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多研究些问题,少灌些鸡汤-议躺平

时间:2021-06-08 16:22:48    点击: 次    来源:李蓬国评论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多研究些问题,少灌些鸡汤-议躺平


躺平可耻,躺平极不负责任,“认命可以,躺平不行”……各种批评、谴责“躺平”的荒唐言论,竟然出自诸多主流媒体以及知名评论员、教授名人之手、之口,令人震惊不已:他们怎么连人话都不会说了呢?
《南方日报》发表的《“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一文,该文作者不去面对和批评导致年轻人不得不选择躺平的高房价、资本压榨、996工作制,反而谴责奋斗无望、抗争无力的广大年轻人“可耻”,实在是媒体人的耻辱。
文章写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难和挑战,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动不动就被小困难打败,时不时受‘丧文化’所左右,显然不是一个当代青年应有的气质。”,把年轻人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粉饰成可轻易破解的“小困难”,实在令人无语。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由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综合性科学网站。可是,就连这么权威的网站,居然也重磅发表题为《清华副教授:“内卷”是教育发挥筛选功能的成本》的糊涂文章。
该文作者李锋亮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他因为这篇奇葩文章一夜爆红,成为被广大网友批评的对象。这位清华副教授称:“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既然有竞争,必然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岂能因为有人通过竞争获得上升,就证明这种竞争是合理的?
他还说:“深知社会需要通过竞争和筛选机制,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这话说起来冠冕堂皇,其实玩的仍是偷换概念的把戏,硬是把“内卷”说成正常竞争。所谓“人才优化配置”,跟解放日报某记者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该记者认为高房价逼着人们逃离北京是一种“历史的优化选择”。说白了,就是“内卷”可以淘汰“低端人群”。
但在实际上,“内卷”绝不是良性竞争,也不是正常竞争,而是指客观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其结果往往是“劣币驱逐良币”、强化阶层固化,堵塞年轻人上升通道。
深陷“内卷”的年轻人,已经很难通过“奋斗”或者“加倍奋斗”来突破阶层固化,改变命运。比如,房价几万元一平方,工资几千元一个月,要如何“奋斗”才能买得起?大量年轻人奋斗到三四十岁都买不起房,难道还要怪他们不奋斗、不优秀?“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OK?不会吧?”白岩松的“不会吧”奇葩言论之所以受到群嘲,不就因为睁眼说瞎话吗?
又比如,大量企业都实行“996工作制”,如果年轻人喝下“奋斗”鸡汤,乐此不彼、感恩戴德地接受变本加厉且绝无相应回报的“加班文化”,那么,等待他的往往不是升职加薪,而可能是猝死。与过劳猝死相比,躺平最多是等死。那么,可耻的究竟是贪婪无度、压榨无休的资本家,还是奋斗无望、抗争无力的年轻人?
毛主席曾经指出:“现在有些同志,很怕群众开展讨论,怕他们提出同领导机关、领导者意见不同的意见。一讨论问题,就压抑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以外,没有别的方法。”“我们有些同志,听不得相反的意见,批评不得。这是很不对的。”“要使全党、全民团结起来,就必须发扬民主,让人讲话。”毛主席强调:“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是历史的常识和铁律。可是,近年来,只要一出现社会问题并引起群众批评,就会有众多主流媒体以及知名评论员、大学教授高举“正能量”大旗,往死里给人民群众灌“奋斗”鸡汤、打“奋斗”鸡血,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辱人智商、逼人闭嘴。
某央媒知名评论员曾经撰文引导年轻人在面对高不可攀的房价时,应该思考“如果社会不行,为什么别人能行”。言外之意是,社会永远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只是个人。既然社会永远不会出现问题,当然就无需面对和解决问题,就必须扼杀一切反映、批评社会问题的声音。
当前,“躺平”是广大年轻人对“内卷”表达不满和反抗的一种思潮,大多数人还没有付诸行动,因为生活压力、家庭责任让他们实在不敢“躺平”。可是,既然这种不满情绪不是存在于个别年轻人心中,而是表现在广大年轻人的脸上、口上、文字上,就说明确实是社会而不只是个人出了问题。既然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当大量甚至大多数的个体出了问题,那就意味着社会出了问题。既然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不能提出批评,为什么不直面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什么不能期待“社会综合改变,变成一个对年轻人友善的社会”(白岩松语),而是一个劲地打击、扼杀讨论呢?
再说,如果“社会永远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永远只是个人”,那岂不是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了?我们岂不是无需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了?因为这就是最完美无缺的社会,还怎么可能有更高的追求和向往呢?
在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打着“奋斗”的旗号不允许讨论问题,本质上就是逃避问题和转嫁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可耻”和“极不负责任”,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
多研究些问题,少灌些鸡汤。多说些真话、人话,少扯大旗、挥大棒。这是我个人对主流媒体和知名知识分子的期待,相信也是广大年轻人的期待,虽然我们也深知他们不大可能改变。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万源一干部遭无辜羁押550天后,两局长传话补偿50万不再上告!电话录音曝光!

下一篇:三胎政策下,我们对劳工、女性权利和养老的几个忧虑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