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蒋某人能成为“历史功臣”吗?(3-2)

时间:2019-06-17 09:03:5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钱昌明 - 小 + 大

蒋某人能成为“历史功臣”吗?(3-2)
——评杨天石的“捧蒋”史观
 
“北伐战争”的胜利是蒋的“一大功”吗?
 
杨天石既然是研究民国史的,就不应该不知道:北伐战争,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历史事件。它只是第一次国内革命运动——又称“国民革命运动”整体的一部分。北伐战争只是整个“国民革命运动”发展至高潮阶段的一个结果。脱离整个“国民革命运动”,只谈北伐战争的胜利,把北伐战争的胜利全归功于“总司令”蒋介石身上;这犹如脱离北伐战争整体战局,只谈共产党人叶挺独立团在主要战场——两湖战场,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并攻克武昌城——击渍北洋军阀主力吴佩孚,从而把整个北伐胜利,归功于共产党人叶挺个人一样,这难道不觉得是“见木不见林”的看法吗?
国民党原本是个组织松散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政党。由于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脱离广大工农大众,因而在实践斗争中屡战屡败。受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孙中山与列宁和共产国际建立了联系。1924年初,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和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工作。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规定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了国民党改组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正式建立民主革命的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同年5月,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蒋介石出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叶剑英等任各种负责工作。正是有了这样的黄埔军校,其后才有了一支革命军队。
总之,是国民党“一大”召开,实现国共合作,建立了民主革命统一战线,这才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随后,又是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工农运动高涨。1925年发生“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湖南掀起了农民运动(仅在湖南参加“农民协会”的会员就有200万人,能直接领导的群众高达千万人)。还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黄埔学生军取得两次东征的胜利,粉碎了广东军阀势力,巩固了广东革命革命根据地。正是在上述条件下,才有了北伐进军。
可见,正确的结论应该是:打败北洋军阀,取得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整个“国民革命运动”的胜利;是孙中山先生“联共、联俄、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政治路线的胜利;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的胜利。
北伐迅速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由北伐战争的反帝、反封建正义性质所决定。战争进行中,广大工农群众热情支援和参战。如省港罢工工人组织了运输队、卫生队,随军北上;湖南农民拿起长矛、锄头协助冲锋陷阵。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次发动武装起义,终于在1927年3月自行解放了上海。北伐将士明白战争的意义,以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为骨干的革命军,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成为北伐战争胜利的保证。
北伐战争虽有三个战场(两湖战场;福建、浙江战场;江西战场),然而,主要战场是两湖战场。正是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在两湖的一路挺进,连战连捷,击溃了北洋军阀的主力吴佩孚,对整个战局的胜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相反,身为北伐“总司令”的蒋介石,他在江西战场亲自指挥的嫡系第一军教导师,由于排斥了共产党员、青年团员而丧失战斗力。结果,与孙传芳的第四师在南昌城下相遇,一触即溃,全部被歼。师长王柏龄、党代表缪斌均只身逃跑。这就是蒋在北伐战争中的“战功”。
如果一定要数蒋介石在北伐时期有什么“大功”,那就是在北伐军占领了长江流域、革命形势大好之际,他彻底背叛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路线,彻底背弃了革命统一战线,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勾结,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然后勾结一切反动势力,重新建立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把一个革命的中国变成了白色恐怖的中国!但这一“大功”必须是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立场上进行解读的。
杨天石认为,北伐战争消灭了北洋军阀集团,“结束了袁世凯当皇帝以后所出现的军阀16年的混战的局面,初步完成了中国的统一”。
这是在闭着眼睛说瞎话!活像是资产阶级政客武断作风的一个典型,那里有一丝一毫“教授”、“博导”做学问的“学术”气息?
请问:时间难道是能“倒转”的吗?既然早在1928年蒋已就完成了中国的“初步统一”,那怎么还会有其后1930年的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的“中原大战”?难道历时7个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的中原大战,不是军阀分裂、混战,而是杨天石先生所追求的国家“初步统一”的表现?
说白了,1928年北伐后建立的蒋介石国民党政权,根本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它仍是个“换汤不换药”的军阀政权。诚如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所指出:
“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旧军阀,对工农阶级的经济的剥削和政治的压迫比从前更加厉害。从广东出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半路被买办豪绅阶级篡夺了领导权,立即转向反革命路上,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
既然北伐战争的成果已被反革命所窃取,既然北伐战争后的国家仍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既然国家仍未“统一”;那么,请问杨天石教授:蒋介石——这一独夫民贼,除了你所承认的“清党剿共,破坏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他的一件“大过”以外,又何来因领导北伐而产生的“一大功”?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莆田系医院的保护伞到底有多少!

下一篇:蒋某人能成为“历史功臣”吗?(3-3)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