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1 16:55:3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某协会,继续骗? 前几天,陕西“潼关肉夹馍协会”因为起诉全国数百家餐饮店,进行勒索式维权,被网友骂惨。 事情曝光后,国家知识产权局站出来澄清,潼关县委县政府宣布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压力之下,“潼关肉夹馍协会”被迫向全国潼关肉夹馍经营者道歉,并承诺“停止对全国潼关肉夹馍经营者的维权行为,将积极妥善处理前期维权的相关事宜。” 看到这一表态,许多之前遭“潼关肉夹馍协会”勒索的餐饮业主,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他们很快被浇了一桶冷水。 被诉河南商户李静告诉媒体,本以为能顺利拿回7000多元的侵权费,但协会的委托律师告诉她,其代理工作已结束,退费需要联系协会。 律师还说,协会对侵权商标的商户提起诉讼没有错,且舆论不能代表法律的适用。李静感到心累。按照她店里的营业情况,得卖两三个月的馍,才能挣回7000多元。 河南商户沈悦也败诉了,但她没将赔款转给对方。因为母亲住院需要医药费,她手里没钱。“判决书已经生效了,案子没结,我会不会成老赖啊?”她担心地说道。 钱未退、案未撤,商户害怕成老赖。 看了这样的结果,我真佩服“潼关肉夹馍协会”的高超演技,台面上灰溜溜道歉,台面下该怎么横还是怎么横,我就是不退钱,你能拿我怎么着? 不仅不退钱,按照协会的委托律师的说法,“协会对侵权商标的商户提起诉讼没有错”,如此张狂的气焰,狠狠打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脸。 “潼关肉夹馍协会”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让我很是疑惑,潼关县当地官方,真的在调查“潼关肉夹馍协会”吗? 最终的结果,会不会又印证了那句话:一波操作猛如虎,结果却是雨过地皮湿。 我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事实上,类似“烂尾”的新闻,近些年来绝不在少数。这种局面之下,我们不能被“潼关肉夹馍协会”虚晃一枪的道歉,给骗过去了。 潼关县当地官方既然已经介入调查,现在到底调查的怎么样了,为何至今没有向社会通报调查的进展? 要让所有被勒索的餐饮业主,拿回属于自己的血汗钱,首先必须弄清,这么多年来,“潼关肉夹馍协会”通过所谓维权在全国各地敛财,到底挣了多少钱?这些钱又流到谁的口袋里? 潼关县当地官方的调查,如果是有诚意的,必须把这一点查清楚,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否则,所谓“调查”难逃走过场的嫌疑。 还有一点,官方调查,不能只针对“潼关肉夹馍协会”,与“潼关肉夹馍协会”亲密合作的律师事务所,是不是也该有人查一查? 在“潼关肉夹馍协会”勒索式维权的过程中,相关律师事务所无疑承担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甚至,协会和律所到底只是单纯的委托和被委托关系,还是一种共谋,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潼关肉夹馍”事件,是一起罕见的针对餐饮业主的敛财丑闻,其危害性绝不亚于此前视觉中国的流氓维权。 那些餐饮业主可谓深受其害,不仅血汗钱被坑,许多人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忙于应付恶意诉讼,甚至,一些人店铺被迫关门,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 如此祸国殃民的恶意维权,岂能一句道歉,就划上句号了?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