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列宁与德国十一月革命

时间:2019-02-28 08:21:26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王双金 孙秀艳 - 小 + 大

列宁与德国十一月革命

【编者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的经济陷于崩溃,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于1918年11月,起于该年11月德国基尔水兵起义,汉堡、不来梅、莱比锡等地也纷纷起来响应了这次起义,组成了工兵苏维埃,并纷纷夺取了各地政权。以工人群众为主体的各阶层群众参加了这场民主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执掌了政权。
然而,由于社会民主党内部长期被右派艾伯特、谢德曼之流把持了领导权,因此革命之后,社民党拒绝对社会进行改造,企图保持资本主义在德国的现状。1919年1月,柏林的工人举行武装起义,要求艾伯特政府下台,却遭到残酷镇压。紧接着,德共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害。1919年4月,慕尼黑工人在德共领导下发动起义,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反对艾伯特反动政府,不幸于5月遭政府军镇压。至此,十一月革命结束。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之前,社民党内部已经发生长时期的分裂,分裂为主张修正主义的右派,左右摇摆的中派,也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这个分裂,既包括思想路线上的分歧,也包括组织上的分家。1917年5月,哈阿兹、考茨基、狄特曼等中派领导人建立了走中间路线的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区别于右派掌权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但是,中派主张通过议会民主夺取政权,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放弃阶级斗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
以罗莎·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代表的左派,选择暂时加入中派的独立社会民主党,但保持组织上的独立,并组成斯巴达克同盟。1919年1月,左派在斯巴达克同盟的基础上建立德国共产党。列宁认为导致德国没有真正革命政党的原因之一,是斯巴达克派与中派分裂过迟。
列宁曾经对德国革命寄予热切的企盼。如果德国这样一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再加上社会主义苏俄,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将是另一个样子。列宁曾经说过,没有德国革命,苏俄革命就会失败。这是说国际有利环境对一国革命的重要性。如果当时的德国、匈牙利革命都能成功,肯定会跟苏俄革命相得益彰,使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迅速崛起。
但是,在当时德国、匈牙利革命相继失败的情况下,苏俄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仍然艰难地渡过了险滩,战胜了国际上十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战胜了国内白匪军的叛乱,也战胜了国内资产阶级的破坏和抵抗,苏维埃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站住了脚,并在经济建设上、特别是工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成为与美、英等帝国主义国家旗鼓相当的世界强国。
如果全面理解列宁的思想,那就应该是:首先打破世界资本主义的链条,在一国或数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如果能有更多的国家爆发革命,并且互相支援,岂不是更好?
我们不能因为列宁曾经强调德国革命对欧洲革命、对苏俄革命的重要意义,就认为没有德国革命的胜利,苏俄革命必然失败;没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革命的胜利,一国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那样的话,我们就陷入了托洛斯基派的错误观点。那样的话,我们就否定了列宁。
历史不能假设,德国革命最终没有成功,肯定有着其中诸多原因。列宁事后也做过很多反思和总结。我们在此刊登此文,希望引起读者的思考。
 
德国十一月革命,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西欧爆发的一次革命。由于它是当时唯一发生在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因此,它自然引起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密切关注,为了促使这次革命的尽快到来和成功,列宁倾注了极大的精力。
但是,国内学术界却没有对列宁的这段重要活动历史给予应有的注意。有关著作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这不能不说是列宁研究中的缺憾,本文就是弥补这一缺憾的尝试。
 
一、“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
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率先发动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可是,被认为革命条件已经成熟的各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却没有跟着发生革命。“俄国革命发生在其他各国革命之前,这使我们的处境更加困难。”“我再说一遍,能把我们从所有这些困难中拯救出来的,是全欧洲的革命。”“如果没有德国的革命,我们就会灭亡,……这是绝对的真理。”那么德国革命何以在列宁看来如此重要呢?
第一,德国革命是世界革命链条中的主要环节“从国际革命、世界革命的角度看问题,因为这个链条的主要环节是德国,因为德国革命已经成熟,而世界革命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德国革命。”“德国作为一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特别重要,特别有代表性。”
第二,德国具有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全部条件。在德国,那里有达到最新成就的现代大资本主义技术和服从于容克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有计划的组织;有无比高的劳动生产率,它的技术设备供给全世界而绰绰有余。它还同远方的国家自由交往,可以供应居民所需的食品。
德国和俄国在1918年最明显地分别体现了具体实现社会主义的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经济生产、社会经济条件,另一方面是政治条件。如果德国无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那它就能轻而易举地一下子击破任何帝国主义的蛋壳,就一定能不经过困难或只经过极小的困难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胜利。
第三,德国存在着巨大的革命力量,而这个力量必然会显示出来,因而德国革命是可以指望的。“有人责备德国工人没有搞起革命来,这是没有道理的。社会主义革命一经在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爆发和燃烧起来,就会比较容易地胜利完成。”
 
