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8 15:28:0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散之人0 - 小 + 大
今晨看新闻,在凤凰网看到一则我觉得挺有“喜感”的事情,重庆大学的博物馆,被举报里面充斥着很多“赝品”,当然,也可也说是假冒伪劣充斥其中。 这些被举报的“赝品”均来自于原重大退休教授所捐。10月14日,公众号“江上说的”发布文章《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公开指责近期开展的重庆大学博物馆内充斥大量赝品,并附上了数张博物馆内部展品的图片,引发网络热议。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0月,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博物馆展厅工程竣工,总投资605万元,建筑面积1494平方米。随后,吴应骑移交藏品342件,其中青铜器22件,陶和瓷器161件,玉器159件。2019年10月,重庆大学博物馆举行开馆典礼,此后开门迎客,遭质疑后“关门”。 我所以觉得这事儿挺有喜感,是因为我没从这件事情里读出任何正能量的东西,除了觉得滑稽就是捧腹。一所堂堂的高等学府,花重金砸出一个博物馆,内心深处说,肯定是奔着文化路数去的,可是在博物馆里的那些展品却是“赝品”,这事儿可笑不? 为何真假不分,为何把赝品当成真品,这突然就是一个问题了。当然,作为嘲笑者,我确实很不屑重大方面的眼神,你说你一个博物馆里有几件偶尔打眼的“赝品”也就罢了,甚至可以理解,但是,大面积的出现“赝品”还要当真品供着,展着,从严谨的角度上说,这大概不是眼神问题,至于是什么问题,大概就不必多说了。 募捐者,真的不知道自己捐的都是些什么?这大概也是一个问题了。 写着就想起一件往事,当年笔者在某高校出版社工作,经常出差,最高纪录是三个月的时间,走了国内大大小小几十个城市。我们部门的领导人不错,就是有一个嗜好,喜欢捣鼓什么“文物古董”的,尤其喜欢青瓷类的东西,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城市,正经事忙完之后,这老兄就会直奔当地的各种文物古玩市场,美其名曰捡漏。大到绢缸,小到笔洗,以及各种瓶瓶罐罐的,都是他搜罗的范围。在一个城市忙完了奔下一个城市的火车上,老兄最大的爱好就是捧着一本文物图鉴,里面图文并茂的介绍各种瓶瓶罐罐,他烂熟于胸,然后去按图索骥。 这一路,我看着都愁,因为我们带的东西越来越多,都是瓷器之类的,又不能托运,于是我和另外一个兄弟就成了“搬运工”。东西倒不是特别沉,只是很占地方,又得处处小心。 在湖南长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他一般去文玩市场我们都不陪着,因为我们也不懂,也不好说什么。下午的时候,他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说是检了一个大宝贝,一个光绪还是什么时候的瓶子,显摆给我们看,我看这瓶子这么瞅着都像是现代的工艺品,于是揶揄说:你这东西是上周的,上个礼拜的。老兄老大不高兴了:你懂啥,于是给我好顿科普文物鉴别知识。 结果睡了一觉起来,他到我房间一脸沮丧:看来你说的对,那玩意儿不是真的。我就差哈哈大笑了,忍着笑,他说他要去找那个老板退掉,我有点不放心了,就约了另外一个兄弟我们三人去了他买这个瓶子的地儿,原来还以为是正八经的店面,去了才知道就是街边摆摊的,看到我们找上门来,人家也不意外:是,那东西不是真的,但是,退不可能,你可以换,我们再瞅瞅,四边站的那些帮闲分子,就猜出个七八了。无奈,换了几个小物件怏怏而回。 回来我就劝他,你收手吧,我看你这么整不是个事儿,关键是你买的都是些啥啊? 出差三个月回来的时候,没好意思找单位的车来接我们,我找了一个朋友的面包车,塞了整整一车大大小小的纸箱子。后来我还逗他,你那些宝贝,我觉得你可以在你家院子里挖个大坑埋进去,再等个三五百年,那就是真文物了,也算你给后辈实实在在谋福利了。 话扯得有点远,回来接着重大博物馆赝品说。这事儿被打脸的一定是重大,至于这则新闻曝出的其他事情,大概也是需要一并查清楚有个说法的。 其实,这种大面积的赝品,为何能登堂入室,估计还会成为重大什么教育基地的,这就是误人子弟了。 再看看捐赠人做的那些事儿,九十年代开假画展,用假画骗人谋财,这样的人你能信么?换一个角度说,一个连真品和赝品都分不清的高等学府,它的成色不让人担心吗? 其实,高校博物馆收藏“赝品”的丑闻,并非重大一家独有,当年浙江大学陶瓷艺术馆开馆的时候,被人斥之为“假的离谱”。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接收的香港实业家邱季端6000件瓷器的捐赠,北师大并以此人命名的古陶瓷博物馆很快被认定为“赝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高山仰止——张伯驹潘素伉俪艺术文献展》也被张的后人举报其中展出大量的“赝品”。 突然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我们的高等学府对“赝品”如此情有独钟呢? 也许你懂的……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再谈文革与“改革”
下一篇:钢企污染大,就搬到别人家门口去?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