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湘西女教师,终究还是被穿了小鞋

时间:2019-10-20 11:10:1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湘西女教师李田田,发文批评形式主义,引发当地教育局连夜传唤,被媒体关注后又让“姑父”背锅,令人大开眼界。舆情升温,事件升级,很快湘西州领导现场办公,宣布力挺女教师,称赞她所写有情怀、有利于社会发展,承诺立即整顿现状,保证不受打击报复。

声犹在耳,然而几天之后,媒体采访后续,却得到了令人遗憾的进展:李田田称,自己的课程任务被减半,同时被要求外出行程需向领导汇报……李田田感觉自由受限,压力倍增。(红星新闻)

真是,解决问题遥遥无期,解决你立竿见影。州领导高高在上,说得好听,但是县官不如现管。明显滥权的教育局领导,并没有得到任何处罚,那就等于鼓励和认可。他们不会认为自己有错,仍然把批评者视为麻烦之源,把批评者关在笼中,问题就解决了。

呼吁减少形式主义,结果是裁减了教学任务,令李田田也哭笑不得,她说:“我喜欢教书,所以不觉得辛苦,辛苦的是其他的,是那些没用的检查。”(红星新闻)

州领导的“情怀”评价没有说错,李田田是一名好老师,学生、家长都很喜爱。天热时,她会给全班51名孩子买饮料,曾自费两千多元为学生添置几十本课外读物,会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让孩子喜欢上课堂……在条件有限、枯燥乏味的乡村学校,这样的老师就是一道光。

很显然,她也是一名年轻的老师,从师范毕业工作不过三年,同样来自偏远农村的她选择了定向免费师范生。因为年轻所以有热情,因为经历所以有情怀,因为感恩所以有爱……这样扎根乡村的女教师,实乃山区教育的无价之宝。然而在这一场风波之后,再加上后续漫长的磨砺,她的热忱是否会被熄灭?

她本人就来自偏远小寨,也曾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中小学教育,然而据她在文章中自述,今天的乡校师资缺乏,课程单一,连音乐和美术老师都没有,其教育条件还不如自己的童年……这反映出的是乡村教育的滑坡,城乡差距的扩大,乡村的孩子正在被迅速抛弃。

而雪上加霜的是,捉襟见肘的师资,还要加码诸多与教学无关的形式主义任务,甚至耽误教学。停课迎检,这不仅仅是作风问题,简直是对下一代的犯罪。

一个老师的抵抗是微弱的,起初那篇文章只有零星的转发,而真正引起网友关注的,是在教育局深夜约谈,并推出姑父顶包等一系列闹剧之后,是愤怒推动了舆情,然而州领导出面拍板之后,热度又迅速走低。

对比当年发生在湘西的三元钱午餐事件,后续则激烈的多。外界对乡村孩子的关心,也是止于吃饱穿暖,从嘴里克扣是底线,然而其究竟的教育质量,有没有音乐美术老师,能有多少人考上大学,就相对漠然了。

饿不死,不应该成为乡村教育的底线。义务教育的要义就是均衡,要打破地域和阶层的限制,让所有孩子享有平等的起跑线。

这次事件曝光的形式主义干扰,以及乡村学校的种种窘境,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应该继续引起关注,并期望得到根本和长效的改变。

李田田这样的,作为乡村教育界最优秀最热情的一批年轻教师,如果最终失望、离开,意味着乡村之火再次熄灭。

一个生在这样乡村的孩子,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之下,有多大几率能够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有多大几率能够改变世代贫困的命运?——残酷的数字背后,是阶层的锁定。

不要以为这些孩子与我们无关,即便没有优质教育的机会,他们长大之后仍然会倔强地走出来闯荡,在大城市做快递员、外卖小哥……他们终将和城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不公,也终将会反馈给整个社会。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信用破产的特朗普,还能同谁达成协议?

下一篇:办酒席也成了一种“生产力”?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