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慈善机构岂能成为秃鹫?

时间:2020-01-15 13:30:4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贵州43斤女大学生吴花燕最终去世,因身体虚弱始终未能达到手术条件,带着无比的遗憾离开了人间。自从她上新闻之后,得到了全国网友大量捐款,应该足够寻求最高水平的医疗条件,不知为何却至死未能离开贵阳?

这小小的疑惑很快变成了巨大的质疑,有爆料称,在名为“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的机构平台下,依靠新闻的爆炸性传播,募得了一百万元善款,而在吴花燕生前仅仅到账2万……昨日,公益人郑鹤红更实名举报9958主管王某,称此机构类似套路已重演多次,涉嫌把垂危患儿当做敛财工具。具体疑点有:不告知患者真实募捐情况,超额募款,重复募款,拖死患者以囤积捐款等……(凤凰网)

慈善平台是否会有牟利动力?根据9958西南执行团队回应,将收取筹款额的6%作为项目执行成本费用,其中包含一线核实评估、医疗渠道对接、医院治疗动态探访和反馈等用途(北青报)。虽然这6%是合法的,但是每个项目的相关成本其实是个相对固定的数额,如果善款金额特别大,其提取额度就会超过实际成本而成为盈利的可能。

而如果募集来的善款未能用完,根据规定可由慈善平台继续协调支配,而暂未使用的积存善款,是允许进行理财的,理财所得可以不用于慈善资助,即可用来作为办公经费、发放奖金福利等其他目的。显然,这又是一个故意做大筹款额以提高存留理财收益的一个可能动力。

2012年,中华儿慈会就曾曝出使用基金会理财收益,供10余名领导和内部成员出国考察,当时还引发一番争议,网友质疑“善款经过理财就不是善款了吗?”(人民网)——而9558正是中华儿慈会旗下重点项目之一。

公益人郑鹤红及其由审计、财务、医生等成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分别发现了9958的很多违规行为,从一年半之前就开始举报了。他们从9958平台上万个案例中筛选出一二十个违法违规比较严重的,把材料递交到了民政部,但始终没有得到调查和处理。

举报称这是9958的一贯套路,曾经在多名患儿身上重演。他们会专门挑选那些临近不治的重病患儿,最好是家里条件差、家属文化低、无法跟进捐款的……而父母双亡、弟弟还是精神病的吴花燕,完全符合上述条件。

虽然吴花燕病很重,但是只要有条件手术,治疗费用是可以预估的,并达不到百万之巨。而且她有新农合医保和大病保险,住院费用可报销90%以上,且不用个人垫付。这些情况也是理当知情的,向公众募捐高额捐款就更无必要了。

因此为了达到把募款额做大,前期可能涉及到一些新闻炒作、隐瞒真相等不轨行为,正在被网友一一揭露。

公众踊跃捐款,是多么希望挽回这个可怜女孩的生命,如果平台方真是为救命所急所想,除了渲染悲情之外,还可以做得更多。譬如用募来的善款支持吴花燕转院到北京,寻求最好的医疗条件,而不是被拖死在贵阳某医院。花这么大精力两度募捐,仅仅拨付了2万,究竟为协调医疗做了多少事情?就这样消极的工作,对得起6%的“执行成本”吗?

利益链已经剥开,虽然它尚停留在外界的举报和质疑,但是一再重复的疑点个案,不能不令公众忧心。大家慷慨解囊是想要尽一切努力救命,而不是把钱交给等候死亡的秃鹫,结果因爱成害。这太恶劣,有关部门应尽快响应举报,介入调查。

从慈善法律等制度层面也须跟进,包括执行成本和理财收益等补贴渠道,要避免成为牟利漏洞。建议执行成本要封顶,不能单纯按比例。理财收益要公开透明,提留适当管理费之后回归慈善基金。或者干脆就托管给第三方监管,莫让机构再围着这些积存善款打主意。慈善是个清贫的事业,想发财的请走开!

同时建议,我们的电子支付渠道已经很健全了,来去都是秒回。不必再像过去一锤子买卖,想退也没法退。建议所有众筹捐款项目必须建立退款机制,一旦发生善款未能用完等情形,余款按比例原路退回每一个捐助人,技术上没有问题。任何平台、机构,不完善退款机制不得开展任何项目。

一次次的丑闻,慈善事业已经伤痕累累,多少机构都砸了招牌,整体信任度不断下跌。有关部门务必出重拳,挽救慈善,赶走秃鹫。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免裁券”的玩笑请适可而止!

下一篇:只准贪官倒茅台,不许百姓蒸馒头?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