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6 20:48:10 点击: 次 来源:沧海之瓠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村医陷后继无人困境,吸引力仍持续走低!
村医干着医生的活操着农民的心,有后继无人之忧
3月的河北邢台春寒料峭,一大早就在工地干活的张大龙,把自己裹进厚厚的棉服里。捏惯了针头的双手,还不适应硬邦邦的砖块,掌心处磨出了不少血泡。 去年底,张大龙15年的村医生涯戛然而止。他叹着气说:“实在熬不下去,我不想孩子交学费的时候,自己的兜儿比脸干净。”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但这支队伍近年来不断流失,且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 今年全国两会后,多地开始着手解决村医待遇及养老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各地频频发文,村医职业吸引力仍持续走低。村医数量减少固然有行政村合并、卫生院收编、自然退休等因素,但待遇低、保障差、风险高、任务重,是村医群体逐渐缩减的主要原因。 “半农半医”“填表医生”烦恼多 乡村医生到底是什么身份?“说是农民吧,不干农活反而隔三差五开会,还开着诊所穿白大褂治病救人;说是医生吧,和农民一样缴纳新农合。”拿村医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干着公务员的活,操着医生的心,享受着农民的待遇。” 由“赤脚医生”演变而来的村医,逐渐走向正规化和职业化,但一直没有正式纳入编制,难以摆脱“半农半医”的尴尬。 江苏徐州的村医韩建强始终记得,几年前他和乡卫生院院长聊到“退休待遇”,院长直接反驳:“你们的身份就是农民,农民谈不上退休!” 几个月前,重庆市綦江区卫健委回复本区人大代表贺小敏提出关于提高村医待遇的建言,明确表示“村医不是职工,不能购买工伤保险”。 记者调查发现,根据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村医不是农民,而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从多地实际管理情况来看,村医实行“乡聘村用”,纳入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管理。 这些“聘用”的医生,不仅承担着辖区内村民的诊疗任务,还有居民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教育、预防接种等工作。 记者采访时,刘立平正看着刚领回来的200本家庭医生签约表发愁,这些表摞起来十几公分高,他折腾了一天,只填完一份,“那些领三四百本的村医不知愁成什么样了。” 刘立平获得过“中国好村医金奖”“白求恩式好村医”“京津冀感动城市正能量人物”等十多个奖项,但背后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呵护村医才能更好地守护健康 乡村医生是农村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农村医疗的网底,但这支队伍近年来不断流失,且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据《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19年底,全国仅剩村医79.2万,从最近5年数据来看,村医数量依旧以平均每年5万的速度锐减。今年全国两会后,多地开始着手解决村医待遇及养老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即便各地频频发文,村医职业吸引力仍持续走低。(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 医生,这一职业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高薪、体面、有保障,但村医却不然,他们干着医生的活,承接着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重担,却与“高薪、体面、有保障”无关。村医是三级医疗体系中最基层的力量,“小病不出村”不仅能为村民们解决小病小痛、实施及时急救处理等,更能缓解城镇医院的就医压力,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提供基础支持。同时,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广大村民的人,更为了解村民基础健康情况,村民医疗信息档案管理、慢性病随访、预防宣传……等问题也被压到他们肩上。 繁重的工作、巨大的责任,但他们仍只是属于“私人诊所”,虽然有政府下压的各项“行政任务”,但却没有“编制”带来的各种保障;药品零差价销售等多项惠民政策让村医无法通过药品差价、诊疗收费等增加收入。虽说有相应的政策补助,但拨付延迟、各种严苛指标考核造成的“扣发”,让村医收入贫瘠。收入低造成的生活困境、养老、可能的医疗纠纷等问题都成为村医的困境。与城镇医生的巨大落差让村医无以为继,现行很多村医都仅凭一腔对故土乡民的热爱情怀在支撑。但我们却不能指望仅用道德情怀去留住他们,医者仁心,但医者也是人,他们也同样有家庭、有生活、有需求,没有更完善的保障制度去兜底,他们何以为继?又怎能吸收新的年轻医生加入村医队伍?村医锐减将仍会继续,基层医疗网底就无法铸就。 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健全村医保障制度,既然“要求”村医承接多种“行政职责”,就不能让村医们“白干活”,可纳入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体系,为他们提供社保等基础保障,保障各项补助发放,提高乡村医生待遇,让他们不再为生活所困,在情怀之上得到应有的实打实的物质保障。 另一方面,当前因发展前景差、无职业级别工资差别等原因,也让部分村医无意职业技术考级和参加相应技术培训,这直接导致了部分现行村医无资质、技术差等问题,让老百姓们小病不愿去,大病去医院。因此,应加强村医的职业培训,对达到技术考核水平的村医设立奖励制度,从职业荣誉、上升空间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政策,以激励村医们积极提高技术,并吸引年轻医生加入村医队伍,形成村医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村医是农民健康的守门人,呵护村医才能更好的守护健康。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基石,是关系着广大村民看病难问题的基础民生工程。只有稳定、健康、发展的村医,才能真正让村民获得便利、实惠、高效的医疗服务,为村民带来健康的福音。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