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七嘴八舌 > 文章

该怎样看待封城日记

时间:2020-03-16 07:11:0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刘 言 - 小 + 大

该怎样看待封城日记


方方是我年轻时喜欢的作家之一。她与池莉都是武汉很有特点的女作家。
随着方方日记的持续,这些日子,不断有人对她发出质疑,这两天似乎达到了高潮。
昨晚,方方在日记里用大量篇幅作了回应。有网友遗憾地说,本来还以为她写垃圾车拉肉呢,结果写了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做一些令人费解的事!
对一些事情不必鸡蛋里挑骨头。
手机照片问题即使与事实不符也没有多少可责怪的,认识到惨烈的现实,可以帮助大家自觉在家阻隔。
警察帮忙送侄女也是人之常情,谈不上去扯什么官员的特权。如果这都算官员的特权,只能说你们连官场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方方已经是身体多病的老人了,让她去做义工真不合适。硬是道德绑架她去,相信很多读者不答应。网友也说,她写日记就是做义工。
林子大了,鸟多种多样不奇怪,遗憾的是还有的连鸟样都没有。
日记大受吹捧,应该承认是反映了一部分民意的。
对她说的一些问题应该重视,妥善解决市民生活上的问题。这不,总书记提出了活鱼的问题,第二天市里就捕鱼分鱼了。
当然,方方日记决不是一个捕鱼分鱼就一言以蔽之的。


方方日记之所以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有其自身的特殊优势和经年积累的基础。
她是武汉大学科班出身,并且当过记者,不仅有着对社会现象敏锐和把握的能力,而且具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正如她自己所说,驾驭日记这种文体要比写作小说容易得多。
再者,作为作家的方方,多年来已积累起一定数量的读者基础,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谓自带流量。换言之,在写作封城日记之前,她已经拥有一支核心的粉丝团队,这成为她的日记迅速传播开来的重要凭借。
评价方方日记,首先需要将之作为疫情期间的一种精神现象。
于我而言,看方方日记时,目光更多地是停留在文章后面的留言那里。不能不面对一个极其严肃的问题是,这个日记为什么短时间里形成如此庞大的读者群,这其中,有不少习惯早睡的网友也往往坚持到方方日记推送出来的那一刻,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
这一点,连方方自己都没有思想准备。在她看来,封城日记只是她关于武汉疫情岁月的历史记录。她也说过她自己也没有想过有多少人看,只是自己记一下而已。
有网友留言已经做了初步的总结:“为什么百万人守候到半夜,等看方方日记,一是真实温情,二是发出的是普通人最关心的声音,三是文字传递着善良、自觉奉献一线可敬的人的身影。”
方方日记的火爆,有不少读者希望从她的文字中间获得关于疫情中心真实情况的原因。真实,应该是日记最初吸引部分读者之处。
不可否认,方方日记的一些文字视野太过狭窄,个人主观性的东西不少。不过,就方方日记的价值而言,真实不是最重要的,比真实更重要的是共情,这是方方日记不能等同新闻报道的地方。
正是作为一种心理上的共情,方方日记才让一些人熬夜苦等而无悔。
可以想象,每当夜深人静时分,总有一些人拿起手机,找到那个熟悉的维度,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方方日记的问世,他们通过阅读方方或温情或犀利或无奈或笑语的文字,觅到一次难得的情感宣泄和释放的机会,默默开启精神创伤的自我疗治。
正如网友留言表达的:这是“一个说真话的树洞,让我们忍不住要来倾诉,要和内心真实的自己倾述”;“方方老师觉得读者温暖了您,读者觉得您温暖了我们!”
如果总结方方日记积极意义方面的话,作为社会心理医生的意义应是首要的一条。
我相信她所说写作日记最初的动机,但也相信她没有直接言说的更深层次的动机。方方日记当然不只是对武汉疫情的记录,其中包含着她的立场和观点。
方方自己所说的记录方式的不同,不仅体现在她的叙述方法和逻辑中间,更在于其中包含的鲜明而尖锐的批评中间。
好在,方方从来都没有掩饰这一点,在许多日记的标题中都鲜明地标识出来。
方方日记之所以吸引如此众多的目光,还在于这个女作家不仅让一些读者听到了他们敢怒不敢言说的话语,而且自以为找到了为自己做主的主心骨。
准确地说,批评才是她记录武汉疫情的初衷。从方方谈追责的文字看,即便是要求追责,也是希望有关官员引咎辞职,她的态度都算是温和的,并不极端。
她说的追责的问题,则是有关方面必须面对的。


关于方方日记的判定,还是需要回到方方作为作家的角色定位上来。有的人将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方方日记彻底对立起来,如果不是别有用心者有意为之,就是没有用脚后跟思考问题。
事出有因。说实话,方方出了很有争议的那篇小说以后,我认为她历史观有偏颇,可能误导读者对历史的认识。她不是党员,不能求全责备。不过,这决不意味着她的话都不能听。不要因人废言,对方方日记不必吹毛求疵。
伟大的中国不是几个人说话可以吹倒的。舆论场上应该容得下有些人发出点不同的声音,一边倒的赞歌没有多少好处,听听风凉话反倒有助于保持清醒。
百家争鸣才是盛世气象。不仅要百花齐放,还要百草俱长。当然,草要长在广阔草原上,不能长在庄稼地里和自家院子里。
更何况,今天的中国已经非常厉害。人民要看到的东西,总是有办法生存的。
面对方方日记,尽可以保持淡定,不用过度紧张的。媒体最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她的文字如此吸引着大众?不要放大方方的日记中包含的一种批评的立场而如临大敌,忽略了日记中对改进宣传工作有益的营养成分。
方方日记这样的写作多一些才能反映全貌呀!方方日记所展示的这个独特的新闻传播文体,虽然并非首创,但毫无疑问地填补了官方媒体的某种空白。如果说主流媒体的声音是宏大叙事的进行曲的话,方方日记则可以视为民间小调,只要不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为什么不能听一听吗?
从传播的角度看,她的日记折射出一种平民化的写作心理和传播视角,这个写作心理和传播视角,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媒体们或多或少忽略的地方。宏大叙事框架和正面激励的价值取向,特别容易导致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尽管多年来不断努力改进文风,仍然少有方方日记般站在平民角度的观察和叙说。
要写老百姓想知道的,写他们需要的,为他们发声。抗击疫情对于党的新闻传播工作也是一场大考。方方日记对于改进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如果能上升到媒体信任度反思的层面,不是应该更清楚要写什么、怎么写吗?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新华社爱将廖某上阵,武汉人民招谁惹谁了?

下一篇:方方的日记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大风波?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