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农村老人的自杀率为何如此之高?

时间:2018-11-05 14:54:11    点击: 次    来源:风青杨时评    作者:风青杨 - 小 + 大

在农村,每10万65岁以上老人中有21.99人自杀,且这一数字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于8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10万人中有65.60人会选择通过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男性老人自杀率远高于女性。(财新网)

关于农村老人频频自杀,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当地人对此习经为常,有村民说,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无论是冷冰冰的数字,还是新闻为我们揭示的真相,都指向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悲凉境遇。有的老人要自杀,还怕子女不埋他,自己挖了个坑,躺在里面边喝药边扒土;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会得到儿子的“明示”,喝药自杀;也有瘫痪在床的老人竟然会拿到药瓶自杀……老人自杀后村庄的平静,和人们讲述自杀老人时的谈笑风生,似乎死亡无可畏惧,似乎自杀是桩喜剧。孝,依然被视为美德,但不孝,也可以被认可。

当城市的老年人在公园里遛狗、在广场上跳舞的时候;当我们每天为延迟退休而争论的时候;当我们畅想我们每个人的梦想的时候,在满大街追问城市老人幸福感的时候;有谁知道农村老人的梦想是什么?“只要睡到土里就一切都解脱了”,许多农村老人还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等到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那一天,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选择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农村里一部分老人的“幸福”。

但“宁可世上挨,不可土里埋。”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去自杀?自杀的老人们年轻时曾拼死拼活抚育子女,帮他们盖房结婚看孩子,但丧失劳动能力被榨干所有价值后,在一些人眼里,老人就变得一无是处了。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报悲伤,一面又体谅子女负担的沉重,平时的头疼脑热吃药打针还能勉强凑合过去,一旦得了大病或慢性病,就成了全家人的拖累,对于没有积蓄,每月靠55元的养老金生活的他们,显然这是天文数字。有的老人七八十岁了为减轻家人负担,还在打零工,一直干到老死,这就是很多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

于是老人自杀甚至成了风气和秩序,被认为是心疼子女的表现。没本事赚钱,不能帮子女忙,甚至有病,拖累子女,那还活着干吗?即使是一个有钱的农民,他们的养老也会成问题,如果他贫穷,那就大成问题。农民的养老必须依靠亲人,但基于现在的家庭结构,老年农民很难有子女在身边。而老年农民人数正在增加,农村没有,也建不起那么多养老院。我们要相信,农民是最坚忍的,如果农民活到老了还自杀,一定是因为活不下去。

农村老人不像城市老人那样,退休了有养老金、有医保,他们不种地就可能没有饭吃,不少乡村老人干农活就要干到两脚伸直见阎王。也许有人说,那他们的儿子不会赡养?不是农村所有儿子都不愿赡养老人,而是这些当儿子的人也活得不容易,他们当中很多人被生活的重担压得抬不起头来,一个孩子读大学,多年的积蓄全花光不说,还要债台高筑;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病,全家人受穷。

另外大部分农村老人太孤单、寂寞,年轻人忙着在外赚钱养家,没有时间陪他们,大部分农村没有免费的老年娱乐中心,更没有养老院,除了晒太阳、看电视,老人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这也是一些农村老人自杀求解脱的原因之一。新闻中说,生活保障不足、医疗保障不足、晚年精神孤独,是农村老人自杀率高的三大原因。归结起来其实就是4个字:老无所依。

在一个GDP全球第二、国民人均收入迈入“中等偏上”的国家,农村老人频频自杀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千亿国企,怎能让三个职场菜鸟玩着练手?

下一篇:邓小平的真实面目和理论实质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