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25 09:18:30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不周山下 - 小 + 大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革命
一、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列出了多种反动的社会主义。邓某人又发明了“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反动社会主义的新品种。为了避免与这些反动的社会主义混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用的是“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一词。而把共产主义建成之前的革命阶段,称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 列宁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并在列宁的领导下,建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沿用了列宁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概念,并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我们在本文中说的“社会主义”,也是采用“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这一概念。现在有的同志把“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为了与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相区别。 那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呢?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主义,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逐步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主义。或者说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逐步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这思想理论体系就包含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逐步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路线、方针、政策。(注:请注意“逐步”二字)除此之外,其它所有的所谓“社会主义”,全是假的、冒牌的、谝人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就必须要消灭阶级,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就是消灭三大差别。马克思明确指出:“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由这些差别所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社会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马克思《一八四八年至一八五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只有对这“四个一切”达到了“三灭一改”,才能够实行和实现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共产主义就是已经消灭了私有制并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主义,或者说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思想理论体系。这就是,在实现了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条件下,所形成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详见下面“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这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就包括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全体人员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行为规范。 二、社会主义社会 那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呢?社会主义社会,就是某国或某个地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某组织内的全部劳动群众集体所占有的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占全社会生产资料的大部分,并且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包括了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部门,对整个社会生产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对全体人民和全部劳动群众实行“各尽所能,(基本)按劳分配”,这就是某国或某个地区初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某国或某个地区从这时起,逐步对“四个一切”进行“三灭一改”,朝着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断前进,直到实现全人类共同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这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都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简单地说,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从初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直到实现了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 由于对“四个一切”进行“三灭一改”是非常艰巨的人类的历史任务,在这过程中,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是要逐步消除人们头脑中的私心。由于人类的这一革命任务是十分困难、十分艰巨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十年二十年就能做到的,也许需要一百多甚至几百年,经过若干代人才能做到,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为此,社会主义社会应当列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里,国内和国际上还存在不同的阶级,因此就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性。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政治上必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前面说:“社会主义,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逐步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主义。”可见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支柱。而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就是无产阶级自己的先锋队组织领导下的工农子弟兵,或者称之为人民军队。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上世纪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所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有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看不到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唯有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也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离开了无产阶级专政,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无产阶级专政不但代表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也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也就是代表了靠劳动谋生、不剥削他人劳动的半无产阶级的利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只对资产阶级、尤其是对反动的大资产阶级及其帮凶(反动知识分子等反动派)实行专政,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对于占90%以上的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是实行民主的。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具有广泛的民主,也可以说是真正的民主。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上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活物资的分配两个方面。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方面,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全民所有制和全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并起主导作用起,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全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逐步向国内的全民所有制发展,这就在全社会消除了雇佣劳动和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在此基础上,朝着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不断前进,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直到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此,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全国人民所有制,和某地区某部门的生产资料全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为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起步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在生活物资的分配上,还存在资产阶级法权。这也就是在生活物资的分配中,还存在等级差别。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社会的物质生产还未达到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也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的觉悟程度,人们头脑中的私有观念还不可能一下子消灭,因此,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资产阶级法权,也就是在生活物资分配上的不平等,还不能立即消除,只能采取“各尽所能,(基本)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但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限制。正如毛主席说的:“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 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在生活物资的分配上,必须逐步消除资产阶级法权,也就是逐步消除等级差别,逐步扩大按需分配的成分,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在物资的分配上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象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和现在的某国那样,逐步扩大人民群众享受免费社会福利的范围。如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教育、免费交通、部分免费主食(粮食与蔬菜价格的国家补贴)等等。这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是各尽所能和基本上的按劳分配,并逐步扩大按需分配的成分。也只有逐步扩大按需分配的成分,不断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思想文化上,就是要不断地批判资产阶级思想,斗私批修,大力弘扬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这也就是雷锋精神、焦裕录精神。实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用共产主义思想来培养教育下一代,造就千百万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直到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经过武装夺取政权、上升为社会的统治阶级以后,经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变革,从初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直到实现共产主义,这整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因此,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话说,社会主义社会是“宣布不断革命”的社会。 