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4 10:06:47 点击: 次 来源:红砖厂青年报VOY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 此稿是2017年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会的开幕演讲,由一位活动家撰写并宣读。此稿最初由为人民服务于2017年11月27日发布。 我们必须向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学习。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因为它对我们是极端重要的。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学习俄国革命? 首先,因为资本主义是一残忍的,不公和不合理的事物的制度;它无时无刻不在制造战争、饥饿、苦难、心理疾病、贫穷和环境破坏。资本主义必须被消灭,而共产主义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在苏联,无产阶级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全国夺取政权以建设共产主义! 其次,因为我们必须从实践中学习。理论很重要,但它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而得来的。这一点对所有事物都适用,对社会主义理论来说也不例外。在所有的科学领域,每个人都赞同这一点,但许多从事政治活动的人都会忽略这一点!不评估实践并从中汲取教训,就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前人的壮举。试想,如果研究人员在从不分析实验结果、从不从结果中总结自然规律、从不总结经验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我们就永远不会拥有药品或机器。 再次,因为列宁、布尔什维克党、红军和工农联盟——苏维埃——创建了革命战争的政治意识形态路线。要想成功地夺取权力,无产阶级要想在斗争中战胜资产阶级,我们就必须采用一些相同的组织和斗争方法。我们可以重新发明轮子[1],我们可能可以自己找出这些方法;但这样有着许多的不利之处……而且敌人也会从革命中吸取教训:资产阶级的军队和情报机构也研究列宁、毛和其他的革命者。社会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的力量、资本主义的失败——这些全都取决于革命活动家和领袖们能否从十月革命中学到重要的教训。 我们应站在什么出发点上向十月革命学习呢? 我们应该寻求什么样的教训呢?对于政治活动家来说,一般性的教训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提炼出那些我们可以使用的东西。我们必须提炼出那些与所有社会主义革命者相关的教训——因为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提炼出适用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原则和普遍的发展规律。 首先,我们应该驳斥关于俄国革命的一大“神话”的观点。俄国革命经常被描述为一场短暂的斗争——一场开始并结束于1917年的、几乎是自发的起义。事实上,它是一场持久战争。在1905年就有过一场针对沙皇的革命,但这并没有成功砸碎其政治权力。在此前后,俄国国内都有着大量的反对沙皇、国家和资本主义的斗争。布尔什维克们经常被长时间地关押在沙皇的监狱中,他们非法地组织起来,他们组织武装团体,而列宁则被迫在国外生活数年。紧随着1917年革命的是持续到1922年的内战和干涉。直到那时,苏联才宣告成立。简而言之,这是一场持久革命战争;它不是纯粹的自发起义,而是由制定计划和采取行动的共产党领导、并最终胜利的持久战争。 这是个重要的出发点。俄国有着许多客观条件为革命奠定了基础:这里存在着阶级斗争,存在着许多自发的起义,存在着一个残酷的帝国,(在农村)存在着封建的和旧式的关系,存在着极度贫困、饥饿、苦难和战争。但革命绝不是自动从这些条件中产生的。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历史关联 在我们转向俄国革命的政治教训之前,让我们先简要地看一看红色十月和苏联起到的历史作用: (1)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它是世界无产阶级的先驱和榜样。 (2)它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共产国际,和所有国家内的共产党的红色根据地——一座堡垒。 (3)它是对抗法西斯主义的堡垒,战胜希特勒的纳粹德国国家和全世界人民的解放者。 (4)苏联建立了囊括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的阵营,它同时也是被殖民国家的解放和革命的支持者。 (5)这个国家进行了三十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工业化、集体化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领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 (6)它留给我们三十余年的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的经验以及党和国家内的左右两条路线的斗争,红色官僚和反革命的经验。 简而言之:十月革命和苏联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而无产阶级更是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无比重要的角色——它是撼动了世界的核心,并推动了历史的巨大飞跃。它既是象征,也是实际的变革与进步,我们必须强调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的鼓舞和指导。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政治意识形态路线的六个核心要素 要想为我们的政治斗争而学习,我们就必须主动地学习俄国革命的政治路线。他们发展并遵循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路线是我们学习的出发点。革命并不是盲目且自发地成功的,而是政治领导和路线——特别是站在这一切的中心的列宁的领导——的结果。我们并不相信创造历史的是个人,但正确的领导才能决定斗争的结果。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必须为维护一条正确的路线作斗争,从而使无产阶级在革命中获胜。倘若没有这些,就不会有1917年的十月革命了。 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以下六个要点: (1)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科学共产主义,特别是它的革命的和无产阶级的核心——被具体地运用到了俄国。