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民大字报 > 文章

“毛邓合二为一”能成为邓氏路线的救命稻草吗?

时间:2019-10-23 09:01:43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三峡人家 - 小 + 大

“毛邓合二为一”能成为邓氏路线的救命稻草吗?

为了给邓小平们的资本主义复辟困境找出路,许多无良文人跳出场为邓氏特色们出谋献计了。他们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竭力鼓吹折衷主义的“和谐哲学”,企图解除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武装,为修正主义的苟延残喘效劳。近来“毛邓合”成了媒体上的重要话题就是一个反映。他们企图从哲学上为“毛邓合”找到理论根据,挖空心思地提出“二合为一”的怪论,企图为特色困境解围。遗憾的是,他的哲学功底太差,主观唯心,矛盾重重,丑相百出。现摘几段他的言论如下,让人们看清他们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这里的‘二合为一’与‘合二为一’有本质的区别”。(迭飞:《毛邓“二合为一”大家觉得是否可行?》)
“合二为一”是扬献珍首先提出来的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目的是对抗毛主席“一分为二”的唯物论哲学思想,在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早就把它批倒批臭了。现在迭飞改头换面以“二合为一”重提出来,为了避嫌就胡说把“合二”颠倒为“二合”就发生了“本质的区别”。真是来得太不费工夫。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就能改变事物的本质,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表演实在太拙劣了。
“二合为一,二字当头,反映了事物内部对立的双方在内力的推动下,通过互相斗争,从一个旧事物生成一个新事物”(同上)。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从旧事物生成一个新事物”,究竟是矛盾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还是“二合为一”的结果?既要“二合”又要“斗争”岂不是自相矛盾?事实上从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质变,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互相斗争的结果,是代表新生事物的一方由矛盾的次要方面,通过斗争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结果,而不是代表新、旧事物的两个方面“二合为一”的结果。“二合为一”也好,“合二为一”也罢,都是一路货色,就是根本否认矛盾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从根本上否定了马列主义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否认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从理论上说,有物质存在,就有反物质存在,既对立,又统一。否则宇宙就不会稳定存在到今天。既如此,有一分为二论存在,就有二合为一论存在应有的位置,二者都是合理的,承认一分为二为真理,也就同时承认二合为一为真理。”(同上)
前一句说宇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承认一分为二和二合为一是对立的统一体,当然没错。但由此推出的结论却是十分荒唐的。说任何对立统一体的双方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都是“真理”,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胡说!试问,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统一,难道谬误也是真理,也存在合理性么?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都是对立的统一,难道必须承认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都是真理,都有存在的合理性么?这是什么逻辑呢?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为那个阶级讲话不是明明白白吗?
“一分为二强调的是矛盾的斗争性。二合为一强调的是矛盾的同一性,需要搞清楚的是,当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在同一事物内同时展开时,究竟是矛盾的斗争性为主,还是矛盾的同一性为主?换句话说,就是矛盾斗争性为矛盾同一性服务,还是反过来,矛盾的同一性为矛盾的斗争性服务?我个人的看法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矛盾的斗争性都是为矛盾的同一性服务的,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同一,而不为了其它。一句话,斗争性只是辅助的,同一性才是根本的。这是我私下研究了几乎一辈子才得出的结论”(同上)
要讲矛盾的同一性,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如果连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都没弄清楚,就没有资格来谈同一性;硬要充能去谈,那就只能是胡说八道。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是这样讲的:“同一性、统一性、一致性、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赖(或依存)、互相连结或互相合作,这些不同的名词都是一个意思,说的是下面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就是所谓同一性。” 这是毛主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一统一规律的最新发展,是最权威的解释,至今还没有人敢挑战或否定它。毛主席讲得很清楚,所谓同一性,概而言之,一是互相依存。双方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正确没有错误,没有革命就没有反革命等等,它们都是共生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方不存在了,另一方也自然消失了;二是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斗争向其对立的方面转化。这里不仅不排除斗争,相反强调斗争是转化的动力。丝毫没有只讲妥协、折衷的意思。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本来就是共生共存的,根本就不存在不“同时展开”的情况。事实是:一分为二是既强调矛盾的斗争性,同时也承认矛盾的同一性,但这里的同一性不是调和与折衷,而是对立面的斗争;二合为一却把同一性曲解为 “调和”、“折衷”,否认矛盾的斗争性,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同一性毫无共同之处。