二、关心、关注德国革命
由于德国革命对俄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生死攸关,所以列宁给予德国革命以特别的关注,注意德国革命发展过程中的每个变化,以便对形势的发展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德国革命恰逢俄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俄处境险恶,遭到了国内外敌人的严密封锁,苏俄政府同外界的联系极为困难。为了能及时了解德国革命的情况,列宁用了几乎一切可能的方式,仅从这里撷取的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就可见一斑。
阿·马·尼古拉也夫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关心发明和发明家》一文中,回忆了发生在德国革命时期的一些往事。“‘假如没有无线电,我们会长时间不了解德国的情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通过无线电收听到关于德国革命的第一批消息时这样说。关于这件事的经过情况,我至今记忆犹新。霍登卡截听到了德国无线电台拍发的电话,获悉德国的革命工人和士兵奋起拦截火车,武装工人正向德国首都挺进。晚上,霍登卡方面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我,我立刻给弗拉基米尔·伊里奇通了电话。他要我到他那里去,……我去后,他要我详细叙述截听到的无线电报的内容,为此,我建议直接给电台通电话,把报务员听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他们在电话里向我转述收听到的内容,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则在旁边作记录,‘武装起来的前线士兵和工人的队伍拦截火车。……接着是武装冲突。’弗拉基来尔·伊里奇高呼起来:‘这是我们的七月!’我清楚地记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高呼声和他那容光焕发的神情。后来,他忍不住说:‘把听筒给我,我自己听、自己记,这样快一些。’我懂得,他想直接从无线电台听到这些对世界革命运动具有巨大影响的历史性事件。然后,他对我说:‘无线电报收录完了。’接着他要我在截听到德国的任何新消息时,随即打电话给他。”
德共中央委员、斯巴达克联盟领导人之一,出席共产国际“一大”的德共代表胡果·埃贝莱因,在1919年1月柏林武装起义刚刚失败时,就动身去了莫斯科。他回忆:“我到莫斯科后,首先同列宁个别谈话。我详细介绍了欧洲的局势。列宁竭力想从我的话中了解局势,不厌其详。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问到斯巴达克联盟的意识形态和组织生活,问到企业中斯巴达克联盟盟员的人数、斯巴达克联盟在各工会中的影响、柏林武装起义的组织,等等。”
当时俄国派驻国外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罗曼·阿夫拉莫夫,回忆了在德国革命爆发前,从德国回到彼得格勒,列宁知道后马上派车将他接去了解情况。“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对德国的局势万分关心,问题连珠炮似的接二连三而来。列宁什么都想知道,连细枝末节都打听。”
1919年4月20日,德国年轻的共产党人阿尔弗雷德·库列拉,受德共中央委托来到莫斯科。几天后,他接到通知,说是列宁想同他谈谈。“这一邀请,我有些感到突然,但我猜到请我去的原因是什么。我在路上的时候,巴伐利亚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当时,莫斯科与外界的联系很差。列宁显然是听到了报告,说是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使者到了莫斯科。这个来自慕尼黑、在慕尼黑领导共产党青年组织的人是个活材料,可以补充原先得到的消息,这样就可能更好地理解巴伐利亚发生的事情。这次头一遭谈活,谈了一个多小时,列宁果真是尽量向这个‘活材料’打听情况,这是谈活的基本内容。”
阿尔弗雷德·库列拉还谈到,在与列宁的谈话中,他强烈地感到列宁对巴伐利亚的许多情况,包括风土人情、大企业、社会党的干部情况等非常了解。“列宁本人对慕尼里的了解,对巴伐利亚事件和德国政治状况的了解,以及他希望从我嘴里再听到的东西,都远远超出我的知识和我的经验。” 
 