列宁和其他的俄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翻译成俄文。他们阅读马恩的著作,而列宁又用它们来分析俄国的状况。我们曾写过一本关于俄国的资本主义的著作,它揭示了尽管当时俄国大体来说是封建社会,但是它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的;因此,现代无产阶级可以领导一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了无产阶级若想夺取权力所需的阶级斗争和组织需要。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来为无产阶级服务,它就必须要取代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与马克思主义出现之前的民粹主义、个人恐怖行为和那些所谓“农民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划清界限。第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在具体情况下对它的实际运用。 (2)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支持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反对经济主义的自发性。列宁曾说过,党的任务是给无产阶级带来社会主义理论,带来关于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历史任务的觉悟,以及在第一线领导斗争——而不是落在其后面。党需要给阶级斗争指明方向,并将其发展为争取政治权力的政治斗争。(我们)不能落在自发的思想和斗争后面,也不能对人民喋喋不休或强行将他们推入一个个同盟;相反,我们应该给人民以必要的理论或组织工具,以帮助他们解放自身。第二点就是要把党建设成总参谋部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组织。 (3)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支持非法形式和战争,反对孟什维克的合法的群众党。哪怕在俄国沙皇政权的统治下,社会民主主义者——孟什维克,就像人们对他们的称呼一样——也只合法地组织他们的政党。他们只想参加选举和组织工会。他们只想组织一个普通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的资产阶级政党。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作为革命者,希望非法地组织起来以推动革命。他们想要为战争做准备;他们通过抢银行来筹集所需的资金,而斯大林就曾参与组织过高加索地区的抢劫。他们想要建立起地下秘密组织。这个党可以通过合法的机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合法工作:它会通过工会和工人委员会同广大劳动人民工作;但党组织、它的各个部门和专业革命者将受到严格的纪律、集中制、安全措施、组织的秘密性和积极参与党的地方组织活动的义务的约束。第三点则是建设一个为推动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战争的党。 (4)无产阶级的军事纲领——反对社会沙文主义的“保卫祖国”的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上几个最大的殖民强权间的掠夺性战争。在这场争夺影响力、领土、资源和利润的战争中,皇帝和资本家以其殖民地人民和无产阶级作为炮灰来互相攻击。列宁站在无产阶级反对战争的军事纲领的最前面。正如布尔什维克所说,这是一场反对战争的战争。无产阶级的军事纲领是:建立起无产阶级的民兵、红军,以及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并对抗资产阶级发动的战争。这使得提高对和平的呼声,使俄国退出这场世界大战成为了可能,使得无产阶级组织起为夺取权力所必需的武装成为可能。第四点是反对资产阶级的战争和组织无产阶级武装力量的军事纲领。 (5)无产阶级专政——反对孟什维克的“资产阶级政府优先”。孟什维克,也就是社会民主主义者,低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他们未能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只停留在了一个狭隘、教条和欧洲中心论——认为俄国工人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领导革命的水平的理论——的层面上。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太过于原始,而整个国家又太不发达;因此,资产阶级必须先引进现代资本主义。换而言之,社会民主主义者对资产阶级能够消灭沙皇政权并使俄国现代化更有信心。列宁驳斥了这一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存在于城市里了;数以千计的无产者已经聚集在俄罗斯的大城市、聚集在重工业工厂里了,从而形成了一个不仅能领导革命,而且只能由其领导的无产阶级。列宁同样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在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即那些并非最强大的帝国主义政权,那些资本主义力量薄弱、而统治者又不能控制群众的国家中——发生。俄国正是一个帝国主义力量不够强大的国家——因为它并不是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6)同农民的联盟和工农政府——反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尽管有着上述种种条件)但是,无产阶级无法独自取得胜利。列宁把农民群众,特别是最贫困的农民看作无产阶级的天然盟友。他们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并且将会是革命的主要后备力量。无产阶级会需要领导他们,成为他们的中流砥柱,但是列宁在农民中看到了巨大的革命潜力。而托洛茨基主义者并没有!托洛茨基主义者看不起农民,他们认为农民相对于社会主义政权来说更接近于威胁,而不是盟友;他们把农民看作潜在的、强大的敌对力量,并相信俄国无产阶级更应该依赖于西欧的无产阶级的支持。托洛茨基主义者相信,如果没有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工人的援助,革命就注定要失败。历史证明他们是错误的。而这种对农民的傲慢态度,这一观点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对俄国无产阶级的高估,实际上则是社会民主主义者对群众缺乏信任以及对欧洲和那里发达国家的过分信任的另一个例子。