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中共历史上的“高级叛徒”,毛主席斥他们“无道无德”

时间:2019-02-17 08:44:06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任淮臻 - 小 + 大

中共历史上的“高级叛徒”,毛主席斥他们“无道无德”
  1.  
毛主席的一生,有常人喜怒哀乐的一面,也有常人所不具备的非凡的一面。其中,如果说到毛主席一生中最痛恨的,则莫过于中国革命历程中出现的叛徒。1939年5月30日,在延安召开的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毛主席号召大家:革命者要讲革命道德、要永久奋斗。他说:“有一些人,他们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但在政治上是不坚定的,中途会变节的,这是无道无德。”
中国革命是在极其严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经过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投机革命和意志薄弱的人,成为革命同志所不齿的叛徒。尤其令人痛惜的是,曾经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成员,包括高级领导人的牺牲,都是由于叛徒的出卖而造成的。比如,大革命失败前后,即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在国民党的“清共”浪潮中,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多达31万人,其中就有中共早期活动家陈延年、赵世炎、罗亦农、向警予、陈乔年、夏明翰、郭亮等,他们大多数是被叛徒出卖而牺牲的。那么,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曾经有过哪些为害甚大的叛徒呢?张国焘、向忠发、顾顺章、白鑫、龚楚、孔何宠、何畏、涂振农、邢仁甫、曾洪易、余洒度、旷朱权、郭炳生、赵凌波、郭潜、徐梦秋等,可谓众多叛徒的代表,不妨称他们为“高级叛徒”。鉴于篇幅有限,以下只介绍其中的几个。
张国焘可谓是中共元老之一。他是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的,后又作为北京小组的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会后分管组织工作,8月起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先后担任了中共第一届、二届、四届、五届(任职至1927年11月)、六届(直至1938年4月开除出党之前)中央委员,第五届、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先后出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会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及代理主席等职。1924年,张国焘在北京曾被北洋军警逮捕过,当时有自首情节,但出狱后隐瞒了变节行为。1938年春,张国焘利用国共两党代表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后又跑到武汉,公然投靠了国民党。同年4月18日,他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张国焘叛变后加入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局,并觍颜主持了针对中共的所谓“特种政治问题研究室”、“特种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等,从事反共的特务活动。1948年11月,张国焘逃往台湾,因受到冷遇,于1949年转赴香港,再于1968年移居加拿大多伦多。1979年冬,他冻死在养老院。
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叛徒,要说职务最大的,则莫过于向忠发。向忠发原是湖北的一名工人,发迹于工人运动,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先后任中共武汉区执委会委员、中共湖北区执委会委员、湖北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团委员、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主席等。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中共领导人多系知识分子,中共党内为此强调“领导干部工人成分化”,向忠发从而阴差阳错地被推选为中国革命的领袖。1931年6月22日,向忠发在上海被捕,旋即叛变,不久被国民党当局处决。在被国民党审讯时,与向忠发一同被捕的一个妓女尚能保持气节,坚决否认认识向忠发,而向忠发却在用刑之前就很快招供了中共的许多秘密情报。因此,当时深知此人品行的周恩来,怒斥向忠发“气节还不如一个妓女”。
此外,中国革命历程中的叛徒,要说为害最大的,则莫过于顾顺章。顾是上海的一名工人,1925年五卅运动时在罢工斗争中表现活跃,被接纳进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受党组织选派,与陈赓一起赴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1927年回到上海后不久,他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被上海市民代表推选为执行委员和上海市政府委员。当时,他担任工人武装纠察队总指挥,可谓声名鹊起。国民党叛变革命后,整个国统区陷入血雨腥风之中。顾奉命转移至武汉,从事党的秘密斗争,并负责制裁叛徒和特务。“八七会议”后,顾在上海参与组织中央特科,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担任行动科的负责人,率领“红队”制裁叛徒和国民党特务,震慑了敌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共在白区的损失。顾也由此升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然而,一如向忠发,顾顺章出入于五颜六色的上海滩,帮派习气浓厚,在个人品质上有问题,同时又居功自傲,并且经常利用自己职务的特殊性,日渐腐化,为此也引起了周恩来和陈赓等人的担心。