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14 07:16:41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望长城内外 - 小 + 大
一篇跪着的檄文 檄文是指批判、声讨和揭发罪行的文章。5月27日《环球时报》刊发了一篇特意标明“重磅社评”的文章《美究竟想对中国做什么,华盛顿有义务向全世界讲清楚》。可是,我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觉得这篇文章怎么看也像是一篇跪着的檄文。 我反复揣摩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从文章的基本内容来看,不外乎三个意图:一是真想要美国说清楚究竟想对中国做什么;二是想展现中国无辜被打后的委屈与宽容,以博得世界的同情;三是想表达中国绝没有“战略挑战美国的意愿”。那么,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呢? 是真想要美国说清楚究竟想对中国做什么?其实,近年来美国政府的一系列言行早就非常明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2月18日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已经公开表明,美国要遏制、消除中国这个“修正主义大国”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和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挑战,“让美国再次伟大”;从这次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来看,去年5月美国媒体刊登的美国政府贸易谈判的《条件清单》更是非常露骨地表明了美国在经贸问题上想对中国做什么。所以,我认为,作者是国际问题的专家,不可能不知道美国究竟想对中国做什么。 那么,是想展现中国无辜被打后的委屈与宽容,以博得世界的同情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太有损中国的国格了。前几天,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现了中国企业家在美国政府恶意打压面前十分淡定、毫不畏惧的态度,同时也表示出一丝委屈与无奈,以及对美国同行的宽容。也许,这篇文章的作者想东施效颦,也借此机会展现中国无辜被打后的委屈与宽容,以博得世界的同情。可是,他忘了一点,任正非是以企业家个人的身份在讲话,而《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环球时报》的“重磅社评”是以官方媒体的身份在发声。堂堂一个大中国,在被美国遏制打压之后,其官方媒体不是义正辞严地声讨批判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却在那里展现什么委屈与宽容,这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反而会遭到大家的耻笑。 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意图主要两个,除了想展现中国无辜被打后的委屈与宽容,以博得世界的同情之外,最主要的意图是想表达中国绝没有“战略挑战美国的意愿”。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写道:“中国的对美政策是清楚的,至少我们没有把它搞复杂的任何企图。中国没有战略挑战美国的意愿,中国发展是为了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摆脱近代以来屈辱地位的愿望是一种防守性的战略心理。我们真诚认为中国不能以零和的扩张方式谋求自身利益,我们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是扩大合作。”“中国不认为自己应当或有能力争夺世界霸权,我们不仅希望发展良好的中美关系,而且相信与人为善永远应当是中国外交的第一原则。” 我觉得,上面这段文字,才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的最主要的意思。 但是,我看了这段文字之后,却觉得这实在像是一个女子被丈夫家暴后的哭诉:“我绝没有二心,我是真心希望搞好夫妻关系的呀。” 其实,中美两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必定会发生冲突:如果中国成为“世界性强国”,美国就当不成全球霸主;美国要维护和强化其全球霸主地位,就绝不会让中国成为“世界性强国”。这种冲突,不仅美国人而且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在这种情况下,还去说什么“中国没有战略挑战美国的意愿”,还要让美国人相信中国不会威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这纯粹是天真的幻想!目前,美国已经对中国全面展开了战略遏制和进攻,如果现在还有人幻想中美关系再回到过去,那就实在是太愚蠢了! 有一位网友在《环球时报》这篇“重磅社评”下留言,回答“美究竟想对中国做什么”这个问题:当年李煜也质问赵匡胤为什么要攻打南唐,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环球时报》这篇“重磅社评”的作者该醒一醒了,不要再说梦话了!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行”在哪里?
下一篇: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中美贸易战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