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1 16:57:2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将爷 - 小 + 大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老将。 今天和大家说点主业,有关人格分析和心理咨询的。 昨天文章中,我提到了那篇叫“武汉的九百万种心碎”的文章。 九百万种心碎,其实是在说这场疫情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创伤。 经历灾难中的人们,需要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这是常识。 没有正确的心理调节和援助,人们就难以获得内心安宁,还会面临更多不确定风险。 0 1 从“含泪劝告”到“笑对和解” 这是件专业的事。 问题是,灾难心理救援往往难以及时跟上,很多人获取心理带救援的渠道,偏了。 这时候,心灵鸡汤很有市场。问题是,这里面很多就是毒鸡汤。而且,是剧毒! 有人敢说,有人可能也敢听。 内容是这样的: 只有学会放下,才能拥有新的幸福。人生在世,难免有得有失,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但我们可以学着去笑对和化解。武汉加油! “学会放下”“笑对化解”,让我心惊肉跳。 这碗鸡汤是有背景的: 2月21日,财新报道武汉福利院有11位老人死于新冠肺炎;随后,“武汉发布”进行辟谣,说只有一名老人在转运过程中离世。 2月24日,财新又推出相关报道,还把武汉社会福利院死亡老人的名单做成了表格公示 这就打脸了。怎么回应,才好呢? 当天,人们就看到这则鸡汤! 意思很简单:放下吧,那些老人已故去了,就让这事过去吧,不要盯着不放,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再追究了。这样,往前看,才能有幸福,笑着和解,才能有未来。 我呸! 这样的毒鸡汤,很可怕! 在昨天文章中,我顺带提了一句,这说个鸡汤,让我想到汶川地震时,余秋雨那篇“含泪劝告灾民”。 后台有朋友想了解这个事。那我就简介几句,具体大家上网查。 汶川地震发生后,余秋雨发表日志“含泪劝告请愿灾民”,劝告灾民不要因为低劣的豆腐渣建筑质量上访,认为一些家长失去子女后要求诉讼惩处相关学校领导和承包商,容易被“对中国人历来不怀好意的人”利用,要家长们“一定是识大体、明大理的人”。 后来,这个“含泪劝告”就成为网络流行语。余秋雨也因此事暴露人格危机,招致人们强烈批评。 对此事,著名画家陈丹青是这样评价的: 你看余秋雨,他和我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人,他是官员,是文化学者,还是个散文作家,他的影响力是十分大的,但是我提的问题他从来不提。他不会提出尖锐的批评和立场。据我知道的,就是在大地震中,他居然劝他人不要去闹,这个是当地官员和地方警察所要去管的事情,你一个文学作者,含着眼泪去劝大家不要去闹,这样非常无耻,这让我对他最后的一点尊敬都消失殆尽了。 从“笑着和解”到“含泪劝告”,时间过去这么些年,总是有人会端上这样的毒鸡汤! 心理分析有一个最基础的做法,就是换位思考。 那么,请问: 如果你家孩子在地震中被倒下的豆腐渣楼砸死了,有人让你去“识大体、明大理”,你怎么想? 如果你家父母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不幸离世了,你连再牵他们一下手,甚至连送也不能送一下,这时候,还有人叫你“学会放下”“笑着和解”,你会怎么做? 再退一万步,如果是天灾,也就认命了。 豆腐渣工程,还有瞒报的疫情,是人祸!人祸!人祸!这个是众所周知的常识。 在这样背景下,端上这类毒鸡汤,没有慈悲,没有善良,没有同理心,没有共鸣感,没有人格,没有伦理! 甚至,连媚俗都算不上,只有媚官媚权了。 陈丹青也用“无耻”来形容余秋雨,这看似很严厉的道德批评,其实一点不过分。 0 2 “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启示 现在,疫情正在好转,无数人生命得到有效救治,这总归令人心安。 越是在这样时候,就越要重视心理援助。 莫要乱送毒鸡汤,这是需要守护的公共伦理! 这是一个社交媒介盛行的时代,各类“箴言妙语”,各种“哲理美文”,可目不暇接。这其中包裹的很多思维方式、心态分析,都有关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如果失去独立和理性,依附强大的个人话语权,或者平台力量,不加负责地传递给人们,就很容易带乱节奏,造成人们心理变得更加孤僻、偏激、固执、流俗、盲从。 由此,或是会成为毫无主见的思想傀儡,或是成为听天由命,不主张公平正义的“套中人”。 那么,灾难中或者灾难后的人们,到底怎样才能走向真正的心理健康呢? 当然是要和解的。但绝不是要选择喝鸡汤来让心灵平静。 在南非作家德斯蒙德‧屠图那本《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就介绍了一个机构,叫“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要说清楚这个委员会,要结合南非的历史来谈。限于篇幅,这里我简单绕过了。 总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是用以处理受害者与加害人之间关系的。它不是要大赦天下来掩饰过去,也不是说要主张血债血偿。 它鼓励受害人和他们的家属出来申诉,鼓励加害者自首。 最重要的前提是,先要寻求真相。 接着,在委员会组成的听证会上进行公开表达,要求作恶者公开忏悔,来寻求宽恕。这样,可以选择在相关惩罚与法律追究层面,做出一定程度权让。 这样做,目的正是和解,正是原谅与宽恕。当然,受害人也可以得到国家赔偿。 对于这个架构,尽管也有异议,但至少,“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探测人性的道德深度,做出了很勇敢且有益的尝试。 当施害人做出足够的忏悔反思,当受害人说出“我原谅你”,哭声、掌声与歌声,完成了“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价值指归。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灾难中听到的“含泪劝告”与“笑着和解”,我真是不寒而栗的。 真相依然遥远。 道歉不见踪影。 忏悔遥遥无期。 正义也许是能等得来。 但,迟来的正义,也是非正义! 在这种情况下,公然劝告“笑着和解”的行为,就是一种极度无耻,就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 是的,本文已经绕开了一切宏大叙事,也不作任何语境的制度分析。原因,你懂的。 那么,仅仅是从个案分析和个体行为方面,在谈疫情下对人们心理救援的时候,我想说的是: 先做个人吧!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