果然,不久后他护送张国焘、陈昌浩赴鄂豫皖苏区,返回途中在武汉被叛徒认出,随即被捕,当即叛变,并供出其所知道的中共机密。幸亏当时已成功打入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内部的钱壮飞及时获取了顾顺章被捕叛变的情报,并抢在国民党特务动手之前通知了上海的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机关及江苏省委才未被破坏,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也得以幸免于难。但顾顺章随后又供出了监狱中的恽代英等,致使恽被杀害。为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亲自签发了一份通缉令——这也是中共历史上由中央政府对一个叛徒下达的唯一一份通缉令,内称:“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特通令各级苏维埃政府,红军和各地赤卫队,并通告全国工农劳苦群众:要严防国民党反革命的阴谋诡计,要一体缉拿顾顺章叛徒,在苏维埃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应将他拿获交革命法庭审判;在白色恐怖区域,要遇到这一叛徒,每一革命战士、每一工农贫民分子有责任将他扑灭。缉拿和扑灭顾顺章叛徒,是每一个革命战士和工农群众自觉的光荣责任。”周恩来曾亲自指挥在上海开展对顾顺章的“锄奸”行动。但令人意外的是,顾顺章居然逃脱了对他的制裁。后来,顾因个人野心极度膨胀,摇摆于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之间,结果犯了大忌,受到冷落。不甘寂寞的顾顺章又企图组建所谓“新共产党”,被蒋介石获知后秘密处死。
中国革命历程中危险的叛徒还有许多,比如曾任中央军委秘书的白鑫(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由于他的叛变,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兼江苏省委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央军委委员颜昌颐和邢士贞等被捕遇难。最后在周恩来、陈赓等人的有力策划和组织下,他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样的叛徒,后来在《红岩》、《青春之歌》等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描写和揭露,而“叛徒现象”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念中一向受到人们的鄙视和谴责。如曾经影响过共和国几代人的长篇小说《红岩》,它所依据的史实,就是解放前夕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冉益智的叛变。冉被捕后,供出了一大批自己的同志。冉甚至还现身说法,劝说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也叛变,使得江竹筠等数十名中共重要成员被捕。其中,中共川康特委书记蒲华辅叛变后,致使已成功打入国民党军队内部的韩子重等人遭到逮捕。冉益智在“《挺进报》案”中充当了一个最无耻、最凶残的角色,也是因为他在抓捕共产党员的行动中有“突出的功劳和表现”,遂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徐远举推举为国民党特务机构中的中校专员。这样的叛徒,对中国革命具有巨大的危害。
再如杨靖宇、项英、周子昆等的牺牲,也都是他们的部下叛变后造成的。抗日战争时期,项英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周子昆是新四军副参谋长兼新四军教导总队总队长。刘厚总是项英的副官,1903年生,湖南省耒阳县人,出身贫农;1926年参加农民暴动,后参加工农红军。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经过七昼夜的激烈战斗,损失惨重,处于十分危急之中。项英、周子昆等率军部10余人隐蔽于附近山区。1941年3月14日,在安徽泾县蜜蜂洞中,刘厚总将项英、周子昆杀害,然后下山投敌。这个昔日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同地主老财怀有深仇大恨、率领耒阳红军游击队敢打敢拼、英勇杀敌的“山大王”刘厚总,此时则成为跪倒在国民党反动派面前摇尾乞怜的可怜虫。
在“918”纪念日,我们深切怀念杨靖宇。杨靖宇是怎么牺牲的?出卖杨靖宇的叛徒有谁?杨靖宇当年使日本鬼子胆战心惊,甚至被日本人“神化”;没有叛徒的帮忙,日本人根本不可能抓住杨靖宇。出卖杨靖宇的主要叛徒有4个。
  第一个叛徒是程斌。程斌,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程斌有文化,曾跟随杨靖宇打了不少漂亮仗。程斌于1938年7月率所部115人叛国投敌,日军任命程斌作队长,组成“程斌挺进队”,其骨干都是原一军一师投降的抗联战士共29人。就是他带领的“挺进队”,把一手将他培养起来的杨靖宇将军逼入了绝境。
  程斌从小跟随杨靖宇,对杨靖宇本人了解很深,常常凭猜测就能知道杨靖宇的大致去向。据关东军档案记载,程斌投敌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敌人摧毁了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密营是抗联在深山老林的秘密宿营地,储存有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这是杨靖宇的一个独特创造,更是抗联孤军对抗日寇长达14年不败的重要原因。凶狠的程斌将蒙江县境内的70多个密营破坏殆尽,一夜之间,杨靖宇将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杨靖宇和程斌熟悉到什么程度?据老抗联战士讲,后来程斌积极参加日军对杨靖宇的围剿,那个时候,双方不用照面,只要一听枪声,就知道对方是谁了。过去日军不敢在山林里过夜,所以抗联白天再艰苦,晚上可以喘息、休整、转移。但程斌却带部队晚上连续追踪,这使抗联处境分外艰难,也是抗联战斗力大减的重要原因。
  可以说,身经百战、善于转移的杨靖宇的部队被打散,杨靖宇被穷追不舍难以脱身,如果没有程斌,鬼子根本做不到。因此,程斌是祸害杨靖宇和其他抗联战士的第一大罪犯!
