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07 16:06:22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焚风 - 小 + 大
国家公祭日 —不要鼓吹民族主义 不要问篝火该不该燃烧,先问寒冷黑暗还在不在;不要问子弹该不该上膛,先问压迫剥削还在不在;不要问正义事业有没有明天,先问人间不平今天还在不在。——切·格瓦拉 “你反对战争吗?” “我不仅仅反对战争。” “为什么这么说?”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反对战争? 因为战争带来了死亡和毁灭吗?可是,和平时期生不如死的穷人和被毁灭的底层,同样不计其数。 因为战争暴露了仇恨和贪婪吗?可是,阶层之间的仇恨、民族之间的仇恨,资本家的贪婪、官僚的贪婪,在和平时期同样显著。 因为战争造成了奴役和压迫吗?可是,无产阶级遭受的奴役、统治者对于人民的压迫,在和平时期有增无减。 细细考察参战各国,研究人类历史,终会发现这些社会所具有的必然趋势,而战争只不过是这些必然趋势的加速。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评述战争的名言中,我记住了克劳塞维茨的这句:“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形式的延续”,而马克思告诉了我另一句话:“政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 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我要写下这些文字。面对三十万死难同胞,人们群情激愤,仇恨与愤怒在心中升腾,一句“勿忘国耻”不知在心中重复了多少次,但愤怒终究解决不了问题,冷静下来之后,还是要理智地思考战争的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的时期,新兴的资本帝国发起了对老牌资本帝国的挑战,世界被重新瓜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紧跟在资本主义大萧条之后,一些国家迫于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不得不向外转移矛盾,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二战”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资本主义对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压制。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则是对于资本主义新世界体系的巩固和资源的掠夺。这其中,资本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我不习惯于从民族角度谈论战争,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下的战争早已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虽然它常常通过煽动民族仇恨和种族主义来为自己壮声势,但那只不过是资本为了掠夺和达成垄断而采取的手段而已。同时,受侵略的国家而言,依靠单纯的民族仇恨对抗威胁,也将遗患无穷。时至今日,一些人还在用“大中华”、“小日本”这样的字眼来论述历史,看似爱国高尚,实则为种族主义种下了祸根。有些人动辄就拿“日本民族的劣根性”说事,装得学识渊博。也许他们从来没有了解,在中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同时,日本共产党还在地下积极活动,为了使战争早日终结而奔走,许多人被政府抓住甚至虐待致死,小林多喜二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也许他们从来没有了解,在中国人民抵抗法西斯侵略者的同时,也有一群来自日本的有识之士,组成了反战同盟,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内地,帮助八路军、新四军抵抗侵略,其中有一些人随后就一直生活在中国。毛主席早就说过:“如果你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你就不应该拘泥于一个民族的强大,而要把精力投入到国际主义的事业当中。”这其中的深意,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显示出其真理所在。 毛主席还讲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日本国内的无产阶级和有识之士,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没有什么人天生就是杀人狂,当时的日本宪兵之所以会形成狂热而又极端的思想,是因为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政府的引导。人们的艰难处境是资本家的所作所为,政府又是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谁才是罪魁祸首,一目了然。 一些中国人眼里和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日本人,也有许多被卷入疯狂运转的战争机器之中,经常要进行长时间的劳动,通货膨胀、实际工资降低、生活愈发拮据,要担心被空袭夺去生命,要担心因为言论而被加上各种罪名,当日本政府在战争中陷入劣势时,又将他们直接拉去,作为战争的牺牲品……苦难从来都属于无产阶级,无论哪一个国家、无论什么时候。 那么,战争结束后,又怎样呢?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中国,国统区的工人们要在每天工作16小时的状况下为争取每天工作12小时而罢工抗议,没有产假的女工还要在机器旁分娩,生下自己很有可能夭折的孩子(民国时期婴儿的死亡率不必我多说),包身工们还要继续过那种生不如死的奴役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将成为家常便饭。农民们要继续奉养地主老爷,还要在忍饥挨饿的状况下把上层社会养得膘肥体胖。对妇女而言,被地主玷污和被日军玷污,哪一个不是玷污?对男性而言,被国民党军阀抓走当苦力和被日军抓走当苦力,哪一个不是当苦力?对百姓而言,财产让土匪兵痞抢走和让日本宪兵抢走,哪一个不是抢走?赶走了外国的侵略者,回过神来又是本国的压迫者。日本的工人也要在劳动之中受尽剥削,工作之余,不得不去思考小林多喜二在《蟹工船》中向他们提出的那个问题:“我们每天这么忙,为什么还是这么穷?”与此同时,吃了败仗的政府不会就此止步,更大的危机已在酝酿之中,当下一次国内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又将走上相同的道路,那些工人与贫苦农民,又要被一纸动员令、一张征兵布告,推上风口浪尖。 战与和,不过是快速死亡与慢性死亡。选择战争或是选择和平,一如选择死亡或是选择生不如死。被这些统治者剥削或是被那些统治者剥削,对这些受苦受难的民众而言,又有什么区别? 再来看看现在吧。现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公开表示自己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对待那些穆斯林和有色人种的做法,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虽然欧洲各国的首脑极力批判民族主义,但极右翼势力和新纳粹主义的崛起却无法被遏制。日本政府则是利用各种机会,试图突破限制,准航母的建造、自卫队的扩充、制造钓鱼岛事件和关于修宪的讨论……资产阶级还在,资产阶级的目的没有变。至于代言人,换一个就万事大吉。 2017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八十周年,同期发生的国际事件是英美法三国空袭叙利亚。许多人喊完了“避免历史重演”,却对叙利亚遭受的灾难不闻不问,或是偏安一隅,在那里感慨中国的“强大”,不必遭受与叙利亚相同的命运,似乎重演在他国的历史不能被称为历史的重演似的。 当年的“抗大”校歌中唱道:“人类的解放,救亡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即使是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革命先辈们的歌曲中仍然洋溢着国际主义的情怀,那是他们最远大的目标:“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 “所以,你为什么说你不仅仅反对战争呢?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消灭资本主义,就永远不可能消灭战争。”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清明思考:烈士的天问
下一篇:纪念人民英雄的意义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