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内外受敌的“强人”

时间:2018-09-18 23:16:0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内外受敌的“强人”


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请联络cwi.china@gmail.com
美国华裔学者裴敏欣说:“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现在面临诸多难题,突然之间已不像过去那么强大。包括裴敏欣在内,海外的一众中国观察家都注意到,一系列挑战和危机已经来临。
有迹象表明,最重要的分歧是关于,以多大的力度刺激中国正在放缓的经济,以及如何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群众抗议
从数万P2P网络信贷受害者抗议,到宁夏回族穆斯林反对拆除清真寺的三天静坐抗议,再到波及90万名儿童的假疫苗事件,各地群众抗议彼伏此起,这也与六年前相对平静的局面大不相同。中国的公共医疗丑闻层出不穷,假疫苗事件只不过是其中最新的一例。
最重要的是工人罢工的兴起。跨省联合罢工的出现表明工人的组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过去深圳佳士工人争取独立工会的斗争尽管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它和新一轮左翼学生行动结合起来,踏出中国新兴工人运动的关键一步。
自由派专栏作家邓聿文在《南华早报》上说:“大众对当局的信任降到了冰点”。(《南华早报》,2018年8月15日)而该报的前主编王向伟则像是为了安抚中共领导层,说道:“说中国不稳定是言过其实,但不满是普遍存在的。”
 
贸易战
清华大学的自由派学者许章润对中国局势的估计也是同样黯淡。他在一封公开信中写道:“特别是此次中美贸易战争,将国力的虚弱与制度软肋暴露无遗”,“包括整个官僚集团在内,当下全体国民对于国家发展方向和个人身家性命安危,再度深感迷惘,担忧日甚,已然引发全民范围一定程度的恐慌”。
7月,中美贸易战正式爆发。这场贸易战实际上不仅仅关乎贸易,而且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开始爆发地缘政治冲突。它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而且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的政治局势。
这令中国的政商精英感到怀疑和不安并互相指责。贸易冲突升级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如果爆发更大的冲突,可能会严重打击中国经济,而且这场冲突不太可能在短期内结束。它可能会长期以不同形式持续下去,间中或有一些暂时的协议缓和局势,接着又爆发新的对抗。
现在贸易战爆发,加上国内经济低迷(例如下跌的股市和汇率)更是火上浇油。
 
“好像被吓倒了”
尽管在贸易战爆发前困境就已经在加深,但贸易战进一步严重打击了经济。一些人没有像过去那样展现出力量和决心,反而显得迟钝、犹豫不决。《经济学人》杂志说:“在特朗普的贸易攻势面前,中国领导人好像被吓倒了。”
一些人估错了特朗普的意图,以为这次也只要多进口一些美国商品就能平息冲突。中国社科院的顶尖经济学家余永定承认,7月6日美国开征第一批关税之前,没有多人认为真会爆发贸易战。
不过在资本主义之下,中共几乎也没什么办法避开这场冲突,因为这场冲突根植于饱受危机的全球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以及美国资本主义的危机。在危机时代,帝国主义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的结果是作茧自缚,招致贸易战和其他国际冲突。就像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一样。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说:“我们应该保持低调……贸易战已使中国变得更谦逊。”王义桅告诉彭博社,他认为政府应该“重新考虑”一带一路计划。官方媒体现在重新开始广泛宣传“韬光养晦”。不久前中共的第一喉舌《人民日报》警告媒体不要“浮夸自大”,不要夸大中国崛起和技术进步,不要大肆鼓吹中国已超越美国。
 
刺激,还是紧缩?
首先,贸易战中国当然不能幸免。中国将会在全球经济中遭遇更大的阻力,这不单单是指与特朗普的贸易争端。10年前爆发全球资本主义危机尚未过去,仍继续着动摇着各国政治制度,加剧资本主义民族国家间的紧张局势。不仅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欧盟各国政府因担心失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而大力阻挠,而且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缅甸等“一带一路”国家的群众和反对派也表示反对。
其次,在贸易战正式启动前,中国经济就已开始急剧放缓。自2017年开始,为了打击“金融风险”、打击失控的影子银行而收紧信贷,而拉低了经济增长。这暴露了中国经济对债务的严重依赖。
现在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重新采取经济刺激策略,向银行注入更多资金,推动地方政府发行更多债券为新的基建项目融资。不过其规模远不如过去的刺激方案。《南华早报》的汤姆·霍伦德(Tom Holland)评论说:“政府没有踩油门,它只是稍微松开了煞车器”。
同时采取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政策(经济刺激和金融紧缩)有多种原因。霍伦德说到,如果现在采取180度的转弯,会让中国领导人在政治上颜面无存。部分官员支持更坚决的刺激措施,而其他一些人则担心完全放弃去杠杆(金融紧缩)政策会加剧未来几年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这两派正为实行何种政策展开政治斗争。
不过法国兴业银行的经济学家姚伟指出,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回升无不是依靠基建刺激。所以姚伟等经济学家不认为现在的政策能避免未来一年GDP增速更严重地放缓,特别在贸易战升级的情况下。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实事求是就是一面镜子

下一篇:造成城乡差别的原因是阶级分化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