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改开40年,突然有感慨

时间:2018-10-31 10:39:19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赵磊 - 小 + 大

改开40年,突然有感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看见方方面面都在隆重纪念,或准备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突然心生一点感慨。

1976年,对于已近10周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作出了“三七开”的评价。他说:

“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看法不见得一致。”(参: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对于文革中存在的错误,毛主席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一、打倒一切;二、全面内战。” (参: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究竟如何评价文革历史,这里暂不讨论。今天重温上述评价,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我深感毛主席看问题的深刻和辩证。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每逢改开纪念日,官产学各方都会高度赞扬改开的成就,热情总结改开的经验。这些当然是可以的。

可是,在高度赞扬和热情总结之后,我弱弱地问一句:官方反思过改开中的惨痛教训吗?

从来没有。权威的解读都是:“就是好”、“绝对好”、“永远好”!

那么学界、媒体和舆论呢?很遗憾,主流学界、主流媒体和舆论别说什么“三七开”或“几几开”了,恐怕连“零十开”都是不行滴。就是不准开!

总之,就是不准“开”!

难道,改开40年就没有教训值得总结一下,反思一下吗?

当然不是。

如果只准“绝对好”,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在哪里呢?

如果不准反思教训,那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如果说,毛主席的“文革三七开”是“文革思维”,当下主流的“改开绝对好”是“改革思维”的话,那么,我有一个问题向方家请教请教:

“文革三七开”与“改开不准开”,到底哪种思维更辩证,更客观,更科学,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呢?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从家谱中看到的中国人口危机……

下一篇:中国模式五个字:拆、贷、截、限、贬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