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孟宪达诗文 > 文章

毛主席的胸怀,谁人能比(4)

时间:2022-01-13 14:29:39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毛主席的胸怀,谁人能比(4)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在毛主席的胸怀,谁人能比(2)及(3)中,我们讲到了毛主席对张国焘及他手下“四大将”的态度。现在再聊聊毛主席对王明和博古的态度。
王明的名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中国共产党内,也可以说是整整的一个三十年代,可是大名鼎鼎的、显赫的。抗战爆发后,王明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的身份回国,他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路线,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拒绝参加。此后,毛主席在中共“七大”上,仍然亲自提议让王明继续担任中央委员。解放战争中,王明被任命为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后王明借口赴苏联治病,毛主席欣然应允。此后,王明滞留苏联不归,并拒绝出席于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但毛主席仍提名王明为中共中央委员的候选人。
博古作为王明路线的具体执行者,博古实际上可与王明称为“孪生兄弟”。王明在莫斯科遥控指挥,王明在国内不折不扣地执行。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还曾想将毛主席扔在中央苏区任其自生自灭。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却没有记仇,还让博古担任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37年在延安,又让其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这个极其重要的职务。1941年以后,博古在延安创办和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工作,并任新华社社长。可以说,毛主席对博古委以重任,丝毫不为过。
在这里再顺便谈一下许世友。原红四方面军的一些将领打算集体出走,挑头的许世友甚至还想在临行前将毛主席枪杀。
还有一个陈昌浩,他作为张国焘的铁杆粉丝,在西路军失败后,带着足够的路费离队,却不前往延安,而是跑回了湖北老家,打算重新拉起队伍。在他最终回到延安后,毛主席没给他处分,反而允许他赴苏联治病。1951年,陈昌浩一家回国,毛主席还让刘少奇等人代表党中央去火车站迎接他。
从毛主席对以上几人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反对过他的人,甚至要借他人之手,或想自己“杀”了他的人,是多么地仁慈和宽厚。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谈谈“毛时代的一件事”

下一篇:必须把“医院拒绝接收危重病人”列入刑法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