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31 10:39:19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赵磊 - 小 + 大
改开40年,突然有感慨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看见方方面面都在隆重纪念,或准备隆重纪念这个日子,突然心生一点感慨。 1976年,对于已近10周年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作出了“三七开”的评价。他说: “对文化大革命,总的看法:基本正确,有所不足。现在要研究的是在有所不足方面。三七开,七分成绩,三分错误,看法不见得一致。”(参: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对于文革中存在的错误,毛主席明确指出:“文化大革命犯了两个错误:一、打倒一切;二、全面内战。” (参: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究竟如何评价文革历史,这里暂不讨论。今天重温上述评价,从方法论的角度讲,我深感毛主席看问题的深刻和辩证。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我的记忆中,几乎每逢改开纪念日,官产学各方都会高度赞扬改开的成就,热情总结改开的经验。这些当然是可以的。 可是,在高度赞扬和热情总结之后,我弱弱地问一句:官方反思过改开中的惨痛教训吗? 从来没有。权威的解读都是:“就是好”、“绝对好”、“永远好”! 那么学界、媒体和舆论呢?很遗憾,主流学界、主流媒体和舆论别说什么“三七开”或“几几开”了,恐怕连“零十开”都是不行滴。就是不准开! 总之,就是不准“开”! 难道,改开40年就没有教训值得总结一下,反思一下吗? 当然不是。 如果只准“绝对好”,那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在哪里呢? 如果不准反思教训,那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如果说,毛主席的“文革三七开”是“文革思维”,当下主流的“改开绝对好”是“改革思维”的话,那么,我有一个问题向方家请教请教: “文革三七开”与“改开不准开”,到底哪种思维更辩证,更客观,更科学,更符合马克思主义呢?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从家谱中看到的中国人口危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