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4 09:12:1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激流1917 - 小 + 大
“我现在不敢在深圳待着了,已经买了今天中午的火车票,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12月3日,华为前员工李洪元对腾讯新闻《一线》透露,在看到华为昨天的回应之后,以及如今的舆情汹涌,他认为回老家最妥当。 此前李洪元离职后被起诉敲诈勒索,在羁押251天后,最终因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释放。 接连爆发三场人事风波 实际上,过去一个多月,将华为屡屡推上“热搜”的,是连续爆发的三场人事风波。 在李洪元事件发酵前,华为前员工胡玲、郑会兰均在公开渠道实名发声,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2019年10月30日,华为2012实验室原HR胡玲在华为心声社区发帖,用5000字篇幅实名控诉华为部分HR管理人员诸多负面消极的工作行为,以及对华为部分HR政策和整个企业文化提出质疑。 11月5日,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邮件对于胡玲事件做出公开回应。任正非在邮件中对于HR以及研发人员均给予肯定,也强调称实名投诉是华为管理上的一个好现象,华为要支持保护当事人。 8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当事人胡玲已从华为离职,工号随之注销,不过,此消息至今并未得到华为公开确认。 11日,华为前员工郑会兰在知乎实名发文称,自己在华为工作12年,却由于怀有身孕,提交续签申请和无固定期限合同时遭拒,同时,华为还以退休流程为名义误导其主动提交离职申请。 30日,郑会兰在知乎披露称,其与华为方面的劳动仲裁已于11月20日开庭,但仲裁员并未当庭宣判结果。 虽然在庭上华为表示同意调解,但直至11月30日都未有实质进展。目前,该事件仅在知乎平台就已突破230万阅读量,数千人参与讨论。 此前,任正非在总裁办邮件中提及,心声社区是罗马广场,大家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意见。 然而,如今心声社区中已搜索不到与上述三场人事风波相关的信息。 但大家其实可以发现,相关事件的讨论帖在心声社区发布后,很快便会遭到删除。 实际上,这样的现象并非只发生在华为心声社区中。 相关事件热度以及舆论信息在知乎、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中屡屡消失,也是引发外界舆论诸多不满的原因之一。 不过,有消息称,在舆情事件进一步发酵乃至恶化节点上,华为官方或将进行发声。 拒不道歉的华为,让人害怕 12月2日晚间,华为针对前员工李洪元事件发布回应:“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 “你告去啊!”大概可以用这4个字,来概括公众等了整整一天的、华为对李洪元案的回应:没有道歉,不屑解释,不想沟通,居高临下。 华为这段回复仅仅用了119 个字,回应了一个中年失业打工仔251天的牢狱生活。 华为干脆利落地扇了“花粉”的脸。很多华为的粉丝,一边捂着脸一边还在傻傻地问自己:这是肿么啦?华为怎么变成了这样? 执法机构不宜沉默 自1987年成立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努力,华为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相较华为做大做强,成为地方奉为上宾的利益巨头,强力部门在涉及它的办案中是否能公平执法更令人担忧。 李洪元的冤案侥幸被平反,所依靠的是他自己留一手的录音证据,并非来自于办案机关的辩冤白谤,更让人担忧大公司与执法机构的结盟之恶。而这些担忧,需要执法机构站出来及时回应加以化解。 结语 HW一到店,所有互联网大厂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HW,你又有员工被裁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开一间牢房,要251天的那个套餐”便排出30w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要让员工坐牢了!” HW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删了知乎评论,封杀了微博热榜。” HW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智慧羁押不能算坐牢……智慧羁押!……崇尚狼性文化的人,能算坐牢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疏油层”,什么“ufs”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