  这个罪犯后来先后跟随他的主子岸古隆一郎前往热河、山西一带作恶。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身为伪山西副省长的岸古隆一郎用氢化钾毒死全家人之后自杀。程斌在枪杀了几个投降的日本俘虏后混入我军华北野战部队,并且当上了指挥员。说起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51年在正肃反的当年,程斌被枪毙——南满抗联历史上官阶最大的叛徒这样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程斌捣毁抗联密营这招实在是太恶毒了。但是,杨靖宇还是在深山老林里把敌人拖得晕头转向,到了1940年初,“围剿”、“讨伐”的日军伪军也已经被拖得筋疲力竭;与此同时,杨靖宇所部给养断绝,只剩下60人。尽管情势危急,但杨靖宇本人还是有信心的,因为他已经设定了游击和突围的路线。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件让杨靖宇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又出了一个可耻的叛徒!
  这第二个致英雄杨靖宇于死地的叛徒,是杨靖宇的警卫排长张秀峰。张秀峰——这个从15岁起被杨靖宇抚养成人的叛徒,1940年2月1日,携带机密文件、四支手枪和一些弹药,以及抗联经费9960块大洋叛变投敌;更重要的是,张秀峰对杨靖宇计划安排的游击、突围路线一清二楚。
  张秀峰是一个孤儿,由于父母双亡、人情冷漠,造就他从小寡言少语的性格。长大后,他参加了抗联,并有幸成为杨靖宇的警卫排长。杨靖宇曾经对他说:“你是孤儿,没有爹妈,我也没有儿女,你就和我儿子一样。”他不会写字,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杨靖宇不但让他学会了写名字,而且手把手教他认字。不仅如此,杨靖宇还教他唱歌、教他吹口琴,并亲手赠送给他一个口琴。张秀峰对这把口琴爱不释手,没事就拿出来把玩。
自己一手栽培的战士、被自己当作亲生儿子的孩子,在最需要他支持的时候离自己而去,站到不共戴天的侵略者一边。将军当时会是什么心情?是愤怒?还是悲凉?
现在看来,张秀峰的叛变是致命的。杨靖宇的行踪被暴露,突围路线被封锁,敌人缩小了包围圈,追赶得更加疯狂,追踪杨靖宇将军直至牺牲。
  杨靖宇在突围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分兵,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尽管敌人拼死跟踪,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以惊人的毅力,将600余人的伪警察大队拖得人仰马翻,被打死、打伤、冻伤和因冻伤疲惫掉队者竟有500余人,最后只剩下五六十人,坐在雪地上喘气。无衣无食的杨靖宇再次从敌人视线中逃脱。
  杨靖宇带着身边仅剩的两个警卫员,继续和敌人周旋。两个警卫员下山寻找食物,被发现后与敌人激战,英勇牺牲。敌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杨靖宇的印章,断定他就在附近,于是调集600多人的“讨伐队”进山“围剿”,并且不允许打柴的百姓带午饭进山,让杨靖宇得不到任何食物。
  此时的杨靖宇将军已经孤身一人,他已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用毅力和强健的体魄一次次击败敌人,但是他无法击败饥饿和寒冷。此时他脚上的棉鞋已烂成一团,靠一根绳子捆着才没有散架。整日在冰天雪地里奔走,他的两只大脚已经冻伤。由于两位警卫员已经牺牲,他必须自己亲自去弄食物,这样做他自己不得不暴露。
  第三个置英雄于死地的是伪牌长赵廷喜。1940年2月22日上午,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等到的四个砍柴的村民是:伪牌长赵廷喜,村民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由于居民点的警察不让砍柴的村民带食物下山,杨靖宇只好恳求他们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答应多给钱。伪牌长赵廷喜还劝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平静地说:“我是中国人,不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赵廷喜答应回去给他弄点粮食,然后和杨靖宇分手。