三、竭尽全力促使德国革命成功
在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那些日子里,列宁以及他的战友们都认为,如果没有国际革命的支援,俄国革命一定会失败。为此,列宁提出了“唤起革命”的方针。布尔什维克“七大”决议明确指出:“俄国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将尽全力并用自己拥有的一切手段来支持一切国家无产阶级兄弟的革命运动。”在芬兰爆发革命时,布尔什维克就曾尽其所能给予芬兰工人以军事援助。为了唤起和帮助德国革命,列宁更是竭尽全力,美国著名学者路易斯·费希尔在《列宁》一书中写道:“为了使共产主义的德国能够建立起来,列宁作了一切努力。”
列宁的努力主要有:
第一,批判考茨基主义。随着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长期战争而引起的革命危机日益高涨,列宁认为,社会改良主义和中派主义的危害愈加明显,特别是以中派面目出现的德国独立社会党人考茨基,1918年8月以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主、专政问题的文章,攻击矛头直指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考茨基的行径,引起了列宁的极大愤慨和关注,他认为这些问题事关重大,所以,日理万机的列宁决定专门写文章批判考茨基。为此,列宁请苏俄驻外使节越飞等人注意:一旦考茨基小册子《无产阶级专政》出版就立刻给他个人寄去,并收集有关文章。
由于《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这本小册子篇幅较长,写作又往往为某些重要的政务所打断,列宁决定请《真理报》编辑部在1918年10月9日先发表他写的同一个题目的短文。列宁此举的目的无疑是希望将自己对这些重要问题的意见尽快公诸于世,对马上到来的德国革命产生直接影响。在该短文发表的同时,列宁还指示越飞,请别尔津和沃罗夫斯基尽快把这篇文章译成外文发表。
第二,帮助建立德国共产党。早在1916年初,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就出现了以卢森堡、卡尔·李卜克内西等人为代表的斯巴达克派。1917年4月,以考茨基、哈阿兹为首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派,因为对右派领导人政策不满,组织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派也加入该党。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他们开始将宣传小组改组成为斯巴达克同盟,它有自己的中央领导、自己的党证。1918年底德国共产党诞生。在德国左派集团与右派、中派分离直至建立共产党的过程中,始终得到了列宁的支持和帮助。
列宁对德共的成立感到欢欣鼓舞,他热烈祝贺德共的成立。他说:“德国毕竟有了进行着英勇的堪称为真正‘革命’的斗争的共产党员工人!德国无产阶级群众内部毕竟成长出了一种把‘无产阶级革命’这个口号当作真理的力量。”
第三,给德国革命以直接援助。为了促使德国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以列宁为首的俄国布尔什维克给予了德国工人多方面的帮助。1918年10月德国出现政治危机以后,列宁在1918年10月致函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认为鉴于德国革命已迫在眉睫,应召开各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他还在信中拟议了会议决议的要点。信中指出:“俄国无产阶级不仅密切地兴奋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而且提出了全力支持德国工人的问题,因为德国工人面临最严峻的考验。”
怎样全力支援德国工人呢?
“我们要马上着手准备。我们一定会证明一旦工人革命超出俄国一国的范围而成为国际性的,俄国工人就会拿出冲天的干劲进行工作,就会无比忘我地进行革命斗争,以至牺牲生命。”
“我们要百倍努力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我们要求每个大粮仓都准备一批粮食,如果德国工人在为摆脱帝国主义恶魔和野兽进行斗争时由于种种原因陷入困境,我们就可以给予支援。”事实上,在德国革命后新政府刚刚成立时,鉴于德国粮食极端匮乏,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就曾向德国政府表示,可以为其提供粮食援助,但被艾伯特政府拒绝了。
“同样,我们要百倍努力做好组建无产阶级红军的工作。转折关头已经到来,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看到和感觉到的。……我们原来决定到春天建立起一支100万人,现在我们需要一支300万人的军队。我们能够有这样一支军队,我们一定会有这样一支军队。”
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使列宁十分振奋。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他就以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名义通电全国,迅速通报了德国革命胜利的消息。
1919年1月柏林武装起义失败后,德国共产党的领袖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被杀害,激起列宁的极大愤慨,他通过各种形式不遗余力地谴责资产阶级的暴行。
1919年4月,德国建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以德共为首的政府。4月27日,列宁复电巴伐利亚苏维埃政府,在衷心祝贺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同时,列宁又以询问的口吻,向巴伐利亚共产党人提出了一系列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有:
同资产阶级刽子手谢德曼等机会主义者作斗争,解除资产阶级武装建立工人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
动用库存物资,广泛迅速地救济工人、雇农和小农,剥夺资本家的财产,提高雇农和粗工的工资,用一切办法使工人、雇农和小农的境况得到真正改善。
没收所有的印刷所和纸张,印刷通俗的传单和群众性的报纸。实行6小时工作,用两三小时管理国家;使工人迅速迁入富人的住宅而使资产阶级住得挤些,夺取银行、扣留资产阶级的人质,给工人规定比资产阶级更多的口粮,向资产阶级征收特别税,动员工人参加保卫工作和宣传工作,发挥各类苏维埃的主动性。最迅速、最广泛地实行诸如此类的措施,你们的地位一定会巩固起来。
这些建议无疑是列宁依据俄国革命的经验,在仔细分析巴伐利亚实际斗争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十分重要的建议。但是,不幸的是当时这份电报未能到达苏维埃手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919年抵达柏林的当时著名的印度共产党人罗易在回忆录中说:“苏维埃政府最早的行动之一,是成立一个在德国士兵中进行宣传的机构。每天由列车将印刷品运往前线。印刷品以李卜克内西的名义,要求德国士兵放下武器,与俄国同志建立友谊。”
当时由俄共(布)中央委员越飞任大使的苏俄驻德国大使馆,可以说成了德国革命者的参谋部。它为他们提供了可以用来购买武器和印刷宣传品材料的可观的资金。当时任苏俄政府外交部中欧司、中央执委、对外关系负责人拉狄克的回忆,也表明了他们的紧密合作关系:“在德国革命开始以后,我同拉科夫斯基、越飞、布哈林以及伊格纳托夫一起参加出席德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当合法去不成时,我就秘密地去了。我参加了德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在罗莎·卢森堡和李卜克内西被害以后,我秘密地留在柏林,并参加了党的领导工作。”
 
