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造成城乡差别的原因是阶级分化

时间:2018-09-20 08:22:3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造成城乡差别的原因是阶级分化
 
    首先,就是考虑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而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这个差别是怎么造成的。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三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第一位应该分清楚,差别的来源是什么。
    城乡差别,实际上他是阶级矛盾的产物,从有阶级社会以来,就有了城乡差别,同时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孟子不是有句话吗,说得很很典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吗,他是统治者,劳力者呢,受制于人,就是被别人所管理统治的。
     我们从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以来的历史一直到近代的历史,看一下就知道,造成城乡差别的原因的确是阶级分化。城市不断的繁荣,农村不断的凋敝。城市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中心。广大农村人数众多,农民成为被统治者。最繁盛的唐宋时期(老说盛唐盛唐),有一首诗很典型地说明了城乡差别: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昨天要到城市,肯定是卖他的蚕丝,回来后为什么哭呢?就因为看到遍身罗绮者!遍身绫罗绸缎的人,那肯定是城市的人,农村他不可能穿成那样,没法下地干活啊!穿着绫罗绸缎的人没有是养蚕的。这就反应出了城乡差别。所以讨论城乡差别,首先应该意识到,他是个阶级统治的产物,阶级分化的产物!还有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四海之内没有一块闲田都种满了,可是农夫呢,还是要饿死的。
    只要有阶级存在,城乡差别就存在。看一看世界上哪个国家不是这样?这种城乡差别,在解放前,变得非常突出非常尖锐,国民党统治那个时期或者说再往前推,北洋军阀时期。这个城乡差别太突出了。这个时期,因为无论是外资的进入还是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让城市发展的非常迅速。农村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分化就非常的明显。以上海的三十年代为例。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看一看上海的有钱人的上流社会,那生活一点儿不差。那时候叫摩登社会,跟国外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在生活上差不了多少,现代化了。比如说女人穿的玻璃丝袜,那时候叫尼龙袜,还有各种化妆品,服饰用具,挺优越,一点儿不比那些资本主义国家差。可是农村解放前一片凋敝吧,非常凄惨,有人这个统计过,每年都有二三百万甚至更多要在闹大饥荒的时候饿死,那真是挣扎在贫困线上。而且农民也进不了城市,他也不可能进入城市,这就是阶级分化,阶级已经固化了。所以城乡差别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封建势力的压迫,再加上帝国主义的掠夺,城乡差别真是走到了极端。
    在井冈山时期,这个土地革命扩红,几万人参加红军。大别山区还是很穷的地方,黄石地区,红军发展都是非常快的,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被压迫的农民受不了了,所以纷纷地参加红军。城市点着电灯坐着电梯,农村连煤油灯都点不起。城市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农村是他们盘剥的地盘,有意识造成城乡差别,使他们能够享受。所以这个城乡差别,绝不是新中国成立独有的,而是几千年,剥削阶级造成的。如果把照片城乡差别看成是改革开放前独有的,那就是非常大的误区,一定要看到他的来源,是从哪儿来的。
    解决城乡差别的问题实际上就是阶级差别的问题。解放以后,毛主席及他那个时代做了很多的努力,这个必须看到。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内外受敌的“强人”

下一篇:我为什么反美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