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6 13:09:2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胡辉 - 小 + 大
近期,一篇发表于核心期刊《冰川冻土》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引发舆论热议。争议尚未平息,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 评论此事,我们不妨先温习一下邹忌向齐王纳谏时所说的一段话:“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王大主编极度认可儿子,又是否考虑过自己的私心过盛呢? 人皆有舐犊之情,王主编爱子也在情理之中。然而,身为核心期刊的主编,却不能公私不分,更不能公器私用。其所认为儿子的作品“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赞美之词溢于言表,又是否考虑过其他小学生的文笔如何?是否征求过旁人意见、考虑过读者感受? 《银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一本专业刊物。虽然“小草绿了,迎春花开了,春天来了”很“清新”,但却与期刊的定位格格不入,于读者来说也不合时宜。正因此,才有不少业内人士吐槽,认为“核心期刊就应该有核心期刊的样子”。让关注金融改革发展的读者“学习”小学生散文,王主编又把读者当作什么水准的人呢? 其实,“父子集”之所以引发热议,还在于核心期刊本就是稀缺资源。在多数人认真做学问却仍难以上核心期刊的现状下,一位小学生却以稚嫩的作文敲开了核心期刊的大门,这恐怕不是文风“清新”那么简单吧?试想,如果这位小学生的父亲不是主编,他还能有如此“运气”吗?如此“清新”挤入核心期刊,不是“学术拼爹”又是什么? 当然,王松奇也曾自省: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儿子的作文算不算“以权谋私”,但他用“举贤不避亲”为自己找到了似乎合理的借口。只是,小学生作文上核心期刊,那么,画得好的漫画、写得精彩的小说呢?如此一来,期刊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王主编若真觉得儿子是文学天才,又何不“举贤”到其他中小学生刊物发表呢?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 其实,这股所谓的“清新风”背后,也折射出了期刊审稿流程的漏洞。如果杂志社“所有的稿件都有专门的团队策划、审稿”,这种“父子集”又如何经过层层审核?这种关系稿至上的策划,如何担当得起公正审稿、用稿的重任?这种把核心期刊沦为“自留地”的做法,专心做学问的人又何处立足? 希望《冰川冻土》和《银行家》的故事,能为期刊编审系统敲响警钟。学术寻租和腐败,这股歪风是真该好好煞一煞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