列宁在向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迈进这一问题上与他们的立场相反,他支持工农政府。第六点是对自己的力量保持信心,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夺取权力,并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对抗敌人。 这六点中的每一点,对于布尔什维克取代资产阶级政府并建立革命政府的胜利来说,对于建立作为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工具的布尔什维克党、苏维埃和红军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上述每一点都包含着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的普适的经验。他们每向前进一步,这一路线都必须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那些尽管包含红色的、激进的、革命的形式,但事实上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敌人的政治路线——作斗争。阶级斗争不仅在武装斗争和罢工方面,也在思想、歌谣、文化领域、理念和理论方面——总的来说,在每一条战线上——展开。无产阶级必须从自己的阶级立场出发,开辟出自己的政治路线,并在不同的战线上展开斗争以组织起来,夺取并掌握权力,将社会向前发展,直至共产主义。 简而言之:政治路线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而它是在反对各式各样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两条路线斗争中发展壮大的。这条路线的核心就是把无产阶级专政——红色政权——建设为由党领导的,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战争中发展的革命力量。 如何总结俄国革命的教训? 俄国革命可以被总结为一波波的浪潮——而这些浪潮本身就是与其他立场和观点作斗争的结果。同其他政治路线一样,它们也需要与资产阶级思想作斗争。 此外,许多党派和团体也在口头上支持十月革命。他们表面上支持布尔什维主义,但实际上他们既不愿意也不能完全实施这些教导。他们并没有为持久革命战争和无产阶级的红色政权组织起来。 为了最好地总结俄国革命,我们必须参考历史上的四个主要时间段: (1)二十世纪初的列宁 (2)二十世纪20年代的斯大林 (3)二十世纪50和60年代的毛主席 (4)二十世纪80年代至今的毛主义者 在这一时间线上,革命者们一步步地迈向更深刻的认识。他们不仅在分析上更加深入,而且在对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原理和规则的表述上更加的清楚和简练。 列宁是先驱者,但是他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按照后见之明和革命的结果来评价他和布尔什维克的实践。尽管如此,他仍留下了大量的著作。而这些著作则是研究贯彻布尔什维克党从革命到苏联的建立的政治路线的最重要的材料。而列宁,作为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人物,他的思想成为了新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马克思列宁主义。 斯大林以他典型的教育和透彻的方式总结了俄国革命和列宁的贡献。在他的《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和《列宁主义问题》中,他简要且直接地总结了最重要的教训。他同样编辑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并撰写了几本关于革命的著作。他与列宁紧密合作,站在列宁的肩膀上,将列宁主义定义为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和更高的阶段。 在此之后,毛主席站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肩膀上。他和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运用到了中国当时的具体情况中。他们汲取了上述的普适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于他们的国家中。他们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式的党;党建立了一支人民军队和革命统一战线;人民军队和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了拥有红色政权和苏维埃政权的红色根据地。毛主席以最佳的方式评价了俄国革命:通过从中学习,从中提取普适的经验,将其付诸实践,并结合马列主义在本国的和本国的阶级斗争中的创造性运用的方面。他的许多著作都展示了这一点。 在80年代,秘鲁共产党总结道:马克思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第三阶段——马克思列宁毛主义。在一个关于此发展的决议中,他们同样提到俄国革命是一场历时数年的人民战争,而他们将其作为人民战争在所有国家中适用性的一个例子。他们写道: 毛主义的基本性内容是什么?政权是毛主义的基础性内容。无产阶级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以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为基础的政权。更明确地说: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政权; (2)在社会主义和文化革命阶段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3)以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为基础,以人民战争的形式来建立和捍卫的政权。(《秘鲁共产党总路线——基础文件》,译注) 以这些经验和总结作为一个出发点,我们可以试着总结以下三点最重要的教训: (1)社会主义革命采取持久人民战争的形式以建立红色政权,无产阶级的政权,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2)在持久人民战争中,无产阶级必须一步步地发展三个密不可分的工具:新型的战斗性的共产党、红色的人民军队和革命统一战线——新的国家。 (3)党只有在学习共产主义科学——今日的马克思列宁毛主义,将它创造性的应用于党所活动的特定国家内的阶级斗争、政治、经济等的条件下,才能领导人民战争取得胜利。 注释: [1] 译者注:Reinvent the wheel(重新发明轮子)是一句美国俗语,意为某个人自认为想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新主意,但其实这个主意别人早就想到,而且已经实施了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