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2 19:46:45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毛时代的一件事”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这是个前天就应该写的文字,推到了今天才写。前天的早早晨,醒了,睡不着了。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个大我十来岁的朋友,他的小名叫铁毛,我喊他毛哥。他工作的单位是五金电料店,家住在三民街(现解放南路)。有一次他和老婆吵架,然后又打了起来。他老婆的弟弟知道后赶来,三言两句不和,这两人又打了起来。他老婆的弟弟拿出匕首,朝着他连刺数刀。他当场倒地,血流成“河”。送到医院抢救,住了个把月的院,捡回了一条命,说是有气胸后遗症,要几年后才会慢慢消失。派出所后来知道了这事,把他老婆的弟弟叫到了派出所,询问了情况后,照死的熊了他一顿,关了一天后又放了回来。毛哥出院多年后,在一次闲聊时,我问毛哥,小段(他老婆的弟弟)后来(派出所)也没再找他吗?毛哥说,找了,调解了一下,说是有了家庭矛盾要说说,不要动刀子,让他(指他老婆的弟弟)给我道歉了,就拉倒了。 其实,那时的社会,对这种亲戚之间,甚至非亲戚之间的这种不出人命的“血案”,大都是这么处理的。那时的观点是,只要不出人命,基本上都按“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对于这种亲戚之间的这样“血案”, 更要本着日子还要过,亲戚不能散的原则,尽可能化解矛盾,保留亲情关系。如换另一种流行的方法来处理,那这事就大发了,矛盾也激化了,亲威关系也没有了,甚至可能家庭就此破碎了。 在毛主席那个时代,邻里起了纠纷,打破了头,也只是到医院看看,再包扎包扎。被打的人拿发票去打人者那要钱,打人者买上一篮子鸡蛋等营养品给被打者,两人又握手言和了。很多现在看来大的事情,在那时,都会在邻里互让或居委会那个层面解決了。 这就是毛时代的治国理念。现在的人看这样的事的处理结果,是不是有点脑洞开大了,不可理解了,匪夷所思了。 有些看似公平、公正的处理,其实是忽略了人的“情”。往往处理的结果是,问题没有了,梁子结下了。 从我朋友那事的处理结果,想想毛时代的社会是不是很和谐,很有人味。这才是人间正道。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毛主席的胸怀无人能比(3)
下一篇:毛主席的胸怀,谁人能比(4)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