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谈谈“谁和毛主席走得近”

时间:2021-07-27 18:23:09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谁和毛主席走得近”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写下这个话题纯属偶然。前段时间,刷网时看到一个饭店内的正中位置,高悬一幅带镜框的毛主席像,当时在我心中也未引起多大的“涟漪”。今早吃饭时,我抬头看我家悬挂着的毛主席像,突然感觉我家与那家饭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个话题,“谁和毛主席走得近”。
说“谁和毛主席走得近”,在这时代,还真得谈不太“清楚”。我做为从毛主席时代的过来人,肯定是和毛主席走得近。为什么呢,这是阶级感情使然。解放前,我的父亲孤身一人,居无定所,母亲和我姥爷姥娘居住在现在的宣武市场处,那是黄河大坝的底下搭的窝棚,冬凉夏暖。一句话,解放前,他们都是穷苦人。解放后,他们有了家,又有了我。这就叫“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我们对毛主席的感情,一切尽在不言中。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奋不顾身捍卫他的战斗力。
那些和毛主席一起打天下,出生入死的战友,应该比我们和毛主席走得更近了吧。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买毛主席的账,他们总认为是历史的偶然,才选择和造就了毛主席,没有毛主席,他们照样会干得更好,干得比毛主席还要好得多。然而,却是毛主席在每一次的十字路口,力挽狂澜,挽救了他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毛主席在湘赣苏区这个“后方”干得热火朝天,他们却冷嘲热讽,“不屑一顾”。忽有一日,他们的“前方”被人几乎一窝端,无奈之中,几乎又全流入了毛主席的湘赣苏区这个“后方”。 大家说说,究竟是谁挽救了谁。
再说毛主席那些战友的后代,按说他们才是更应该“和毛主席走得近”的人。因为没有毛主席,他们几乎应该和他们的前辈一样,过着他们前辈“两把菜刀”的生活。而在解放后,他们又过着比我们平民百姓幸福得多的生活。成长中是过得无忧无虑,成人后又接了革命的班,又当上了“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冒号。可实际上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是全部的人,对毛主席的“批判”,从不留情,变成了反对毛主席的急先锋。连带着把跟他老人家走的工农大众及子女,投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让这些人变为了韭菜。
还有一些人,现在正享受着毛主席带给他们的红利,占据着大大小小的地盘,这是多么幸福的天堂啊。但他们却不感恩毛主席,却把热爱毛主席的人视为敌对分子,境外势力。明里暗里的整理黑材料,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为什么呢?是因为毛主席一生一直反对特权,一直反对剥削、压迫等社会现象。比如说,毛主席始终认为工农大众是国家的主人,现在这个主人每天“996”,甚至“997”,出的牛马力,得到一把草,还要承受着年老色衰,被一脚踢开的风险。而现在,还是这一些人风不打脸,雨不淋头,拿着全国最高的工资,享着全民最高的福利,掌着生杀韭菜的大权。想一想,他们能对热爱毛主席的人手下留情吗?
 
【顺便讲点】过几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是不太喜欢过生日的。前几天,我女儿说,爸爸,等你生日时,我给你做饭。听到我女儿这句话,我心里非常高兴,差一点要老泪纵横。十几年前,我女儿放假回家都要做饭。自从十年前,到贵州省江口县做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走时开开心心。两年未见,再见到她时,却是个自言自语,目光呆滞,有时连吃喝都不想的孩子了。十年多来,没有一级党组织看望过我的孩子,他们的这个可怜的党员群众。十年多来,我们家一直在痛苦中生存,在自我安慰中生存。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新中国的票证史,就是新中国人民的创业史

下一篇:谈谈“刘邦和项羽”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