的太慢,经济效益太低,大部分农户纷纷用上了氮肥。在化肥滥用的四十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土地发出告急:土壤板结、微生物减少、重金属超标、病虫害增多……
种黄豆,是增加土地肥力最天然友好的方式。我们的祖先花了几千年的时间,让黄豆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我们丢弃它却只用了四十年。
越来越频繁的贸易摩擦,导致中国进口大豆价格频繁上涨,失去话语权的大豆产业,让农业部也不得不开始重视。
2019年,农业农村部决定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稳定恢复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在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引导农民扩大大豆种植。
靠着政府向大豆种植户提供多项补贴,在过去的2019年,大豆播种面积增加了11%,产量比2018年增加了215万吨。
虽然缺口仍然巨大,但重视之下也有了黑暗中的希望。
农业这艘巨船,我们每个人都在船上,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掌舵者,微小的我们虽然影响不了整个国家的大豆产业,却可以选择自己想吃的食物。
是营养更加丰富的本土大豆,还是风险不可预测的转基因?是顺应时节自然生长的生态食材,还是在化肥农药下长大的农残食材?
生态农业圈子很小,小到只要还有人在吃,就一定还会有人在种。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给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从《曹刿论战》的角度,看张玉环冤案

下一篇:外汇储备净额跌破1万亿美元,还有理由对楼市、股市抱有幻想吗?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