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27 17:17:3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吴钩 - 小 + 大
几天前,山东冠县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曝光后,吴钩就说过不止陈春秀。 随后,又曝光了2018—2019年,山东省内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引起社会的关注,吴钩照样说过不止242。 6月24日,曝光了山东济宁女子苟晶曾于1997、1998连续两年高考被顶替,又再次引爆了网络。 苟晶实在太倒霉了,她一人居然两次被顶替,吴钩认为苟晶事件相当于多了2例。然而,如果仔细读一读苟晶仅仅1998年被顶替的神秘离奇的故事,你就发现1998年在山东不止苟晶。 苟晶说,1998年复读高考结束,全班56名同学,除了成绩最差的一位同学上了大专,其他同学都上了大学。只有一直名列前茅的她连大专也没考上,她居然收到了湖北黄冈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可她从未填报过那个学校的志愿。到了黄冈,她才发现那是一所“野鸡学校”。 更让苟晶惊讶的是,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山东各地。“单单我们一个班40多个同学,除了一个福建南平的,三个陕西铜川的,其他都是山东的学生。”而且,所有人(山东、陕西、福建三省的难兄难妹)都没有填过这个学校的志愿。他们感到莫名其妙,似乎是被什么神秘力量踢到这个角落的。 一个中专学校是在千里之外的湖北,但是大多数的学生却来自山东,而且这些人都没有填过这个学校的志愿——为什么?有这么巧,这么怪?难怪苟晶22年想不明白,解不开谜,终不能释然。甚至苟晶竟然说道:“如果我要知道那个利益链是谁操作的,怎么操作的,知道第二次是谁顶替了我,那我可能还真的就放下了,不再说这件事。” 苟晶发声不仅仅为了惩处罪恶,她渴望揭开22年前的谜。 有人曾问:如果1997年第一次高考被顶替,档案就被调走了,怎么还能考第二次?她第二次的高考是真是假?当时自己的档案还在不在?那些从没填报过志愿的山东同学为什么被黄冈的学校录取了?大家是不是都在没有档案的情况下,被“卖”了过去?这背后有多大的“网”和“利益链”? 谜实在太多了,苟晶百思不解。不仅仅苟晶渴望揭开这个谜,那些当年糊里糊涂去黄冈的同学们也希望揭开这个谜,即使吴钩作为局外人也非常渴望揭开这个谜。因为种种迹象表明,仅仅1998年被顶替的就至少有40个,几十年来山东涉嫌冒名顶替的远远不止242人! 一个萝卜带出泥,一个萝卜带出不计其数的萝卜。济宁苟晶被两次顶替的事件曝光后,山东又一次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给山东送了一个外号:顶替第一省。 虽然山东省最近频发顶替事件,甚至曝光了242人涉嫌冒名顶替,而且不止于242,从而得出山东就是“顶替第一省”的结论就一定准确吗? 冠县陈春秀、济宁苟晶是本人举报的,那242人都是山东在2018—2019自查的。顶替不是山东的专利,这完全与造芯片不一样。第一次顶替苟晶的居然是班主任的女儿,这说明手里大小有点权都可以不学自会。山东会顶替,我不相信别的省不会,242人说明山东已经提前自查了,当然比较多了。 我们常说:科教兴国。如果连大学生都是假的,怎么能科教兴国?顶替事件不仅牵涉到陈春秀、苟晶的命运,还牵扯着国家的命运,这件事不差疫情之可怕。 中国有30多省,山东已经打先锋了,北京、上海、河南等不应该学习山东吗?如果大家都真查,可能会出现后来居上的奇迹,没准山东真抢不走“顶替第一省”的“殊荣”! 242绝对只是一小部分,但“顶替第一省”不一定是山东。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