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3 11:59:08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 小 + 大
一场政治启蒙运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连载5) 作者:江苏徐州 孟宪达 在1966年大概十月底(天还不算太泠),一个偶然的场合,我认识了徐州师范学院的学生高振洲。他高高的个子,戴着一付黑色眼睛,一看就知是个学习很好的人(我那时有个误区,认为天天看书,才把眼睛看累了而成为近视的了)。果不其然,他后来做了江苏广播电台的记者。在闲聊中得知,他组建了一个造反派组织,名称叫“专揪梁如仁战斗兵团”。这个群众造反派组织的名称,在当时的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别的群众造反派组织的名称,大都是以“事物”或“事件”或“抽象名词”来“表述”的,还没有这么一个“专业”的群众造反派组织。我于是很感兴趣,就加入了这个组织。这位梁如仁是何许人也?他当时是徐州地委书记,也曾担任过徐州地区专员和徐州市委书记。在八十年代前,那时的组织架构是,有“工业”的“城市”,叫“市”,它是没有农村及农业的,只有一个附属“区”,叫“郊区”, 是专门生产蔬菜的,是管城市的“菜篮子”的。有“工业”的“城市”是一级架构,没“工业”的农村是又一级架构,叫“地区”。用现在的话讲,“城市”是创造GDP的。“地区”是创造粮食的。这两个架构是平级的,没有上下级关系。当时的“徐州市”下辖四个区,“徐州地区”下辖八个县。 加入这个组织后,我主要见过高振洲、一个年龄约三十岁左右脸蛋稍胖的男性、一个学生模样的男性、还有一个不象学生模样的女性等这几个人。 有一天,高振洲心情不太好,不太高兴。后来听说,原因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探到了梁如仁躲藏的地方,并主导了这次抓梁如仁的事。但在现场却被其他的造反派组织给抢走了。为什么呢,是因为当时他只有十来个人,而人家却是几十人之众。另一个版本是关押梁如仁的地方,不知被哪个造反派组织探到,连夜砸门把梁如仁给抢走了。不过也有一个收获,当时高振洲抓到了据说当时负责警卫梁如仁的王儒现。据说,王儒现当时是徐州地区公安处的处长(相当于徐州市公安局的局长,当时的徐州市公安局局长是陈耀)。 在发生了梁如仁被抢事件后,高振洲就很注意王儒现被抢的安全问题了。几经碾转后,他把王儒现转移到了位于大同街徐州市手管局(手工业管理局)对面的果品公司大院内。 果品公司大院这个地方相对较为清静。穿过果品公司小大院的几间办公房后,就进入了徐州市供销合作社的大院,供销社的办公大楼大概是四层吧。在大院的东南面还有个小院,它有独立的大门,可以落锁。院内的东面有几间房屋,西面有没有房屋我忘记了,院内种有几棵果树,还有一些花草。直冲这个院门的对面(南面)有一个带台阶的房子,这间房子很大,是这两家单位的职工食堂。东面的房屋一进门房间很大,在房门的右边还有个上了锁的房间,房间里边有一个临窗的办公桌和一张床,几个盛文字材料的柜橱。王儒现就被关在这间屋里。王儒现处在这样一个“深宅大院”里,可以肯定的说,是相当安全的,如果没有内鬼,几乎可以说没人可以找到。我记得这时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屋里生着取暖的火炉。 我有时白天值班,有时也是夜里值班,有时也一连几天都不去。这种情况大概持续了有一个月吧。 在我值班时,我几乎都要王儒现到大房间来烤一会儿火。我记得,当时高振洲要求王儒现一天要写两、三张揭发梁如仁的材料。 大约在1966年12月的29或30日(具体哪天忘了),那天是我夜里值班。我想都快过新年了,为什么还不放人家什么回家过年呢。我于是对王儒现说,叔叔,你要想回家过年,我能放你走,我有开后门的钥匙,我还有钱给你,让你买车票回家(我当时还是个小孩,我手上的钱,都是我积攒下来的父母给我的零花钱,最多也不过是几块钱而已,但我觉得不少了。)。王儒现当时没同意。现在想来,他可能是怕我受到牵连。后来有一天,在我值白班时,王儒现在食堂还特意给我买了一份徐州的家常菜“椒子酱”。现在想想,他可能是为了感谢我当时的做法。 现在回想起这事,我当时的做法是有点幼稚(我当时才刚到十四岁半)了。我放了他,他肯定还会被高振洲或被其他的群众组织给抓回来。我为什么要放王儒现回家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毛主席说过,文化大革命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大革命。主要是针对思想的,而不是针对人的。既然是针对思想上的事,那为什么还要关人家几个月,不让人家回家呢? 在进入1967年后没几天,有几天我都没去值班,当我再次去时,发现那里已经是“人去楼空”了。在那以后的几年后,我才又重新见到了高振洲。当时也只是匆匆地打了个招呼。在八十年代初期,我才又见到了高振洲,这时的他,已是江苏广播电台的记者了。我还记得,大概八十年代中期时,当时江苏广播电台在徐州还办有一个公司,在淮海饭店(现花园饭店)的淮海路一侧的楼上有个很大的门面,我还在那里买了个蝙蝠牌落地式电风扇。高振洲当时还给我说,在这买东西可以找他,据此,我猜他可能是那个公司的负责人。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谈谈“依法”
下一篇:谈谈“情操”(2-2)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