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9 06:48:16 点击: 次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时代尖兵 - 小 + 大
《人民日报》为何如此不讲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多次强调“党媒姓党”、“政治家办报”。然而,《人民日报》6月4日发表的文章《亚当•斯密在悄悄流泪(钟声)——看清美国某些政客“合则用、不合则弃”的真面目》这篇文章中,却没有一点“党媒姓党”、理论自信的影子。 首先,将亚当•斯密捧为“现代经济学之父”是错误的。亚当•斯密是英国人,生于1723年6月,死于1790年7月,是供给侧经济学的祖师爷、自由贸易理论的鼓吹者。他的《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主要内容是兜售经济“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学说,为当时的经济强国——英国开阔市场服务,与“现代经济”毫无关系,即便此人真的被捧为“现代经济学之父”,那也只是西方经济学的父亲,不可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父亲。 亚当•斯密鼓吹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很可能导致大资本家或集团垄断市场、因信息不充分盲目决策、资源浪费、贫富分化等后果,而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严重的两级分化正是经济自由化的直接恶果。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人民日报》作为党媒央媒,应该带头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亚当•斯密及《国富论》的错误观点,没必要不讲政治、数典忘祖,热捧亚当•斯密的臭脚。 其次,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从来不是遵循《国富论》的结果。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奴隶主种植棉花,希望降低关税增加出口;北方的工业资本家想发展工业,关税过低无法和英法优质商品竞争,希望提高关税减少进口,两者矛盾无法调和爆发战争。此后30多年,美国为推动工业发展,一直实行高关税政策,最低40%,最高57%,直到1894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可见,如果听从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的歪理邪说,美国工业结构必然因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商品冲击无法升级,只能沦为种植棉花、依附于英法的农业国家。 事实上,即便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仍推行关税保护政策,等二战结束成为超级大国,出于开拓市场、控制别国经济的需要,才开始鼓吹自由贸易,将亚当•斯密捧为神灵。可即便到现在,美国也没有真正推行亚当•斯密的学说,如国内十多个产业拒绝外资,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外国对美国金融、工业的投资等。因此,美国成功绝非“对自由市场的追求,让美国在形成全球大市场、国际大分工的历史进程中脱颖而出”,对公平竞争的坚持,也从来不是是美国引以为傲的价值坐标。 再次,拿亚当•斯密学说规劝美国的行为极度可笑。美国是霸权主义国家,向来蛮不讲理,也毫无信义可言,如曾数十次违反中美“三个公报”对台售武,十多次会见达赖,1993年强行登上“银河号”检查,1999年5月野蛮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支持武装萨达姆、本•拉登等数十个独裁政权和恐怖组织。毛泽东主席曾指出:“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美国在此次中美贸易战中表现出的卑鄙行径,本质上是霸权主义对中国的掠夺和欺凌,也是一百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延续,跟亚当•斯密的学说无关。如今,《人民日报》的编辑们似乎忘了毛泽东主席的话,忘了美国的劣行暴行,拿亚当•斯密的学说进行规劝,缺乏基本的政治常识,无异于对牛弹琴,实在幼稚可笑。也许,《人民日报》发表该文的目的,不是为规劝美国,而是为忽悠国人,以便继续在国内兜售“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迷魂药。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端午节精神永存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