其次,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在唯物辩证法中不是等量齐观的,毛主席指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01页)这里明确指出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是第一位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第二位的。所以“矛盾的斗争性为矛盾的同一性服务”是十分荒唐的。矛盾的斗争性与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种不同属性或表现形式,并不是矛盾双方本身,即不是矛盾的主体,何来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呢?“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同一”么?其实,同一性也是贯穿矛盾运动的始终的,并不是原来没有同一性,通过斗争才有了同一性。只能说通过斗争,由旧的同一性转化为新的同一性,前后的同一性有质的区别。而且后来的“同一”是以斗争的手段战胜对方达到在新的基础上的“同一”,是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互换,而不是将二者调和起来固守旧的“同一”。这种前后不同的“同一”才反映事物的质变。
“斗争性是辅助的,同一性才是根本的。”这是公然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唱反调。作者私下研究了一辈子的“结论”却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然而他还是相当自信和有成就感呢!我们正告作者,企图用唯心主义的哲学为特色修正主义效劳是徒劳的,以此来捞一碗红豆汤更是可耻的。
“毛主席为什么把团结放在斗争的前面,而不是把斗争放在团结的前面,最后仍归结为团结,实在充满了深刻的辩证法”(可能是指毛主席:团结——批评(斗争)——团结的公式,三峡人家注)(同上)。
毛主席提出这个公式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或者斗争达到新的团结。这不是处理任何矛盾的原则,对于敌人是不存在讲团结的,而是讲消灭。同敌人讲团结就是投降主义、修正主义,就成了人民的敌人。同时对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团结也是有原则有前提的,而不是放弃原则去搞一团和气。毛主席说:“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 但是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反对自由主义》〈毛泽东先集〉第二卷第330页)。刻意歪曲毛主席的思想,为统治阶级服务以达到个人目的是不可取的。
“人离开同一性的确寸步难行,……不信走到马路上看看,没有同一性的观念,很可能与汽车碰鼻子的。”(同上)
显然这里的所谓同一性,就是协同、不对立、不矛盾、不斗争,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同一性,而是唯心论的折衷主义。就按他的说法,即使主观上有同一性的“观念”,也未必不和“汽车碰鼻子的”。难道所有的交通事故都是主观上没有“同一”观点的结果么?按照作者观点,只要在全社会进行“同一性”的宣传教育,把“同一性”“观念”输入人们的头脑中,任何交通事故都没有了,有了同一性“观念”整个社会就和谐了,这不是又一个“中国梦”吗?还有,如果是日本鬼子的汽车呢,我们还要去同他讲同一性吗?除了汗奷之外,有骨气的中国人只能是将其彻底摧毁的,而不会放弃原则,同鬼子去搞“同一”的。把同一性绝对化,离开它就“寸步难行”,这是人为地歪曲并夸大同一性的作用,是同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易逝的、暂时的、相对的观点唱反调,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反动观点。
“分也是要分的,合也是要合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分,什么时候合。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国家无坚不摧的时候,就要分。国家有难的时候,就要合。合是为了求同存异,当前时段,正处于国家有难的节骨眼上,应当毫不犹豫地合”(同上)。
这里的分与合,从作者的观点看,就是斗争性与同一性的问题。斗争性和同一性是互相联结的。一方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等等。同时,同一性也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孤立存在,没有矛盾和斗争就没有对立了,也就没有对立面的同一了。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把二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去“分”去“合”的问题。
“国家无坚不摧的时候就要分,国家有难的时候就要合”是荒谬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暂且不论“国家无坚不摧的时候就要分”的荒唐。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有难,但是这个难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斗争才能解决,而决不是妥协投降所能解决的,那些同日本鬼子讲“合”的人成了遗臭万年的汗奷,后来同蒋介石讲“合”的人也成了机会主义和反动派。
当下我国确实有难,同样只通过真正的共产党人和觉悟革命人民的坚决斗争才能解决,只有回归毛泽东思想,回归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解决。当前的困局是 邓小平理论和路线造成的,同邓氏特色修正主义讲“合”能解决当前困局么?“应当毫不犹豫地合”当然是指与特色修正主义“合”,这就暴露了作者的狼子野心是要误导人民,继续维护特色法西斯统治!
“把毛邓分开来看,可以初步认为双方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绩和缺点相比都是九个指头同一个指头的关系”(同上)
毛泽东与邓小平他们各自是什么人,他们的成绩与错误各占多少,人民心中都有一本账,不是什么人任意褒贬就可以算数的。描不红的邓小平,抹不黑的毛泽东。一浪高过一浪的毛泽东热,不仅是对毛泽东的怀念和肯定,也是对邓小平的声讨和否定!把毛泽东与邓小平相提并论,等量齐观,不是别有用心就只能是脑残。
“应当为合二而一正名,应当用二合为一取代合二为一,……只要把二合为一提上议事日程,毛邓就不再矛盾,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同一。”(同上)
开头说二合为一与合二为一“有本质区别”,这里又说要为合二而一“正名”,用二合为一取而代之,如果二者有本质区别,又怎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呢?更可笑的是“只要把二合为一提上议事日程,毛邓就不再矛盾了。真是天真得太可爱了,难道“毛邓”的“矛盾”是因为没人提出“二合为一”才产生的,不是他们的理论本身固有的?现在只要把“二合为一提上议事日程,”一切矛盾就化为乌有了?一个观点就能改变事物的客观性质,世上竟有这样的奇事!这只不过是唯心主义者的自欺欺人而已。
“毛邓合”论的出现绝非偶然,也绝非孤立事件,是当前阶级斗争的反映,在修正主义路线已经四面楚歌之时,企图用折衷主义麻痺人民意志,拯救危难之中的资本主义复辟。现在邓氏特色们也在大讲“同一性”了,说要把前后两个“三十年”统一起来,把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统一起来,寻找二者的“同一性”,并且指出二者的同一性是有的,就是“民主”,他们要用超阶级的“民主”来统一一切了。这是很荒唐的。邓小平是讲民主的人吗?取消“四大”,取消工人罢工的权利,反对群众运动这些是在讲民主?“理论问题不争论”,“姓‘资’姓‘社’不争论”这也是在讲民主?邓小平专制已经空前绝后了还给他戴上“民主”的高帽子合适吗?因此,深入揭批“毛邓合”、“二合为一”及超阶级“民主”等反动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摆在每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只要把“毛邓合”批倒批臭,他们就失去了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阶级斗争熄灭论“一个玩弄历史的阴谋邪论!

下一篇:“毛邓合”骗不了人民救不了“邓氏路线”!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