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8 19:14:0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丰县8孩妈妈事件反思:给女儿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要当恐怖故事讲! 最近丰县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看了太多暗黑例子后,发现很多东西都变得不能直视。 就比如突然有网友反应过来,《牛郎织女》这神话故事,不就是电影《盲山》的仙女版吗? 传说中,牛郎是一个孤儿,家境清贫,仅靠一头老牛生活。 有一天夜里,富有神性的老牛给牛郎说,有一群仙女在河里洗澡,如果天亮前她们回不去天庭,就只能留在人间了。 于是牛郎去偷看仙女洗澡,看上了年龄最小织女。 但怎么把织女留在人间呢? 听说织女飞天都需要羽衣,于是她就偷偷藏起了织女的衣服。 没有衣服,织女只好留了下来,成为了牛郎的老婆。 婚后俩人生了一儿一女,幸福美满。但天帝知道后大怒,让王母娘娘抓回了织女。 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挑着一双儿女上天追赶。 眼看要追上的时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划出一条银河,挡住了牛郎。 但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喜鹊们就用身体搭成一座桥,让牛郎和织女相会。 最后,天帝也做出妥协,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七在鹊桥上相会。 这大概是神话故事的原版。 但如今想想,觉得细思极恐啊! 这俩人真的有感人的爱情吗? 一个是天上的小仙女,一个是偷看女生洗澡还偷走人家衣服的猥琐男,爱情从何谈起? 而且牛郎咋就爱上仙女了? 就凭他偷看人家洗澡时垂涎人家的肉体和美貌,这也叫爱? 织女爱上牛郎就更可笑了! 因为这个死变态偷了自己的衣服害得她回不了家,被迫留在土坯房给人当老婆,不毒死牛郎都不错了。 而且到底是怎么莫名其妙俩人就结为夫妻了,这里头都不敢细想! 牛郎家徒四壁,织女能受得了吗?俩人有共同语言吗?三观一致吗? 非要产生爱情,那也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咋就幸福美满了? 而整个故事里最恐怖的部分就是,王母知道后要把织女接走,牛郎还带着儿女追赶,对织女进行道德绑架。 于是「善良的村民」都帮助织女留下。 哪怕你是天上的仙女,在村民的眼里,也只是男性繁衍后代的工具。多可怕。 看看这些所谓「善良的村民」,像不像那些串通一气看守被拐妇女的帮凶? 而且以王母这么厉害的背景,还是在织女生了两个娃之后才找到了她。可想而知这其中的困难程度。 幸好织女后台硬,被王母救走,还划下银河挡住了牛郎! 不然结果不堪设想啊! 确实,小时候听牛郎织女的故事,就觉得不对劲儿。 这篇神话故事还被收录进了教科书,里面又偷看洗澡又偷衣服,确定小朋友看到不会一头问号? 但人们对神话故事,往往会选择相信,从而忽略了逻辑。 貌似我们很多的神话、戏剧都是意淫式爽文。 什么田螺姑娘,西厢记,牡丹亭,聊斋,统统都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普通男被美丽又有能力的女人莫名其妙爱上,还爱得死心塌地。 以为古代女的没见过几个男人就都瞎了眼吗? 但再深想想,发现全世界的神话故事,其实也都是穷人的意淫啊。。。。 阿里巴巴穷怎么办? 抢大盗的钱呗,既发财,又正义。 阿拉丁穷怎么办? 认个无所不能的干爹,然后娶公主就好啦。 女频爽文当然也有,豌豆公主想嫁入豪门怎么办? 装公主,然后嫁王子,搞定。 但你说,故事这么暗黑,就不要讲给孩子听了吗?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今天想说的是,怎么让他们从多方位解读一个事件,产生自己的理解,不要被课本上的“政治正确”答案给固化了思维。 例如《快乐王子》「政治正确」版本是,歌颂了小燕子和快乐王子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 ——人都死了还高你妹啊?王尔德听了这个解读会哭的好吗? 我小时候听完得出结论是:助人是美德,但遇到过分请求一定要拒绝。” ——这是我第一次对做人底线的思考。所以我长这么大都没软柿子被人捏过(当然也从不捏人)。 又例如《海的女儿》,「政治正确」版本是,歌颂了小美人鱼勇敢追求爱情的高尚精神! ——人都死了还高你妹啊?安徒生听了这个解读会哭的好吗? 我小时候听完得出结论是:不是一种人,非要搞在一起,结果注定很悲剧。” ——这是我第一次对交友爱情观婚姻观的思考。所以长大后择偶择友,第一条准则就是三观相符! 再说具体些,大家都看过的灰姑娘的故事。 「政治正确」的版本解读是:保持真善美的内心,有一天幸运之神终究会降临。 ——降你妹啊?格林兄弟听了这个解读会哭的好吗? 灰姑娘根本就是只发动全部技能「上位」的心机女好不好? 这些都是我 5、6 岁时和妈妈的讨论后思考出来的结论。 现在想来真后怕,如果当时学校老师听到,肯定会打死我的吧? 再说回牛郎织女的故事。 「政治正确」版本是:歌颂了忠贞、美好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民众对封建制度不平等待遇的抗争。 但我们听完应该得出结论是:女孩子出门在外千万要注意保护自己,怎么能敢野地里洗澡呢?被坏人抓走当老婆,哭都没有眼泪啊!以及,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很难有好下场的。 现在我们的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引导娃,让他们跳脱出“政治正确”的答案,产生自己的思考呢? 举个栗子哈,记得当年我妈和我讲灰姑娘时,她大概是这么引导的。(在那个年代她能做到这么思想出格是一件很厉害的事!) 妈: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我:喜欢灰姑娘和王子,因为他们漂亮善良。