归纳起来,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是:第一,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逐步完成对“四个一切”的“三灭一改”,直到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行和实现了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且实现了所有社会成员各尽所能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第二,由于第一个条件,整个社会已经不存在阶级,不存在工农之问、城乡之间、脑体劳动之间的差别,国家机器就失去原有的专政功能,国家消亡,无产阶级专政也就随之消失。人类社会成为每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整个社会只需要社会的组织管理机构。第三,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并同传统的私有观念实现了最彻底的决裂。到那时实现“各取所需”,并不能象人们现在的自私自利思想指导下,什么都伸手要,物质财富要得越多越好来理解,到那时人们的思想境界,现在的人们几乎是无法理解的。第四,国际上消灭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全世界都消灭了阶级差别,都能逐步实现对“四个一切”的“三灭一改”,这样,在整个世界上都不存在阶级,不存在原有的三大差别,这也就没有了某一国的资产阶级对另一国的威胁、渗透和颠覆的可能性,这就是全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 具备了以上四个基本条件,就是全人类社会进入了共产主义。在此基础上,全人类社会还会在新的社会矛盾的推动下,发展到更高级更完善的共产主义社会。 这也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实现的。这就是革命导师提出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也只有达到这一步,社会主义社会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 三、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出现的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制度的民主革命斗争中,把无产阶级当作了革命的同盟军。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只对封建地主阶级和一切维护封建制度的反动派实行专政。在不触动资产阶级利益的条件下,资产阶级也给予无产阶级某些民主权利,如允许无产阶级有“罢工”的自由、成立工会组织的自由。这只是给工人安了一个“泄气阀”,来调节工厂里的劳资关系,以便巩固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之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由于资产阶级的本性就是占有无产阶级劳动的剩余价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资产阶级逐渐加大了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当无产阶级的罢工和反抗威胁到资产阶级所追求的利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时,资产阶级就把给予无产阶级这一点点仅仅作为“泄气阀”的民主权利也逐步收回,利用手中的专政机器,对无产阶级进行镇压。资产阶级一方面用工贼、改良、少量议员席位等软手段来分化瓦解无产阶级,另一方面用专政的硬手段来镇压无产阶级。这时,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更加激烈、更加尖锐。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自在的无产阶级在受到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加强镇压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反抗。由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逐渐认识到,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资产阶级之所以能成为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剥削无产阶级劳动的剩余价值,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掌握了生产资料。如果是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资产阶级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失去了剥削无产阶级的资本。无产阶级就从自在的阶级逐渐成为独立的自为的阶级,于是就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干起了社会主义革命。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的:“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这就给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下了明确的定义。 在西欧、北欧一些国家里,民主革命成功之后,建立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有中国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使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获得了民主权利。由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毛主席的共产党领导的,这样,在中国就无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后,象苏联 “攻打冬宫”那样,无产阶级还要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然后再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因此新中国经过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紧接着就在毛主席和毛主席的共产党领导下,直接进入对生产资料所有权的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从私有制逐步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和全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里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就是要通过武装斗争,打碎资产阶级统治的旧国家机器,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争得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无产阶级才能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行革命。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就包括:第一,某国或某个地区的无产阶级,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夺取政权,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巩固和发展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这是进行生产资料所有权革命的前提条件。第二,在某国或某个地区,只有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逐步地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扩大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达到前面说的条件,才算初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不断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和扩大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和全部劳动群众的集体所有制,将剥削阶级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逐步地缩小直至消灭城乡、工农和脑体劳动这三大差别,逐步对“四个一切”进行并达到“三灭一改”。 第四,当社会主义革命推进到这一步之后,承担专政功能的国家(机器)就消亡了,代之以承担社会管理功能的管理机构。到那时,政治上实现社会全体公民的民主,而不只是多数人的人民民主。经济上实现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同时实现全人类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全人类都达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境界,人类社会就进入到了共产主义。 只有到了这一步,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才算完成。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两处用到了“共产主义革命”一词,而没有用“社会主义革命”一词,也是为了与形形色色反动的社会主义相区别。毛主席在《矛盾论》一书中用的是“社会主义革命”一词,是沿用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称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概念。应当说,社会主义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这两者中,前者是着意于革命的任务与过程,后者是着意于革命的目的与结果。社会主义革命就是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革命,或者说,社会主义革命,是指第一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并在此条件下逐步消灭私有制,逐步实现生产资料全人类社会共同占有,直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消亡的整个革命运动。共产主义革命同样也是指这样的一场革命运动。两者的革命内容基本是一样的。毛主席沿用列宁的定义,从革命的任务与过程来称谓这场革命,即称为社会主义革命,看来更符合实际情况。 当初成立共产党,就是为了求得共产,“共产”二字就是共产党的本质和主要任务。因此,凡是不以“共产”为己任,一心搞生产资料私有化却仍挂“共产党”牌子的党,无疑是冒牌的“共产党”,是假“共产党”,是货真价实的资产阶级政党,是“私产党”。《共产党宣言》说得十分的明确:“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明白了这些基本道理,也就是明白了马列毛主义的普遍真理。这样,对于社会上、网络的这理论那理论,这观点那观点,这派那派,用马列毛主义的望远镜、显微镜一照,就什么都明白了,用不着花九牛二虎之力去争论。 四、为什么还要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革命,本来在马列毛主义的基本原理中,已经阐明得十分清楚的问题,而那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为什么非要说“什么是社会主义至今没有搞清楚”呢?这除了他从来不读马列毛主义的书,不学无术,只知道投机钻营以外,就是他居心叵测,要欺骗广大人民群众,以便推销他那冒牌的“社会主义”,实现他梦寐以求的少数人富裕的货真价实的资本主义。 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后,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成功过后的今天,世界已经进入到对生产资料所有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凡是继续搞私有制、发展和扩大私有制的阶级和社会力量,都是对世界潮流的反动,都是反动派,都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社会上的各类人物,只要看他是否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公有制,还是继续扩大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就可以断定他是革命派还是反动派。 这里有个问题应特别引起注意,这就是,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才会有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因为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是不可能存在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因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的是资产阶级那少数人利益。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有企业,只是掌握国家机器那少数人所有的企业,也就是官有企业,属于官僚资本,广大劳动人民是没有私毫份额的。 因此,我们看一个人或一个社会集团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只要看他是否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否发展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就行了。而不要看他们是否打毛主席的旗号,是否读一部分他们能接受的毛主席语录。那是因为他们要打着红旗反红旗,他们需要用假面具来欺骗广大人民群众。举例来说,前些年的所谓“重庆模式”是什么?他们在逐步消灭私有制吗?没有!当时重庆的当权者,他们也在时时处处宣读一些毛主席语录,但他们同样在维护私有制,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因此他们是官僚资产阶级的一个派别。由于他们的言行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因此不少人一下子看不清重庆当权者的本质。从他们镇压无产阶级革命派这一铁的事实,就可充分证明,他们是反动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对象。 |
责任编辑:辣椒 |
下一篇:一场尊孔与反孔的论辩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