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10:54:07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谈谈“称呼的退化”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这是今天刷微博时,突然看到而又想到以前的事,有感而写的短文。 我一直以来都是称呼毛主席,这称呼令人亲切。在称呼他为老人家时,一定会有前缀“毛主席”这三个字,即“毛主席他老人家”。 久而久之,我们又称他老人家为“主席”了,这个称呼也就约定而成俗了,成为了毛主席他老人家专有名词。不论谁,只要一说到主席,旁人马上就知道这是指毛主席。这是个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共识,属于毛主席的“专利称呼”。 称呼其他的人都不好使。 后来,称呼出现了变化,改称为毛泽东同志。这也能让人接受。毕竟,以同志相称是组织内的规矩。为什么这样称呼呢,因为毛主席生前也在那个组织,必竟还是同志嘛,不称同志称什么呢? 至此,对称呼产生了不同的版本。老百姓称“毛主席”,组织上称“毛泽东同志”。 再后来,对“毛泽东同志”进行了精简,改称为“毛泽东”了。这也行,这也对。想一想,要是直呼某人的人名,估计也没什么错吧?人名,本来就是让人“直呼”的嘛!令我不明白的是,我的一些“战友”,也使用这个称呼了,这就显得有些不地道了。 再到后来,连“毛泽东”这仨字也不称呼了,而改用“教员”这个中性词了。谁是教员?是谁的教员?实际上,在我们现在的语境中,“教员”一词是贬大于褒的。 我就不信,你称“毛主席”这仨字,就会封你的文,灭你的号。为什么不敢理直气壮地称呼“毛主席”,这是因为很多的“战友”的心变了。只想用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刷流量,谋福利了。 借用邓小平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没有毛主席,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索。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拿起手机,保护自己,拯救别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