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1300多研究生被清退:不仅是学生的问题

时间:2020-01-19 16:52:5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力量时评 - 小 + 大

上个月,延边大学发布公告称,拟清退136名攻读硕士和博士的学生,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取得学位并毕业,其中一名学生2005年入学,近15年都没毕业。近日,又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培养“严进严出”是否成为新常态?(央广网1月19日)

在校学习近15年都没毕业,这听上去匪夷所思,因为就学习大纲内容来说,其难度绝不会高于学生的普遍接受能力,换言之,考入高校之后,只要好好学习,甚至只要付出基本的平均努力,就会顺利毕业,而如果近15年都没毕业,只能说明这位学生连最起码的努力都没有付出。

高校是给社会及时培养输送人才的地方,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的发生,比如,有的学生身体出了暂时的状况,或家庭发生了使其大量分散精力的事情。但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制度上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可以酌情适当宽松,多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更是有必要的,毕竟,使每位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才是学校的目标。

但有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过1300名硕博研究生的退学名单,这些学生都需要宽容吗?显然不应该。因为这里面并不全然是学生的问题,也没有这么多学生家里产生了不可克服的困难,或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其实,这1300多被退学的学生,也有导师们的问题,导师严,则学生谨,导师松,则学生懈。

不管是哪所高校,一般来说都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是相信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样的认为,当然是对的,但学校却不能将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替代为学校的规制管理。

在任何高校都存在着对学习氛围的需要,大学生尤其是硕士生和博士生,显然要自我学习能力强一些,但客观上说,人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天然惰性,这无法用自我学习的能力相互抵消。从根本上说,这需要导师、尤其是学校的校规校制来框扶,而不能对学生学业放手不管,而这,本身也是在校“全日制”学习的题中之意。

从这条新闻可以反射出,1300名硕博研究生被退学,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导师的问题,还有校规校制的问题。因此,给这些学生退学是必须的,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终极方式,学生要自我管控,但前提是导师的治学严谨,而导师的治学严谨,又来源于学校校规校制的稳固助力,这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彼此作用。校规强,则学生强,校制强,则学校更强,这也是治学理念的提升。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故宫所谓的“严格管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罢了

下一篇:开奔驰进故宫是谁家的媳妇在撒欢!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