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7 18:48:13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极右之右 - 小 + 大
集中供暖计量收费,成为三供一业移交的后续手段,表明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GG方向。即在医疗、教育、房地市场化过程中继续向前迈进一步,GG落脚点可以简单称之为供暖市场化。 按户计量收费的供暖市场化,其主要动机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不起,必须转由城乡居民自行负担取暖费。近来某些地区三供一业移交后,所实行的一次性大幅涨价即已表明事实上的淡化福利、转移收费的市场化取向。 目前基本情况是,三供一业移交已既成事实,基于城市雾霾治理的天然气锅炉运行成本急剧攀升,向私营企业减税让利补贴等政策又让财政捉襟见肘,这就迫使棺猿们通过供暖市场化举措,进一步推动整个房地产的全功能市场化。 但北方地区的供暖问题,又明显不同于供水供电,按户计量收费存在大量经济技术现实问题。须知冬季采暖本质上是建筑物保温问题,不同私有产权房的内外墙传热系数和实际保温能力各不相同;而冷热不均、开窗散热又有商品房入住率不足、老年候鸟群体冬季南迁关门闭户,以及顶层、边楼和中间住户采暖不均等问题。 无论采取按温收费、按面积收费、按热量(容积)收费都将面临严重的系统不平衡问题。比如异地上班、单位出差和候鸟南迁等,必然导致按计量收费前提下的“关阀出门”,由此造成相邻用户内墙不热、外墙散热、边墙难热、楼顶和地面冷热情况大相径庭,自然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取暖争议和缴费纠纷。 技术上讲,这就有了多层级、全系统的热平衡难题。背后则是住宅楼用户作为整体的分崩离析,将来极有可能出现不断恶化的冷热不均现象,并能进一步促成系统供暖无法维持、居民纠纷难以排解、住户费用很难收齐等问题(单位集中代收代缴除外)。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