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被份子钱掏空的年轻人

时间:2019-10-05 11:03:0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徐冠群 - 小 + 大

近日,一则关于“7天长假8个婚礼”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家关注。当事人声称国庆长假前自己就已经收到8份婚礼请柬,加起来光份子钱就得花掉近7000元,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但是,对于一些七八年没有联系的同学,一打电话就是发结婚邀请的行为,她内心还是觉得有些“膈应”。(10月4日《重庆晨报》)

份子钱是一项面子工程,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份子钱是人情社会的产物。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长大后,面临的第一个社会性“礼节”就是“随份子”。份子钱就是这样一个现实的数字。什么样的关系该随礼?什么样的关系随多少?怎么样的酒店举办随多少?对方工作情况好坏随多少?未来关系发展可能性随多少……随份子钱的过程实际就是一次变相的资本交换过程,而交换的产物就是人情与社交资本。

有人认为,份子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糟粕,因为它按照亲疏远近与潜在价值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是从现实角度看,在一个事事都可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份子钱其实是情感和金钱遭遇战的缩影,亲密的情感虽然不能被赤裸裸地进行交易,但却可以被明码标价地被加以衡量。人们经常说,人际交往一定要讲求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平衡。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认为金钱支付和亲密关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在不同的亲疏远近关系中,通过协商,用不同的经济行动来界定这些关系、维系这些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讲究人情一定要谈钱,因为钱是情感的照妖镜。

就年轻人而言,很多人会把身边交往的人分为朋友和人脉,这两者都是人情的一种,但显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常常觉得人脉要靠金钱来维系,而朋友讲的是感情。但是,友情的本质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维系总要依靠一些资源,当我们在掏钱的时候,给的其实是心意。随礼更像是一种朋友之间的情感的表达,它不是为了攀比,而是为了一种仪式感的维持。对于这种人情的付出,我们显然期望能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朋友的陪伴、关心与帮助,而我们确实也能够从中得到这些,因此这种人情支出不仅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但是对于相对疏远的关系,情感和金钱的对抗就成为了一场不确定的博弈,一方面是高度不稳定性的关系,另一方面是极其不确定的未来,两者的碰撞必定带来高度的人情负担,即大家都倾向于维护潜在的、可能进一步发展的人际关系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这时,份子钱就成为了一种风险性极高的投资,人们也陷入了非必要人情支出的怪圈。

该不该随份子钱,这是个人衡量与选择。份子钱该随多少,从来就没有一个定数,也没有一个规定。但是年轻人要首先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不要把随礼当做一种投资。首先,当前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其次其实用处并不大,跟一个朋友的感情很难因为份子钱而彻底改变,对于亲近的朋友,份子钱更多的象征着一份情谊,而对于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关系而言,可以简单随礼略表心意,不必被非必要的人情支出所束缚。

对于份子钱,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理性对待。既要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量力而为,在可能的情况关系下为自己积攒社交资本, 但也要推脱掉一些不必要的人情支出,以免让自身的生活压力重重。毕竟,年轻人要做的事很多,不能被份子钱压得喘不过气来。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从认识经济发展看两种经济理论的根本区别

下一篇:代相亲服务火爆,年轻人为什么都拒绝相亲?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