四、就德国革命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就德国革命,列宁撰写了许多文章、书信、电文等。在这些文献中,蕴藏着列宁丰富的关于德国革命的策略思想。鉴于德国革命是列宁生前唯一亲历的发生在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因此,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德国革命特点和失败原因的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极大地丰富了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第一,德国革命不能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到1921年欧洲革命明显地开始退潮以前,列宁一直认为,欧洲革命将会是“平衡成熟”的,“俄国人开始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将去完成”。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俄国人首先开始以后,德国革命以及匈牙利等国的革命却是在一年以后姗姗来迟,而法国、英国有危机却无革命。在此期间,列宁坚信这些国家特别是德国的革命一定会到来,并分析了发达国家革命迟迟未发生的原因。首先,欧洲革命一开头就得在艰难得多的情况下对付资产阶级,对付厉害得多的敌人,因此欧洲革命开始将困难得多。因为,革命是以内战为代价的,一个国家愈文明、愈发达,革命就愈困难,在德国,国家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所以德国革命的破坏性和毁灭性比在小资产阶级国家要大一百倍,那里会遇到巨大的困难,严重的混乱和不平衡。其次,在西欧国家,革命无产阶级面对的资产阶级具有高度的文化思想,而工人阶级在文化上处于受奴役的地位。所以,在西欧国家开始革命比较困难。但是它进入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要容易的多。
在德国革命来临前夕,列宁一方面提出了全力支援德国工人的问题,“准备付出极大的牺牲”,同时又特别告诫俄国共产党人,注意德国革命特殊性,注意不要让我们的干预给他们的革命带来损害。列宁说,每个国家的革命都是以独特的方式进行的,这些方式不同到可以使革命推迟一两年,这一点我们都看到了和体验到了,而且知道得比谁都清楚。世界革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会在所有的地方、所有的国家以同一种方式进行,要是那样的话,我们早就胜利了。现在,革命已经来到德国,在这个时候,不了解革命发展速度的人去干预这些事变,就有可能给那些有觉悟的共产党员造成损害。
第二,总结了德国革命失败的原因。
首先,西欧没有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还在德国革命发生以前,列宁就曾经指出了这一点。他企望强大的群众运动,他希望通过批判揭露考茨基等人的叛徒行径纠正这个缺点。但是,他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列宁认为导致德国没有真正革命政党的原因之一是,斯巴达克派与中派分裂过迟,他批评斯巴达克派同德国可恶到极点的孟什维克独立党人结成联盟。结果是,在事实上没有使德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分开,只有几个大城市的工人是反对谢德曼分子的。
其次,在各先进国家都存在一批被资产阶级收买的工人上层分子。他们是一些主张改良主义的、机会主义的、害怕革命的小资产阶级。谢德曼等右倾机会主义就是“为德皇和资产阶级效命的一帮小人”,介于斯巴达克派和谢德曼之间的是摇摆不定、没有主见的考茨基分子,他们在口头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则是完完全全从属于别人的,口头上拥护社会主义革命,实际上一旦革命爆发又不能理解它,而且像叛徒一样去捍卫“一般民主”,也就是资产阶级民主。
这些机会主义者产生的社会根源,归根结底是由于“一切先进文明国家的资产阶级掠夺的世界人口要超过‘本国’人口许多倍,因此,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有可能得到‘超额利润’并用其中的一部分来收买无产阶级的某些上层分子”。
再次,德国资产阶级有丰富的政治统治经验,而西欧无产阶级则缺乏革命斗争的经验。1919年1月,德国柏林无产阶级武装起义失败不久,列宁在一次会议上指出,现在,其它国家的革命发展进程使我们重新想起我们不久前经历过的事情。以前人们认为,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阶级矛盾的发展相应地比较充分的西欧,革命的道路会与我们有些不同,政权将会一下子由资产阶级手中转到无产阶级手中。然而,现在德国发生的情况正相反。德国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抗抬起头来的无产阶级群众,他们从西欧资产阶级比较丰富的经验中吸取力量,有步骤地和无产阶级进行斗争。而德国的革命群众还没有足够的经验,他们只有在斗争中才会获得这种经验。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资本主义复辟是先从政权开始的

下一篇:所有社会制度都是一分为二的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