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给传统习俗留一席之地

时间:2021-08-25 20:14:44    点击: 次    来源:孙曙峦    作者:孙曙峦 - 小 + 大

当给传统习俗留一席之地
 
最近几天,在人行道上漫步时,总会见到一些或深或浅的灰黑色印迹
——那是纸纸焚烧后留在地上的痕迹。
是啊,中元节前,很多人要给逝去的亲人烧些纸钱。
中元节这个日子,我是在母亲走后才留意到的。
三年前,母亲突然离我们而去,不曾留下一句话;
母亲的离去,犹如从我的心上撕下一角,痛不可忍。
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接受不了母亲离去的事实;
打开家门时,我会四下张望,寻找母亲的身影;
手机铃响时,我总是期待听到母亲的声音;
无论我怎样祈祷,无论我怎样期盼,我得到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落。
那些日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眼泪总是不由自主地掉下来,掉下来;
对母亲的思念,充溢着每一个白天每一个黑夜……
好在,还能给母亲烧些纸钱。
五七,百日,清明,周年,
一个又一个日子,我们兄妹带上祭品,去墓地看望母亲,
每一次,都要烧些纸钱给母亲。
当一叠叠纸钱在铁桶内烧着,当缕缕青烟随风而上,
我总感觉,无尽的思念跟着青烟一起到了母亲那里。
感谢祖先,留下了烧纸这样一个习俗,
正是这一习俗,让思念有个出口,让牵挂有了寄托;
这一习俗,既是对逝者的祭奠,亦是对生者的告慰。
我的父母都是涟水人,年少时在外求学、工作,直到中年时才在徐州定居下来;
而老人,全都留在涟水老家。
时光流逝,祖父、外祖父、祖母、外祖母先后逝去;
料理完老人的后事,父母又要离开故乡。
但每逢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忌日,父母总不忘给老人家烧点纸钱;
就在路边,用粉笔画一个圈,缺口对着故乡的方向;
纸钱,就烧在那个圆圈里。
年年有忌日,年年要烧纸;
母亲在时,父母同行;
母亲走后,只剩下父亲一人,将纸钱焚烧给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烧纸,烧的是对已逝亲人的牵挂,烧的是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这一习俗,安慰了无数生者。
让人反感的是,有些地方,偏偏和这个习俗过不去。
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山西省司法厅对《山西省殡葬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禁止生产和销售纸人、纸马、纸房、冥币等封建迷信丧葬用品”的表述引发争议。
八月二十四日,该厅立法三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该条例草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这两天已收到部分反馈,“我们欢迎不同的声音,对于这些意见建议,在后续进程中我们会予以考虑吸纳。”
好一个“封建迷信”!大棒一挥,所向无敌。
可问题在于,谁有资格来定义“封建迷信”?
凭什么认定鲜花祭祀就是现代文明焚烧纸钱就是封建迷信?
如果一定要说烧钱有什么负面影响,那就是烧纸产生的烟雾污染环境吧。
可炒菜产生的油烟不污染环境?开车产生的尾气不污染环境?
也没见得哪个地方禁止炒菜禁止开车;
怎么到了纸钱这里,就容不下了?
更何况,天天要炒菜天天要开车,而烧钱,不过集中于清明、中元、冬至这几日。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根,而民族之根,与传统习俗密不可分;
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当给传统习俗留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死于暴雨恐吓的郑州人

下一篇:“全民免费医疗” 被狂喷脏水!反对者都是些什么人?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