不喜欢后妈和姐姐,因为他们很坏,欺负灰姑娘。 妈:如果在午夜 12 点的时候,灰姑娘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想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灰姑娘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那就惨啦。 妈:所以,你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还有,任何时候都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没人就蓬头垢发,将来长大谈恋爱,被撞穿帮,人家就给你吓坏了 。 妈:如果你是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我:(想了一会儿)是的,如果我是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妈:为什么? 我: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当上王后。 妈: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象都是坏人,她们只是对别的孩子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所以我们能说她们是坏人吗? 我:不能,只能说她们还不足以无私到把别人的孩子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 妈:灰姑娘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甚至把门锁起来,她为什么能够去,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 我:因为有仙女帮助她,给她漂亮的衣服,还把南瓜变成马车,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妈:对。想一想,如果灰姑娘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如果狗、老鼠都不全力相助结果会怎样? 我:那么灰姑娘是不会成功的。 妈:那你学到了什么道理? 我:仙女是灰姑娘的贵人,贵人相助很重要,但是,好像狗和老鼠的帮助也不能缺少,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人都是需要朋友的。 所以我要与人为善,做一个受欢迎的人,不做讨人厌的人。 妈:想一下,如果灰姑娘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 我:不会!那样的话,她就不会到舞会上,不会被王子遇到、认识和爱上她了。所以找机会展示自己很重要。 妈:对极了!如果灰姑娘不想参加舞会,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没用的,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我:她自己。 妈:所以,就是灰姑娘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所以,你学会了一个什么道理? 我:任何时候都要爱自己,任何境遇都不要放弃追求幸福! 妈:对,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你要加倍地爱自己; 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你要加倍地给自己机会;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 就会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没有人可以阻止灰姑娘参加王子的舞会,没有人可以阻止灰姑娘当上王后。 一样,你足够爱自己的话,没有人能够阻止你追求你想要的人生和幸福! 我:是的! 这段在三十年前的对话,今天看来对我是影响深远的。 她不光教会我无论境遇起伏都爱自己,都不放弃追求幸福。 更重要的是,她让我学会了用客观、真实、多角度的思路去思考任何问题。 一个烂大街的童话,因为我妈的开放式解说,居然能够对人生产生这么大的指导意义! 其实我自幼被老师誉为三观「不正」的娃,和别的娃不太一样。 幸亏成绩好,不然早就给老师归类为边缘人了。 我们那代人所处的时代,所受的体制教育,再加上父母那代人的平均文化水平,造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学到的三观,都是为「政治正确」服务的。 政治正确是什么?就是顺从、听话! 把一切突出的地方修正,这样孩子才能放弃独立思考,当一枚按信号运作的机器。 但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清醒、务实、思维角度开阔的人,能理解到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多面性,看到事物有光明也有阴影。 很多童话故事都不是温柔美好的,很多故事中其实潜藏着成人世界的暗黑和残忍。 童话的意义就是用不太「伤人」的外表,把世界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孩子,这些就是「hard truth」。 你只有接受一个最真实的世界,长大以后才能好好地在世界上生存下去! 树妈说: 不仅仅是牛郎织女和《海的女儿》的故事,我觉得《白雪公主》也是有点让人细思极恐。建议加上一句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吃。告诉孩子,你喜欢吃什么用什么,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我们会给你买,但是不要吃别人给的。教育,其实就是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