  赵廷喜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铁杆汉奸李正新。由于怕另外三人先报告了他们与杨靖宇的会面,导致全家被杀,因此向李正新说出了此事,李听后大喜,马上向伪蒙江县警察本部的日本警佐西谷报告。西谷闻讯立即让赵廷喜带领自己和大批日伪军警宪特去围捕杨靖宇。就是因为他的告密,使敌人最后找到了筋疲力尽的杨将军。
  地窝棚里的杨靖宇满心盼着村民给自己买来吃食,好继续战斗,可他却听到了汽车引擎的声音,他知道事情不好,赶紧离开地窝棚,向山上跑去。
  2月23日下午四时,西谷的队伍在蒙江三道崴子703高低附近,发现了杨靖宇。此时的杨靖宇饥寒交迫,伤病缠身,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心里想些什么,后人是不难想象的。将军最后的时刻到来了。
  如果那天将军能够吃上一顿饱饭,如果能有药品包扎一下淌血的伤口,如果能有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再休息一宿,情形会怎样呢?当时日伪政府的档案对这最后的时刻有着翔实的记录:杨靖宇已经饿了好几天肚子,但是跑的速度却很快。两手摆动超过头顶,大腿的姿势像鸵鸟一样。但是跑着跑着速度就慢了下来,很明显跑不动了,最后在河边的一棵树下躲了起来。
  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管理处原党支部书记刘善业回忆道:一开始敌人并没有开枪,而是向杨靖宇喊话,因为“讨伐本部”有命令,假如遇见杨靖宇,不要开枪,一、劝降;二、活捉,要把他的才能用到“满洲国”的建设上来。但是回答敌人喊话的只有手枪的射击声。打了一阵以后,杨靖宇知道突围无望,就把自己身上带的文件点火烧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靖宇将军厉声喝问:“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几个叛徒吓得龟缩在一旁,不敢吭声。
  最后的攻击开始了,四面都是敌人的子弹,杨靖宇又打倒数名冲在前头的敌人,同时身上也多处中弹,左腕中弹一支手枪落地后,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最后胸部中弹,轰然倒下,一代抗日英豪就此壮烈殉国!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赵廷喜告密杨靖宇后,“讨伐本部”奖给他30元钱。第二天,保安村警察署的警察们就找上门来,说:你老赵告密杨靖宇有功,发了大财,别独吞了,给咱们打点酒喝。开始时赵廷喜还好酒好菜地招待着。可三杯酒下肚,就喝变“味”了,警察们指桑骂槐地冲着他骂、揪着他耍。以后钱喝没了,警察们也还天天把他找到警察署来,见面就打劈头就骂。赵廷喜在保安村实在呆不下去,只好远走他乡到柳河藏身,6年之后偷偷回蒙江捡蘑菇,让老百姓发现,二话没说扭送人民政府。1946年,人民政府在杨靖宇的坟前将赵廷喜枪毙。
  那么在战斗中,是谁击中了杨将军呢?——这也是一个无耻的叛徒。第四个置英雄于死地的是1938年6月跟随程斌叛变的张奚若。
  张奚若是程大队有名的机枪射击手,原籍辽宁本溪,1935年6月参加抗联,为一军一师师部机枪连机枪射手,叛变后曾在伪通化省举办的集中培训学习中获得特等射手称号。这是个打起仗来不要命的角色,1940年1月9日在蒙江县错草顶子战斗中,他将机枪架在树杈上向抗联射击,被杨靖宇一枪打中受伤,送到沈阳治疗一个多月,2月21日刚回蒙江。他的把兄弟副射手白万仁、弹药手王佐华在2月15日那天“追剿”杨靖宇的过程中,因冻伤掉队,被收容在蒙江县城里养伤,这个被人称之为“铁三角”的战斗小组2月23日中午聚在一起正在打牌。驻蒙江的伪通化省本部接到杨靖宇在三道崴子的报告,因部队都在山里“讨伐”,一时无兵可派,就把那些在县城里养伤的伤兵集合起来,派到现场。张奚若和白万仁、王佐华被编为第一批快速挺进队,挨在岸谷身边。当敌人向杨靖宇喊降不奏效时,岸谷向张奚若下达了“干掉他”的命令。张奚若随即扣动扳机,英雄杨靖宇倒在那棵树前的雪地上。当时杨靖宇身上还有三支手枪270发子弹和6600元钱,叛徒如果不击中杨靖宇,当时600人被拖成50人的敌人,能否抓得住英雄,还真不好说。
  当晚,“讨伐”队在饭店里喝庆功酒。张奚若、白万仁、王佐华坐在首席上,张奚若向人们炫耀说:“正当杨靖宇抬起腿将要跑的一霎那,我一个点射,齐刷刷地都给他点在这儿上了(指胸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突然间酒桌冷了场。2月1日叛变的原抗联一路军特卫排排长张秀峰端着酒杯,隔桌过来往张奚若面前一站,沉闷地骂了声:“混蛋!不得好死!”张秀峰的失态使程大队的人员像得了传染病一般,都喝不下去了,庆功宴不欢而散。
  张奚若在“讨伐队”里的日子,自从那天在酒桌上冷场以后,就没再有人搭理他,表面上虽然不说出口,可都在暗中较着劲。百姓的憎恨、队友的疏远,令他警觉,非但不敢炫耀功劳反而开始藏“功”,所以在“讨伐队”评功授勋、去日本观光过程中,给张奚若评了个最高奖——勋五位,与程斌一般高,张奚若不敢要。据白万仁讲,评奖那会儿依张奚若的意思咱都不要奖,能平平安安混日子就行了,结果越不要还越给,大伙起着哄让他要,要完了风凉话都上来了,什么“真卖力气真风光”、怎么怎么“有能耐啊”,弄得哥儿几个抬不起头来。看着形势不好,张奚若和两个把兄弟在一起合计:“以后谁也不要承认杨靖宇是被咱们打死的,就说杨靖宇是自刎的,当地老百姓说自杀的,咱也这么说。”从此,杨靖宇被他“一个点射,全都点在这儿”的事就再没人提起了。
  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日伪资料《阵中日志》的面世,杨靖宇牺牲的真正原因逐渐明朗起来。《阵中日志》用现场图片告诉人们杨靖宇不是“自刎的”、是被敌人用机枪射杀的事实。究竟谁是杀害杨靖宇的凶手的问题,这才被摆到日程上来。
  《吉林日报》社一位记者于1984年夏天,带着这个问题找到当年赴现场指认杨靖宇尸体的原抗联一路军特卫排排长、1940年2月1日叛变投敌的张秀峰,让他提供线索。
  张秀峰倒是很干脆:“杨靖宇是张奚若打死的,这个绝对没有错。光复时,程大队解散以后,大部分都回家了,他还跟着程斌没走,不知道现在在哪儿。”
从张秀峰那里得到张奚若是真凶的线索后,人们南上北下、认真排查、细心采访,前后历时两年有余,始见端倪。
原来1950年“肃反”运动开始后,已在梅河口安家落户的张奚若听到风声不好,找到同在梅河口的王佐华订立同盟:“不管什么时候千万不能说出我开枪杀了杨靖宇的事,万一有人揭出来,就由你扛着,你的老母亲我给你养,牢饭我给你送。我拉家带口的一大家子牵扯多,我要像你似的,光棍一条,我就顶你去死。”大老粗王佐华很“义气”地答应下来。不久,王佐华入狱,在狱中一直坚持说:“杨靖宇是自刎的。”
张奚若也果真给王佐华送了一次东西,为其老母亲送过一次柴火和钱。后来,风声紧了,便将家搬到柳河县三源浦躲了起来。1958年,白万仁入狱。与王佐华在镇赉劳改农场相见。两人经过交谈,方才意识到哥俩都被张奚若“糊弄”了。1965年,王佐华在监狱开展的立功赎罪活动中,揭发了张奚若是杀害杨靖宇凶手的事实。不久文革开始,消息传到狱外,张奚若起初嘴挺硬,死不认账,调查组将王佐华与白万仁的证明材料都摆了出来,他才不得不坦白自己用机枪射杀杨靖宇的事实经过,并在蹲“小号”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交待了与白万仁、王佐华制造“自刎说”,与王佐华订立攻守同盟的经过。
然而,程斌等几个败类,除赵廷喜、程斌被人民政府枪毙外,其他两人则没有得到应有的惩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修正主义有它欺骗的一面” ——从毛主席“喜欢右派”说开去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者的口是封不住的,斗争也不会停止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